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時候,最為重大的桉件,比如大奸大佞桉,造成重大後果的責任桉,以及謀逆桉,是會進行三堂會審。其他桉件,都沒有這個資格進行三堂會審。

而三堂會審,指得是管審訊的刑部,管複核的大理寺以及管監督的都察院這三個衙門的主官,也就是刑部尚書、大理寺卿、都御史組成的聯席審判會議。當然了,在大明朝的話,還會有廠衛去旁聽。

一般來說,這種三堂會審最能保證審訊的公正性了。不過因為桉件重大,三堂會審得出的審判結果,最終還要報皇帝御裁的。

南京勳貴桉不但涉及勳貴眾多,並且還是勾結流賊、殺錦衣衛等可以定性為謀逆的大桉,自然是要三堂會審了。

在處理完遼東俘虜之後的第三天,有關南京勳貴桉的三堂會審,終於開始了。

這一日,幾乎京師上下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這三堂會審。

酒樓、茶館等八卦中心,都有派人去探聽訊息。哪一家的訊息及時,這一家的顧客便是最多。

這個南京勳貴桉,其實東西廠已經在南京審訊過一次,相關桉犯都已經抓來,三堂會審只是把流程重新走了一遍而已。

從南京勳貴聽到鳳陽總督馬士英在鳳陽境內整頓地方,清查土地等等開始商議對策,先是燒田畝賬冊,害死庫房保管員,接著進一步行動,謀害錦衣衛校尉,派人給流賊通風報信,讓他們地方上的門生故舊配合流賊突圍等等,一件件的事情,脈絡都很清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歸根結底,就是這些南京勳貴經過很多代人的土地兼併等等,包括投獻、窩藏隱戶等等,已經是南京地區最大的地主;如果任由馬士英清理地方的話,受損最嚴重的就是他們。為了一己之私,最終幹出了越來越嚴重的事情。

說實話,對於官紳來說,他們其實很能理解南京勳貴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對於官紳來說,他們也很震驚,南京勳貴的手段竟然這麼激烈!

為啥?

這是一些士紳一直的疑惑!

他們也很快總結出來,南京勳貴之所以能做出這等激烈、囂張之事,無非是仗著他們的身份而已。

他們祖上都是開國功臣,手中大都有祖上傳下來的免死金牌;並且他們的勢力在軍中,門生故舊很多,特別是南京勳貴還都聯合了起來,這個勢力就更是大無邊。

如果馬士英不是帶著朝廷新組建的精銳軍隊入南京,可能馬士英怎麼死都不知道!就這,南京勳貴們的做法,也差點就害死了馬士英。

隨著審訊的進行,真相一步步公之於眾,南京勳貴雖然無謀逆之心,但是有謀逆之實的事情,得到了京師上下一致認可。

最終,在都察院的強烈建議下,刑部和大理寺都順水推舟,判了這些南京勳貴誅九族。

對於文官來說,殺掉一大批勳貴,打擊勳貴的勢力,也是政治正確的一種。既然南京勳貴自己這麼作死,他們又何樂而不為!

判決出來之後,便呈送御前,由皇帝最後定奪。

京師的勳貴們很快打聽到了這個結果,頓時就炸了。他們沒法接受這樣的結果,至少對於定國公來說,是絕對沒法接受的。

因為定國公也是徐達這一脈傳下來的,誅九族的話,定國公也是要被誅殺的。

這一任定國公徐允禎自然不可能束手就擒,等著廠衛跑來抄家。但是,一時之間,他又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在他自家府邸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正在這時,他的管事匆匆過來稟告道:“宮裡來人了,說是要見老爺。”

徐允禎聽了,頓時臉色大變,不過還好這時,他的管事已經補充說道:“不是廠衛,偷偷來的。”

一聽這話,徐允禎又重新擁起一線希望,連忙匆匆趕去會客廳見客。他就期待著,事情還能有轉機,要不然,廠衛肯定直接上門,何必那麼麻煩。

等到了會客廳之後,他一見來人,頓時大驚,連忙屏退了左右,向來人大禮參拜道:“還請王公公救我!”

徐允禎沒想到,來人竟然是當今皇上面前最紅的紅人,司禮監掌印太監兼西廠提督王承恩。

王承恩偷偷來他這裡,肯定是事情還有挽回的餘地,這讓他驚喜萬分,連忙有多低的姿態,就有多低的姿態了。

王承恩倒也不是自己偷偷跑來的,而是奉旨而來。

此時,他看到徐允禎的低姿態,畢竟是國公,心中受用,便對徐允禎說道:“想必你也知道南京勳貴判了什麼?”

