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英俄爾岱的話,荷蘭人這邊都是有點尷尬。

他們來建虜這邊的時候,自報家門,介紹自己的時候,自然是使勁誇自己,什麼海上馬車伕,打遍天下無敵手,佔了一個又一個的殖民地等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於他們兩次挑釁鄭芝龍的權威,結果被鄭芝龍打敗的事情,當然是不可能提的。

此時人家鄭芝龍在,還怎麼吹這個牛皮?

“都是跑海上的,抬頭不見低頭見,就算不認識,那見一見,不就認識了嘛!”荷蘭人強行解釋著,最終跟著英俄爾岱到了鎮江堡守將的大堂。

果然,就看到鄭芝龍在那裡烤火。

他們確實不認識鄭芝龍,但是在長崎的時候,見過鄭芝龍。因此,鄭芝龍不認識他們,他們認得出鄭芝龍。

“來來來,大家一起坐下。”英俄爾岱還是很熱情地招呼道,“等我去安排點酒菜,一起吃了暖暖身子!”

荷蘭人這邊,正不知道怎麼開口,聽到這話,便連忙點頭答應。

可誰知,鄭芝龍聽了之後,卻是澹澹地說道:“不用了,這鬼天氣太冷了,我還是早點回去的好!”

他這話一說,頓時場面就有點尷尬了,不知道接下來說什麼好。

鄭芝龍看向那些荷蘭人,澹澹地問道:“你們來大清帝國做生意,可經過我的允許?”

“……”英俄爾岱聽得大驚,這說話,這也太霸氣了吧?

鄭芝龍在明國可以稱王稱霸,沒想到竟然連外國人也要聽他的話?

想到這,他不由得對鄭芝龍的認識更為深刻了!

荷蘭人聽了,又有大清將領在邊上,不由得非常尷尬。

可是,他們不服鄭芝龍也不行,要不然,鄭芝龍一發飆,就可能會威脅他們在雞籠的駐點。要是沒有雞籠的駐點,那不要說他們和大清帝國的生意,就是和倭國的生意也會受到影響。

但是,正要這麼服軟的話,以後在大清帝國這邊,就不好做生意了。好不容易要多一條做買賣的路,他們自然也不想聽別人左右的。

在猶豫了片刻之後,為首的荷蘭人還是帶著強硬回答道:“我們和誰做生意,為什麼要經過你的允許?你以前只是規定,買你的令旗就可以的!”

“……”邊上的英俄爾岱聽得再次無語,這算是用強硬的態度說著軟話了吧?

鄭芝龍聽了,依舊是澹澹地說道:“那如今我再立一個規矩,和大清做買賣,必須得我同意才行!”

“……”荷蘭人聽了,有點傻眼,互相看看之後,其中一人便底氣不足地問道,“為什麼?”

鄭芝龍站了起來,放下了手爐,然後看向這個荷蘭人說道:“因為我也在和大清做買賣,你們插一腳,算什麼?”

這個理由,肯定說得過去,至少從做生意的角度來說,是符合邏輯的。如此,便掩蓋了荷蘭人加入進來搗亂朝廷佈局的可能。

但是,作為建虜這邊,他們當然不想只有鄭芝龍這麼一個貿易物件。邊上的英俄爾岱連忙插嘴說道:“都是自己人,都是自己人,有話好好說,有錢一起賺!”

和事老的話說了一句之後,他看向鄭芝龍說道:“荷蘭帝國這邊,也和我們大清結盟了,一起對抗明國。瞧在志同道合的份上,有錢就一起賺吧!”

鄭芝龍一聽,不由得有點意外。

荷蘭人竟然也和建虜結盟了?

不過想想好像也不奇怪!

這些荷蘭人跑來大明這邊,一開始用搶的,結果被朝廷官軍打了之後就要求做生意,然後又被自己給收拾了。從頭到尾,他們就沒能和大明做生意,肯定是對大明懷恨在心的。他們和建虜結盟,加入了這個反明的行列,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自己也是加入這個反明聯盟的,這英俄爾岱點破了這層關係,要是再反對荷蘭人和建虜做生意的話,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鄭芝龍在腦海中快速閃過這些念頭,心中頓時有了計較。臉上立刻露出笑容,笑著對荷蘭人說道:“原來如此,那不知道你們和大清做什麼買賣?”

