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以為可以過太平日子的背後,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的危機。

以前的時候,光是一個建虜,就讓大明北方陷入了戰亂之中,深受建虜劫掠之苦。

好不容易朝廷官軍連續打贏了兩次建虜,把建虜趕回了遼東那邊。結果這建虜竟然亡大明之心不改,糾結了那麼多的蠻夷,依舊試圖滅亡大明。

如果說,只是改朝換代,換個皇帝而已的話,可能普通百姓還真不會特別在意。

但是,建虜是有前科的,入侵關內的時候,燒殺劫掠,每一次都是生靈塗炭。他們可不會管你是誰,全部都會遭殃。

除此之外,華夏大地上的歷史也已經證明了,只要是蠻夷入侵而引發的改朝換代,漢人全都是要遭大罪的。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漢人是第四等人,最底層的那種,受盡了欺辱。

倭寇在嘉靖年間,在大明東南沿海的燒殺劫掠,同樣也是。

還有什麼沙俄帝國、荷蘭帝國等等,大部分大明百姓雖然不瞭解,但是以他們蠻夷的身份,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麼多的敵人聯合起來,要一起對付大明,朝廷官軍真得能頂得住麼?

如果頂不住的話,未來的日子可怎麼過?

想那個朝鮮,如今就被建虜和倭國給瓜分了,他們的糧田財富,全都成了建虜和倭國的,甚至連他們的人,也成了財物的一種,被建虜和倭國瓜分。

要是朝廷官軍沒能頂住這麼多敵人的進攻,那豈不是自己也會落得和朝鮮人一樣的下場?

想到這些,大明百姓們真得是瞭解了,什麼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每當一個地方的輿論發酵一陣之後,想要報名從軍的人便多了一些。只是目前來說,他們還不知道經過什麼途徑去報名從軍,保家衛國。

大明周邊滿是敵人的情況,同樣也傳到了西南孫傳庭這邊。

孫傳庭知道後大驚,連忙寫了奏章問具體的情況。

他自然不會只是聽信傳聞,是要瞭解這些和建虜結盟國家的詳細細節,兵力配屬,擅長什麼,如今什麼情況等等。

與此同時,他也加快了地方新軍的組建,並且進行了擴編。針對雲南地區的夜不收滲透也開始加強,就想著早點解決雲南戰事了。

本來在京師已經是養老了的忠貞公秦良玉,也都聞訊求見崇禎皇帝,表達再次為朝廷效力,馬革裹屍的想法。

大明各個階層,在這次的“危機”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況,和原本歷史上,明末時候坐看大明滅亡,只是各自爭權奪利完全不同。

而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原因無他,輿論引導而已!

陳圓圓、阮大鋮的政通司,功不可沒!

…………………………

再說崇禎皇帝這邊,之前和劉偉超談及的時候,有談到過鄭芝豹去南美洲的情況。算算時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也該要回大明了。

另外一個,在瓊州負責農事改良的王象晉,到這崇禎十九年的時候,已經是八十五歲的高齡了。雖然聽說他身體還不錯,但是崇禎皇帝還是有些擔心,便最終在崇禎十九年的春節一過,便派了陳子龍前去瓊州,接替王象晉的工作。

在陳子龍過去之前,崇禎皇帝特意把有關南美洲特產的那些資料,全都從手機中抄寫出來,讓陳子龍帶去。萬一鄭芝豹真能順利帶南美洲的特產回來的話,也不耽擱種植。

當然,在瓊州改善農作物的其他資料也有,讓陳子龍帶過去,和王象晉那邊實際操作這兩年經驗結合,改進大明農作物品種。

另外,陳子龍帶過去的,還有一道給王象晉的聖旨,封王象晉為正一品的特進榮祿大夫,準他自行決定去留。

特進榮祿大夫是散官,沒有權力,提升品級用的,以此表彰王象晉在這兩年的農事貢獻。

王象晉畢竟年紀很大了,八十五歲啊,哪怕在後世,能活到這個年紀也不容易。不過他在原本的歷史上,那是活到了九十二歲,在這古代,真得是很稀罕了!

