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崇禎皇帝拿著手機想聯絡之時,忽然想起來劉偉超之前對他說過的話,稍微猶豫了一會之後,便沒有立刻聯絡,而是傳旨下去,召集了一些人過來。

另外那個位面,劉偉超正在自己的房間內設計著自己的手機應用軟件,忽然聽到了手機震動的聲音,連續地,一下接著一下。

他有點好奇,便拿起邊上的手機一看,卻見是崇禎皇帝在給他發資訊,一個接一個的,好像都是圖片。

於是,劉偉超便點開一看,不由得笑了。

原來是崇禎皇帝記得他的話,給他拍了一大堆照片過來。

有他要求過的飛魚服,還有其他服飾,包括普通錦衣衛校尉的,宮女、內侍的等等。

還真別說,這些古代的衣裳,那是真好看。

當然,也有可能是和穿得人有關。

男的一個個都是高大英俊,女的一個個都是秀外慧中,絕對沒有一個是歪瓜裂棗的。

衣裳和人互相映襯,相宜得章!

劉偉超還在欣賞這些照片呢,就見崇禎皇帝向他發起了影片通訊,很自然地,他便點了“接通”按鈕。

“這些照片夠麼?”崇禎皇帝在接通之時,便立刻問劉偉超道,“還需要什麼,你儘管直說,朕再拍!”

劉偉超一聽,便笑著說道:“當然不夠!”

“……”崇禎皇帝沒想到是這麼一個答覆,他還以為劉偉超會說“夠的”,就沒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到他這樣子,劉偉超當即哈哈一笑道:“不過現在暫時不用,我還在做設計,等我把軟件開發得差不多了,那個時候才大量需要!”

說到這裡,他沒等崇禎皇帝說話,便問他道:“怎麼,有事找我麼?”

劉偉超又不笨,他看出來了,崇禎皇帝是有事找他。要不然,不會在這個皇帝處理政務的時間點給他發照片。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有點不好意思,知道劉偉超知道他的真正想法。

不過也只是一瞬間的想法而已,他便馬上對劉偉超說道:“朕想知道,吳三桂,陳新甲這兩人在史書上是如何評價的?”

對於吳三桂,他在之前劉偉超和他談話的時候,知道一點點,並不全面,因為他沒有專門問過,只是劉偉超在說其他事情的時候,有帶上吳三桂而已。

劉偉超一聽,便笑著說道:“這兩個應該都不是好貨!”

說完之後,他便根據印象給崇禎皇帝講了起來。

首先,當然是吳三桂了,這個大名鼎鼎的大漢奸!

流賊攻打京師時,磨蹭不肯出兵,非要崇禎皇帝給他開拔費,又封了他伯爵才出發,結果一路緩慢趕不及,中途聽聞京師陷落便縮回了山海關,並以手中軍權為本錢和流賊討價還價。

在不滿意的情況下,吳三桂又投靠了建虜,迎建虜入關,然後為其爪牙,幫建虜逐鹿中原。甚至到了後來,還把南明最後一個皇帝給親手處死,以討好韃子皇帝。

最後吳三桂又造反,試圖自立為帝,被其他漢奸給鎮壓了,身死族滅。

崇禎皇帝聽完了這些,心中頓時又是憤怒之極。

在他看來,吳三桂其實是他很信任的一個武將,甚至可以說,是他崇禎朝最為得意的一個武將。平日裡,朝臣都有誇他,也因此,吳三桂年紀輕輕,只有27歲的時候就是大明總兵之一了。

如果不是劉偉超告訴他,那他絕對以為吳三桂要比周遇吉、孫應元、黃得功他們要厲害,要對朝廷忠心的。

他正在想著,就聽劉偉超繼續對他說道:“其實吧,就這個吳三桂,好像印象中他武將能耐很強,可我仔細去查過,卻發現他沒有一件功勞是真正拿得出手的!”

他這話,說得崇禎皇帝又是一愣。

“你看啊,說吳三桂勇冠三軍,從建虜手中救父,和建虜作戰英勇無比,如此啥啥啥的,可是,他到底打贏了幾場戰事,消滅了多少建虜,卻是全無記錄!”劉偉超說到這裡,便帶著一點好奇問崇禎皇帝道,“你是為什麼如此看重他的?”

“……”崇禎皇帝一時之間,有點說不出話來。

因為吳三桂給他的印象,真得非常正面,印象一直是非常好的。可是,要他回答劉偉超剛才的問題,卻又回答不出來。

劉偉超看到他這樣子,便笑著說道:“我不負責任地猜啊,吳三桂出身遼東將門,所以他必然能有如此高位,你覺得這個說法靠譜不?他有錢有權,將來的路,他的家裡人都會給他鋪好的。”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如中雷擊。

吳三桂以武進士出身開始,從遊擊、參將、副將一直到總兵,似乎都是一路順風。按照劉偉超的說法,以他的身世,這一切好像確實能順理成章。

錢有,人脈也有!

只要去了遼東的官員,包括那忘恩負義的洪承疇在內,都有誇吳三桂!至於錢,自己不就是發現他在送錢才想著打這個電話的!

可是真本事呢,真戰績呢?

一想到這,崇禎皇帝還真想不起來,吳三桂打過什麼像樣的勝仗?最多報上來的,如今想想,也都是矮個裡面找高個子,甚至說不定,他的那些功勞,有可能是別人的也不一定。

誰讓他的爹是總兵,他的舅舅也是總兵,或者說整個關寧軍,都是祖吳兩家為主的。

一想到這,崇禎皇帝的後背就冒冷汗了。

對了,吳襄那廝,都多少回臨陣脫逃了,可依舊沒事,這不足以證明他家能耐大,能把自己都給耍得團團轉!

文官如此,武將又是如此,國能不亡乎!

想到這,崇禎皇帝的額頭都開始出汗了。

以前的時候,說他是亡國之君,說在崇禎十七年就會上吊,他是真有點不服氣的。感覺意外更多一些,是運氣不好。

可此時崇禎皇帝明白了這些事情之後,那是真感覺非常大的危機。

文武兩途,都到了這樣的份上,能不亡國麼?

這一刻,崇禎皇帝真得感覺到,要中興大明的路有多難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