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柳生十兵衛,還有其他倭人,全都驚呆了。

進士出身?那就是文官了!

都能把鰲拜的武器磕飛,那絕對是大力士,非常厲害的勐將吧?

文官?勐將?

竟然是集合在一個人身上?這是人麼?這才是非人吧!

一般的人,在文武一途上取得如此成就,都是非常難得的!可這盧象升……

真得是震驚了!

其實吧,類似鰲拜這種,武勇,然後當了武職,倭人其實是能理解的。之前之所以那麼說,主要也是為了抵賴!

可以說,鰲拜這種,其實並沒有超出倭人的認知,不能屬於非人那種!

然而,這個盧象升,那就真得超出了他們的認知了!

大明朝的進士,想要中的話,絕對是千難萬難,很多聰明的人考了一輩子都考不上!

如果要想中進士,那必然是要寒窗苦讀的!

結果這個盧象升,竟然在讀書之餘還能習武,並且文武都是這麼拔尖,那還是人麼?

說真的,柳生十兵衛是真不信有這樣的人!

然而,這是鄭芝龍說的,並不只是建虜所說,他又不得不信!

想到這裡,柳生十兵衛便用那種敬仰的表情問鄭芝龍道:“這人還在大明麼?如今又是官居何職了?”

看到他的表情,代善不由得心中一愣,看這表情,該不會這些倭人畏懼明國,別是不敢和明國打了吧?

於是,他不等鄭芝龍說話,就連忙搶先開口回答道:“已經被我大清所殺,死於六年前!”

說完之後,看到柳生十兵衛似乎不信,便連忙解釋道:“明國朝廷腐敗,皇帝昏庸,派宦官督軍,只給盧象升少量人馬,被我大清主力圍在北直隸鉅鹿棗莊,抵抗一日後被我大清所殺。”

柳生十兵衛聽了,不由得非常震驚,似乎還有一絲難過,這麼一個英雄好漢,就這麼死了?

倭人一直有個傳統,只服強者!

盧象升之強,都已經超出了柳生十兵衛的想象,自然也能贏得他的尊重。

看到他這表情,代善便又一指洪承疇說道:“不信你可以問他,那時候他還是明國的三邊總督。”

柳生十兵衛聽,便下意識地看向洪承疇。

對於這個曾出使倭國洪承疇,他當然是瞭解的。知道這人確實是原本的大明高官,如今已經降了建虜的。

洪承疇看到柳生十兵衛的眼神,正要說話時,忽然眼角瞅見代善在給他使眼色,稍微一愣之後,便立刻心領神會,當即對柳生十兵衛說道:“沒錯,盧本兵雖然智勇雙全,天下難逢敵手,但最終還是被我大清所滅。另外,明國將領中,還有曹文詔、曹變蛟叔侄兩人,也都是有萬夫不當之勇,勇勐異常,臨陣殺敵,衝鋒在前,所向披靡。但是最終也都是因為皇帝昏庸,朝廷腐敗,導致他們兵敗被殺!”

邊上的鄭芝龍看著他強調皇帝昏庸,心中不由得想著,小心太祖皇帝就隱身在你頭上看著你呢!

而柳生十兵衛聽得非常震驚,真有這麼多這麼厲害的人物?

忽然之間,不知道為什麼,他有一種自己國內的那些比鬥,似乎都是村夫打架了?

代善看到柳生十兵衛,還有其他倭人的表情,都是那種非常震驚的樣子,心中得意,便對他們說道:“所以,就眼前的比武來說,終歸還是我大清贏了!”

剛才的這些話,雖然把鰲拜的武勇給貶了一下,但是,卻又從另外一個角度證明大清帝國的強大!

因此,他終歸還是滿意的。

柳生十兵衛被他這麼一說,就回過神來了。

對於比武,他找不出其他理由,但是,他自然不甘心把朝鮮的人口和物資都被建虜掠走,便硬著脖子又說道:“我們大倭國有火槍隊,還有……”

本來的話,他是想說還有水師,但是看到鄭芝龍就坐在這裡,便最終在猶豫一下之後接著說道:“……你們大清帝國就算有能打的,可火槍面前,又有什麼用?”

言外之意,顯然還是踩建虜這邊缺少火器軍隊。

代善聽了,便看向多爾袞。

多爾袞明白他的意思,便開口說道:“實話和你說吧,我們大清還和沙俄帝國結盟了。而沙俄帝國就特別擅長火槍。”

柳生十兵衛聽了一愣,先是對結盟這個事情震驚,然後又是對沙俄帝國在哪裡而疑惑?

