李來亨自然是要扶持鄭氏集團的,在廣東和福建同時扶持兩個海貿集團,一個方面是相互競爭,相互制約,增加和鄭氏集團談判的籌碼,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日本人的海上力量不是區區一個鄭氏集團就能解決的。

海軍實在是太費錢了,造船要錢,養護要錢,訓練士兵要錢,出動要錢,每年沒個幾百萬兩白銀,根本養不起一支成建制的海軍艦隊,特別大順近十年的主要活動區域還是東南亞的熱帶海洋……反正就是錢不夠什麼都免談!

不過還好,荷蘭人在東南亞也就幾千人,都是三四級的戰艦,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已經在衰弱期,日本人尚且不足畏懼。

因此,李來亨前期只需要造出裝備幾十門火炮的三四級戰艦就可以對付這些敵人了,但是大陸這邊沒這個時間去實驗,也沒這個時間去積累技術,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葡萄牙人,然後直接偷師。

所以,李來亨要去廣州,去澳門,為的就是做“開貿易,建海關,收關稅,籌海軍”的御前準備工作!

必須是藉助海外貿易的關稅以及其他的海洋收益來養活的海軍才是一個正向的迴圈,不然海軍便沒有了存在的意義,這玩意不是用來宣揚國威的,而是用來賺錢,甚至是搶劫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這一切目前都只能在沒有地方實力派的廣東暫時實施,福建方面暫時還動不得鄭家,一切都得先照舊,日後再徐徐圖之。

就在李來亨帶著孫可望一行人由湖廣入粵的時候,徐州一線的李過大軍也已經出發,準備南下收復南直隸和浙江,而李自成則率領文武百官和皇室宗親即將從太原南下,打算經鳳陽府,祭拜前明朱氏祖陵,做好政權交接的宣傳工作。

不出所料,所謂的江北四鎮根本不用擔心。

鳳陽府南部的劉良佐第一個率領部隊投降,他的部隊連老百姓都打不過,更別說阻擋李過的大軍了。

而淮安府的劉澤清也是不堪一擊,象徵性的列了個七扭八歪的陣,然後就集體投降了,整得還挺有儀式感!

而鳳陽府北部的高傑看到浩浩蕩蕩的順軍大部隊,又發覺自己左右兩側的劉良佐和劉澤清都投降了,連忙帶著數千親兵往南面逃亡。

畢竟是給李自成戴了綠帽子的,他敢拿自己的命和李自成男人的尊嚴比硬嗎?

只不過,還沒到揚州,高傑手下的那些所謂親兵們,在李成棟的帶頭下,紛紛脫離部隊,跑回北面投降順軍去了。

而揚州城裡的史可法確實是除了一身忠肝義膽之外,百無一用,在揚州城奴僕的**下,城門被直接開啟,順軍一槍未發,一炮未響,一人未死,直接就攻下了揚州城。

這個南明的督師,史可法史大人如計劃般被俘,他的那些幕僚手下們,也都轉換門庭,成了大順太子李過的幕僚和手下!

而此時的江北四鎮的最後一鎮,黃得功的部隊則正在蕪湖附近抵擋急急忙忙趕來“清君側”的左良玉部。

不過由於左良玉部逃得太慌忙,沒有軍需補給,兩軍一接觸就直接潰敗了,左良玉被活活氣死,他的兒子和餘部則是被黃得功給收編了。

就這黃得功志得意滿,想要回師反擊,計劃著繞過鳳陽府,偷襲順軍北面的時候,卻好巧不巧,行軍途中直接撞上了李自成的御林軍。

這可是一支堪比遼東營的順軍精銳,這支號稱三十萬的南明軍自然是一觸即潰,李自成,大順皇帝,英明神武,創造了“零傷亡俘虜三十萬敵軍”的歷史記錄。

按照原定的計劃,李自成帶著崇禎的兒子,宋王朱慈烺到南京勸降,原本是打算勸不了就直接打的,卻沒想到剛剛做了幾個月皇帝的朱由崧早就逃跑了,而他手下的大臣們則紛紛舉旗投降,場面一度非常壯觀。

於是,李自成不費一兵一卒,又直接拿下了南京城。

至此,進攻南直隸的順軍五萬人馬一路橫掃,戰死十五人,受傷一百一十六人,俘虜及殺傷南明大軍四十餘萬,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當然,進軍可以那麼順利,是因為大順這次已經完成了從農民軍到封建王朝的轉型,太原會議之後,又經過了李自成等人的慎重討論,最後提出了:“保私產,放奴隸,誅罪首”的口號,最大限度減少了鄉紳商賈的反抗。

這些口號自然有很多都是暫時的,騙人的,分田地是必須要進行的,但是要分誰的,怎麼分卻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朱家宗室的,前朝大官僚的土地家產肯定要收,要分的,那其他地主鄉紳的呢?怎麼個收法,什麼理由?又怎麼分?這些都關乎到政權的穩定和合法性問題,一點也不能疏忽。

說到底,十七世紀仍舊是地主階級的世紀,除非李來亨能夠培養出另外一個階級取而代之或者是與之勢均力敵,不然分田地就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殺富濟貧罷了,雖然這十分有必要。

其實李來亨真正想要做的不是簡單的“打土豪,分田地”,而是一次能夠切實促進生產力進步的土地改·革——“因地制宜的,有限的的土地革·命”,所以才會引導李自成提出這樣的口號。不然,在順軍的軍事高壓之下,土地想怎麼分都可以!

比如現如今陝西和河南經過多年的災荒和戰亂,需要大量的人口補充,可以透過國債券募集資金,直接從湖廣組織墾荒團進陝西,從江西,南直隸西部組織墾荒團入河南,其實經過調整之後,再把朱家和那些罪首的土地分一分,這些地區的人口壓力會大大減少。

而在李來亨的計劃中,東南沿海的兩廣,福建,浙江,南直隸以及環渤海這些地方將來都是要發展產業,要鼓勵外貿和經商的,如何充分供給商品經濟的原材料和工場所需的勞動力則是另外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把人綁在土地上不行,可是讓人活不了也不行。

而且,發展產業,解放生產力,把人從土地裡剝離出來,放到城市裡面,才是解決土地問題的正確方法,而不是簡單地分田地!

這個時代,李來亨還不敢說自己可以讓別人幸福,他能做到的,就是用後來人的眼光,發展得快一些,少走些彎路,讓儘可能多的人活下去,活得好一些!

總之,做所以的事情,所有的改革,所以的制度設計,唯一的目的——就是把社會成本降低,把社會生產力提高,這樣才能產生更多的社會收益。

扶順之路,道阻且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