崇禎十九年一月底的時候,陳子龍到達瓊州。

明洪武元年平廣東,升乾寧安撫司為瓊州府,轄儋州、崖州、萬州三州13縣,並將南海諸島改歸崖州管轄。

在瓊州府,雖然很偏僻,以前多是官員流放之地,是為天涯海角,但是也是出過名人的。

在大明朝,最為有名的就有兩人。

一個叫做丘濬,字仲深,瓊山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和文學家,被明孝宗御賜為“理學名臣”,被史學界譽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另外一個人,更是有名。

海瑞,字汝賢,號剛峰,也是瓊山人,大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萬曆十七年,萬曆皇帝特意派許子偉專程到海南監督修建海瑞墓,這種待遇,是文官中非常少見的待遇。

真到了瓊州,在明末這個時候,其實未必就會覺得這裡是苦寒之地,流放之地。

這不,王象晉在陳子龍到來之後,其實跟是滿意這裡的生活了。

官居一品了,算是榮退了,但是呢,還能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瓊州這邊的天氣,沒有嚴寒,雖然說熱了一些,但是只要不出門,其實也還是可以的。

陳子龍的到來,那些外出的活,都歸陳子龍幹了。因為在農事上的擅長,兩人算是一老一少,也有共同話題,有個聊天的伴了。

這二月份的天氣,北方還是寒風呼嘯的天氣,但是在這瓊州,只是穿著單薄衣裳,躺在大堂的躺椅上,看著外面陽光明媚,和陳子龍聊著農事上的事情,真是不亦快哉!

“陛下吩咐的這個雜交水稻,還真是不好搞啊!”王象晉看著陳子龍說道,“陛下所說得稻種,有的還是找不到,只能慢慢地試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子龍聽了,恭敬地說道:“但是老大人在這裡的幾年,培育出來的新水稻,產量也確實有提高,這可是造福萬民的好事啊!”

聽到這個,王象晉特別地受用,當即微笑不語。

都已經是八十多的年齡了,對於其他,他都已經看開了。唯獨流芳百世這個,他還是很在意的。

此時,王象晉想了一會之後,他忽然問道:“你說,那大洋的彼岸,真得有如此奇怪的樹,會流淚的樹,真得是太奇怪了!”

很顯然,陳子龍帶來的有關南美洲特產的資料,他也已經看過了。

對於農學的興趣,讓他很是牽掛那麼奇怪的品種。這樹不但會流淚,最為關鍵的是,皇上說這流得眼淚,竟然是有非常多用途的東西!

陳子龍聽了,也是好奇。他和王象晉一樣,就只看了資料而已,不可能見過實物的。

不過對於皇帝的話,他倒是深信不疑的。此時聽到王象晉的疑惑,他便回答道:“那就寄希望那個鄭芝豹能一帆風順地回來了!”

話是這麼說,但是,在陳子龍的心中,終歸還是不怎麼報希望的。

這可是大洋啊,要橫渡的!

一般情況下,哪怕只是沿著海岸線出海的,都可能會有很多意外。更不用說,橫渡大洋這麼危險的事情了!

最為重要的是,這還是大明第一次派船遠渡重洋,之前並沒有先例,就更無人有把握了。

這不,就聽王象晉捋著自己的額下白鬚,又一次感慨地說道:“也不知道老夫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洋彼岸的那些花花草草了。別的不說,就拿什麼金雞納樹,老夫就非常想見見,看看效果是不是真得那麼好!”

他除了擅長農事之外,還涉獵醫學,也是這個原因吧,懂得養生之道,壽命之長,算是古代人中非常罕見了。

冷熱病,不算是罕見病,一旦流行,那是要死一片的。但是聽說,這種什麼金雞納樹竟然就能克這個病,真得讓他非常意外的。

資料中還有其他花花草草,雖然他很非常期待,但是終歸來說,最好奇期待的,還是這兩種樹了。

陳子龍聽了他的話,只好違心地安慰道:“老大人身體好得很,肯定能看到的!”

王象晉聽了,哭笑一下,便待開口說話時,忽然,就聽到外面傳來了急促地腳步聲。

於是,他便不再說什麼客套話,抬頭看去,就見院子那邊的照壁處轉出一個衙役,急匆匆地過了院子,來到他們面前的堂前,帶著驚喜交加的那種表情稟告道:“王大人,陳大人,港口來了三艘福船,說是奉皇上旨意,從什麼南美洲回來的,要找王大人交接東西。”

“什麼?”王象晉一聽,竟然一點都不像一個老年人,一下就從躺椅上躥了起來,驚喜交加地確認道,“當真?是從南美洲回來的?”

陳子龍也聽得非常意外,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就是天佑大明了!

在衙役確認了之後,王象晉當即哈哈大笑道:“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走,趕緊走,瞧瞧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