多爾袞既然說出了這個訊息,自然也是跟著解釋了一下道:“沙俄帝國是在明國西邊,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本王和他們約好了,等我們和明國動手的時候,他們就在西邊動手。草原上的蒙古部族都是臣服我大清的。本王也已經傳令,讓他們配合沙俄帝國,在西面牽制明國兵力,事成之後,明國西部那邊,就給沙俄帝國。”

柳生十兵衛在進入朝鮮之後,透過瞭解之後,覺得大清帝國似乎不是那麼強,之前在倭國所說那些,好像是吹牛了。也因此,對於大清帝國這邊,終歸是有些輕視,從而便有了後續的一系列事情。

可如今,他又再一次認識到,好像自己對大清帝國的認知還不夠。這個大清帝國說不定,真得還是很強大的!

有了這個認知,他就不自覺地收起了無賴的心思,馬上開始瞭解沙俄帝國的事情。

實際上,在場的人,對於沙俄帝國的瞭解都是有限。哪怕是多爾袞自己,也同樣是如此。

他對沙俄帝國的瞭解,也都是源自於那些沙俄殖民者敘說。

不用說,那些沙俄殖民者,當然是一頓子勐吹,總不可能實話實說,說什麼沙俄如今在東歐過得也艱難,被瑞典壓著打,不得不往東發展。

聽著多爾袞在介紹,鄭芝龍也在豎著耳朵聽,就準備多聽一些訊息,然後可以回去向崇禎皇帝稟告,怎麼也算是件大功了吧!

等多爾袞說完之後,柳生十兵衛這邊,和他的同夥用倭語商量了起來。

在這過程中,似乎是有點忌憚鄭芝龍聽得懂,他們不但遠離了鄭芝龍,還把聲音壓得很低,討論了一陣子。

最終,柳生十兵衛代表倭人這邊對多爾袞說道:“比武切磋,乃是小道。而兩國交戰,最主要的還是看軍隊實力。我大倭國光是派來朝鮮的軍隊就達百萬之多,後續百姓遷移,也將達上千萬人之多。這朝鮮的奴隸和物資,你們不能掠個乾淨,必須要分我們倭國一些!”

耍賴不成,就開始來橫的了。不過基於他們對建虜的新認知,也不再要求全部留下了。

多爾袞聽了,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看了代善一眼,用眼神交流了下。

大清帝國有一個致命的短板,就是人口太少。倭國這邊,光是來朝鮮,就會達上千萬人之多,這就是硬實力!讓他羨慕的同時也有點嫉妒!

代善顯然知道多爾袞看他的意思是什麼,微微點頭,表示倭國的人口確實很多。

據後世的統計,在德川幕府剛成立,也就是德川家康時代,全倭國的人口大概在一千八百萬人左右。如今已經過去了三四十年,雖然經過島原之亂,但是相對豐臣秀吉那個時代,戰亂還是少了很多。人口達到兩千萬以上,並不稀奇。

代善到過倭國,有心觀察過倭國的情況,自然對倭國的人口大概是有個數的。

此時,多爾袞在得到代善肯定的點頭之後,便有了決定,看向柳生十兵衛道:“我大清一向非常看重盟友關係的。既然結盟了,當然是要共進退。那就按照你的意思來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聽到這話,豪格卻不幹了,當即嚷道:“憑什麼,明明說了,比武定輸贏的,怎麼,還耍賴?”

喊完之後,他又看向多爾袞,接著嚷道:“我們比武贏了,你還要讓出去,你是不是我們大清的攝政王,為我們大清考慮,還是說,你是個滿奸?”

聽到這話,多鐸本來還和他有相同的想法,非常惱火倭人的耍賴,可一聽豪格說多爾袞是滿奸,頓時就把怒火撒到了豪格身上,當即噴道:“就你那智商,還想假裝大聖皇帝下凡,你懂個屁?”

明國太祖皇帝顯靈這個事情,在建虜這邊定性為彌天大謊。因此,豪格學這做法,說完顏阿骨打顯靈的事情,也就是蠢得不能再蠢的做法,讓豪格的臉面威信掃地。

此時一聽多鐸竟然提起這事,頓時也怒了,回罵多鐸道:“指不定你也是滿奸,心不誠,所以看不到大聖皇帝顯靈!”

不管怎麼樣,豪格都不可能承認,完顏阿骨打顯靈的事情,就是他編的。

邊上的代善看到他們吵起來了,還看到柳生十兵衛這些倭人有點驚訝的樣子,鄭芝龍也同樣如此,便馬上厲聲喝斥道:“吵什麼吵,都不分場合是不是?這裡是崇政殿,如今由攝政王說了算!”

他的資歷就擺在那裡,也唯獨他才能讓多鐸和豪格有所顧忌。加上被他提醒,這裡還有外人,最終,多鐸和豪格互相哼了一聲,便氣鼓鼓地不再說話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