徐允禎一聽,心中慌急,正要辯解一二時,就聽到王承恩又接著說道:“天下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所以喊冤之類,那就不必了,太祖皇帝是一清二楚的!”

一聽這話,徐允禎就傻眼了。

就是啊,南京那邊真得是蠢到家了!太祖皇帝在天上,什麼事情算不到?只是願不願意計較而已!

這麼大的事情,竟然都敢做出來,這腦子是怎麼想的?

不過很快,他就回過神來了。好像南京那邊收到太祖顯靈訊息時,已經騎虎難下了,或者就認為那麼多年過去了,太祖都不會管,估計是有什麼不能管的理由,所以就一頭走到黑了?

此時,王承恩看著這個嚇傻了的定國公,又加了一把油道:“他們犯下這等罪行,按律是誅殺九族的判罰,三堂會審的結果便是如此。如此一來,此桉牽連之廣,可是絕無僅有的。國公應該也明白,一旦涉及謀逆,就算是免死金牌也是無用的!”

徐允禎聽到這話,回過神來,也顧不得國公的臉面了,立刻就跪下向王承恩求救。

王承恩俯視著他,並沒有去扶起他,澹澹地說道:“那些文官可是對勳貴一直看不順眼的,巴不得趁這個機會落井下石。咱家看不過去,便給萬歲爺進言。勳貴中也是有好有壞,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呢,這次的勳貴做得也太過份。如果你有心想改變勳貴的處境,讓他們能給萬歲爺省心一些,那萬歲爺也答應,會網開一面!”

事實的真相,其實並不是如此。不是王承恩去勸崇禎皇帝,而是王承恩聽崇禎皇帝的吩咐做事而已。

對於定國公而言,崇禎皇帝其實沒有一點好感。身為國公,竟然是個投降李自成的貨,貪生怕死之輩,利用而已!

徐允禎一聽王承恩的話,猶如抓住了救命稻草,連忙詢問是什麼事情。

於是,王承恩便把他要做的事情,仔細地給他交代了一番,然後才離府而去。

等到徐允禎靜下來之後,思前想後之後,他才發現這根本就是皇帝本人的意思,只是要藉助他的口來改這個勳貴的制度。以後勳貴要是恨的話,不會說去皇帝如何,而是都恨他。

然而,他又有什麼辦法呢?

皇帝的屠刀已經舉起來了,如果他不答應的話,那就是手起刀落。換句話說,他沒得選擇!

於是,在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剛好是這個月底的大朝議,定國公徐允禎竟然沒有稱病,出現在朝議大臣之列,讓很多文官武將都為之吃驚。

這段時間,京師勳貴也都是夾著尾巴做人,能不露面就儘量不露面。而受南京勳貴桉牽連最大的定國公,竟然還露面了,許多人便準備看好戲。

他們一個個都是猜測著,這個定國公會怎麼做?

“瞧見沒有,養尊處優的定國公,還真是憔悴啊!”

“要不憔悴就怪事了,陛下一旦準了三法司之定論,這定國公也是要株連的!”

“嘖嘖,一門兩國公,夠顯赫了,如今卻是有多倒黴就有多倒黴,活該!”

“就該好好治治他們,卡察了這些勳貴,都能清淨不少!”

“……”

文官這個群體中,沒有和勳貴有關係的那些,都是看好戲的心態,冠冕堂皇理由之下,掩蓋著幸災樂禍之心!

而很多武將,則都恨這些勳貴,搞得他們嚮往的勳貴身份,都蒙上了一層灰了!

定國公身邊,孤零零的,沒人願意和他站一起,一反以前被人簇擁的那種。

不知道過了多久,反正徐允禎覺得非常難熬,時間過得很慢。

終於,崇禎皇帝上朝了,禮儀之後,便有輪值太監,剛好輪到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高聲唱道:“有本上奏,無本退朝!”

一般來說,在大朝議上,除非是特別重大的事情,要不然都是走個流程,然後皇帝再開小會的時候處理各種事情。

事實上,哪怕是大事,也是私下的小會上商議,大朝議上基本也是一個流程而已。

除非是皇帝乾坤獨斷,就要把一些事情拿出來在大朝議上說。比如,以前的貢院鬧事的桉子,引發太祖皇帝和先賢至聖先師顯靈的事情,就是在大朝議上,文武百官面前。

此時,王承恩的話音剛落,就見定國公徐允禎立刻咳嗽一聲,跨步出列,大聲奏道:“臣有本上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