聽到他語氣有緩和,荷蘭人不由得大喜,連忙回答道:“我們做火器的生意為主,肯定和您這邊不衝突的。”

建虜最缺的,就是質量好的火器,比如燧發槍,威力更大的火炮。這荷蘭人一湊上來,雙方自然最容易在火器方面達成一致意見。

不過,荷蘭人也是狡猾,回答鄭芝龍的話中,說是以火器生意為主,但沒有說不做其他生意。事實上,他們和建虜的談判內容中,除了供應建虜火器之外,還會把南洋的糧食也運過來。只是從貿易金額上來說,比不上火器這邊的貿易金額大。因此,他們就心安理得地說以做火器的生意為主。

此時,鄭芝龍聽了,明面上不好反對,畢竟邊上的這個建虜將領肯定知道,自己不是做火器生意的,沒理由反對荷蘭人做火器生意為主。

於是,他便對荷蘭人說道:“既然如此,那就隨你們的便。不過要是被我知道,你們是騙我的話,我相信,你們應該清楚,我不是那麼好湖弄的。”

說完之後,他也不理這些個荷蘭人,轉頭對英俄爾岱說道:“估計船上的物資應該也搬得差不多了,那我就告辭了!”

英俄爾岱不想他們繼續在一起,免得到後面不知道會不會又說僵,便連忙擠出笑容送客。

荷蘭人這邊,其實也想早點走的,但是,他們又不想和鄭芝龍一起走,就留了下來。

鄭芝龍這邊,話是說得漂亮。但是,等到他回到船艙之後,沒有外人在了,那眉頭就一下皺了起來。

就目前的情況下,他其實不得不承認,荷蘭人不好對付。

奠定他霸主地位的料羅灣海戰,鄭芝龍是付出了很大的血本,發了江湖懸賞令,集結了大規模的戰船,靠著本地優勢才打贏了荷蘭和海盜的盟軍。

如今這種情況,如果真得要和荷蘭人圖窮匕見,一決生死話,他領著整個船隊去打雞籠的荷蘭人,估計損失也會非常大。

而荷蘭人一旦打不過,在海上想要逃跑的話,以他目前的船,是追不上的。

另外,鄭芝龍自然知道,荷蘭人在南洋那邊還有一個很大的據點,該是整個東方的總部。

如果那邊傾巢而出,和他不死不休的話,他的損失會非常慘重。

當然了,這是基於以前的情況。

如果朝廷撥給他那種新式的鐵甲蒸汽戰船的話,就完全不怕荷蘭人了。真要打起來,代價也不會大。

心中想著這些事情,鄭芝龍最終決定,必須要新發現的這個問題,及時上報給朝廷才行。

不過這一次,就沒有親自跑去京師面聖的需要了。奏章說明,已經足夠了!

有了這個決定,鄭芝龍很快便寫了奏章,立刻派快船送往京師。

……………

而在京師這邊,眼看著要過年了,崇禎皇帝卻還在忙。

這不,他就看著一本奏章,似乎是有點麻煩的樣子。

這封奏章來自山海關,是薊遼總督堵胤錫送來京師的。

奏章裡面主要反應了一個事情,就是山海關那邊派出了蒙古人,讓他們回各自的部族去拉攏底層的牧民時,傳回了一個訊息。

說建虜那邊也派了人,聯絡各部族的那些族長之類的,正在做準備,積蓄力量配合建虜對大明發動大的戰事。

如今的蒙古人已經知道,建虜那邊拉了好幾個國家結盟,因此蒙古部族的那些頭人、族長之類的,對於打贏大明充滿了信心。

堵胤錫那邊,收到這個情況之後,很是擔心大明將來要面對的局勢,特意上了這份奏章提醒崇禎皇帝,要及早做準備。

崇禎皇帝看完這個奏章之後,雖然因為早就知道了建虜結盟的事情,並不太擔心。但是,他也從這份奏章中感覺到了建虜在拉攏一切力量,試圖對付大明的決心。

就如今的局勢,雖然建虜的勢力已經被打回了遼東腹地那邊,同時朝廷這邊也加強了薊鎮長城防線的防禦。

但是,一旦有什麼疏忽,這些敵人一起攻打大明的話,怕是有地方會有疏漏。

而京師城外,如今已經很繁華,要是遭受戰火的話,損失會很慘重。甚至有可能,京畿之地被破壞,同樣會損失慘重。

崇禎皇帝正在想著這個事情的時候,鄭芝龍的奏章便到了。

他一看這份奏章,竟然發現又一個國家和建虜結盟,頓時有點頭大。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第一時間去找劉偉超問情況,而是拿出了世界地圖,先根據鄭芝龍提供的訊息,看了下地圖上標記雞籠的地方,隨後又查到了南洋巴達維亞那邊,還有這個荷蘭人的基地,至於他們的母國,倒是離大明很遠。

綜合衡量了一番之後,結合大明目前的科技情況,其實也不需要太多的憂慮。心中有數之後,他便向劉偉超發起了影片通訊,有必要聊下這個情況。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