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吳襄所願,崇禎皇帝一直惦記著要和建虜狠狠地打上一仗。眼看著離建虜入關的月份越來越近,這一日,崇禎皇帝擺駕京營,就去了大明皇家軍學院,並傳旨周遇吉、孫應元、黃得功、袁時中,閻應元這五名武將以及京營總戎堵胤錫和吏部尚書左懋第,在軍學院內開小會。

與會人員,除了這幾個人之外,就只有崇禎皇帝和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以及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

看到這個架勢,一眾人等都有點奇怪。特別是左懋第,更是困惑。

在他看來,皇帝選擇這個地方開會,並且還把武將都召集了過來,估計是和打仗有關的。但是,如果和打仗有關的話,為什麼要召他這個吏部尚書呢?哪怕是戶部尚書過來,都比他更合適一點吧?

他們正在疑惑時,崇禎皇帝已經表情嚴峻地開口說道:“朕看著勇衛營和京營都已經進入實彈訓練階段,其中勇衛營的速度更快一點。幾位愛卿也說了,估計過個一兩個月就可以出戰。因此……”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提高了一分聲音再說道:“朕之前和你們說過,建虜會在下半年入寇關內。因此朕今日就和諸卿針對此事議一議。”

一聽是這話,所有人不由得都是恍然大悟,怪不得崇禎皇帝會選擇在這裡開會。

因為只有在這個房間,按照崇禎皇帝的旨意,佈置有一個薊鎮防線的沙盤,牆上又掛著京畿之地的整個地圖。

這個沙盤是軍學院內的學員,根據收集到的訊息,親手製作的。按照崇禎皇帝之前所說,這是什麼參謀必備能力。

當時崇禎皇帝說這個話的時候,所有人都是有點懵。不知道這個參謀是啥意思?不是可以叫幕僚麼,為什麼叫參謀?而且為什麼是軍學院的學員都要會,而不是召集一些匠人來做就是?

總之,崇禎皇帝沒解釋,他們也不好問。

不過見識了這個沙盤之後,不管是周遇吉還是孫應元他們,都很欣喜,當然也有疑問。

因為他們覺得,如果這個沙盤沒做好的話,在這沙盤上謀劃,反而會影響謀劃。

對此,當初崇禎皇帝只是給他們答覆說:如果製作沙盤的訊息出錯,就唯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問罪。因為收集這些訊息的,就是錦衣衛去辦的。

此時,就聽崇禎皇帝對他們說道:“朕給你們說下建虜的入寇,不說保證一定會這樣,但是有極大地可能性會這樣,諸卿聽好了!”

一聽到這話,所有人的腦海中都冒出了一個想法:很顯然,這肯定是太祖皇帝那寶物給的提示。能掐會算,本來就是仙人的基本皆能!

於是,他們連忙答應一聲,認真地看著崇禎皇帝,準備聽他怎麼說。

崇禎皇帝拿著王承恩遞上的一根細棍,當即開始講解了起來:“這一次建虜入寇,會分兩路人馬,一路從界嶺口毀邊牆而入,隨後往西進攻;另外一路從黃崖口破長城入關,兩路建虜夾擊薊州,克薊州之後迅速分兵橫掃京畿之地,往真定、河間、香河等地而去,目標是山東諸府……”

說到這裡,他就不再用細棒去沙盤上點了,隨手遞給身邊的王承恩,然後看向眾人說道:“……後面的且不管,朕如今要知道的是,有兩個問題。”

說著,他就伸出右手握拳,然後出一個手指道:“第一,諸卿以為,建虜如此入寇,可能否?”

接著,他又伸出一個指頭問道:“第二,如若可能,朕要求在薊州之戰,就徹底擊敗建虜,可行否?”

一眾人等,一直用心聽著,聽到崇禎皇帝竟然說得這麼詳細,就好像已經發生過一樣,他們不由得都是驚奇,同時也證實了,這肯定是仙人指點。

不過此時,崇禎皇帝這麼問了,黃得功便首先回奏道:“陛下,末將以為,建虜很可能會這麼做!”

“末將附議!”

“末將附議!”

“……”

除了袁時中之外,其他人都是紛紛開口附和。

“為何?”崇禎皇帝一聽,表情依舊嚴肅,當即看著黃得功問道。

黃得功聽了,便立刻答覆道:“建虜自然知道,朝廷官軍,當以邊軍為精銳。如若建虜要****魯地,那必然要掃清後路。如此一來,如今朝廷部署薊州是屯兵之所,必然是建虜要先攻克的!”

其他武將聽了,都是在微微點頭。

崇禎皇帝見了,還是有點猶豫。

如果八大晉商沒有被端掉的話,建虜肯定知道關內虛實,那當然會如同原本歷史上一樣,進關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掉薊州的朝廷官軍。

可是,如今八大晉商已經被自己端掉,雖然說八大晉商端掉之前,就是這樣的佈局,可畢竟要過半年左右的時間,建虜還會這麼做麼?

這麼想著,崇禎皇帝便開口說道:“建虜如今未必知道關內虛實,這是朕唯一擔心的地方。”

堵胤錫聽到這裡,終於開口說話,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就算建虜不確定也無妨,他們必然會在破關的時候抓著俘虜問情況,如果朝廷不改變佈局,就還是會這麼做的!”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不由得眼睛一亮,心中立刻想起,劉偉超說堵胤錫是很有眼光,具有戰略頭腦的人,如今看來,果然不錯!

孫應元也是在點頭,附和說道:“堵大人所言極是!”

崇禎皇帝一聽,臉上有了一絲微笑,隨後用手指著沙盤說道:“那薊州這仗,如何打?”

“陛下,不知建虜兵力幾何?”閻應元聽到這裡,開口問道。

崇禎皇帝聽了,不由得眉頭微皺。

劉偉超那邊查了資料,並沒有這次入寇的兵力訊息,就只是知道,建虜的這一次入寇,一共攻克八十八城,逼降六城,俘虜人口牲畜九十二萬,掠得黃金一萬二千兩、白銀二百二十萬兩。

劉偉超特意有說明,這只是記錄了的。還有建虜軍中私藏等等,那就不清楚有多少了。

另外,對於這次兵力的預估,劉偉超拿多爾袞接受吳三桂投降入關的那次兵力來推算。那一次,滿八旗七萬,漢軍.6萬,蒙軍.4萬,總兵力1萬左右。

這個兵力,應該是建虜能動用兵力的極限了。

如果按照這麼說的話,這一次建虜的入寇,絕對不可能超過這個兵力。並且因為領軍的是阿巴泰,這個在建虜集團中地位並不是特別高,因此,他能領的兵力就更是有限。

不過劉偉超也提醒了,相比於多爾袞最後領兵入關,那次太急,因此只能建虜本部人馬。而崇禎十五年的這一次,因為建虜是有計劃入關劫掠,很可能會招呼建虜的蒙古盟友一起入關。因此,兵力上不好估算。

另外,松錦之戰,建虜動員了大約11萬人馬,這是去年到今年初的事情。

崇禎皇帝想著這些訊息,心中大概估算了下,然後猜道:“建虜兵力應該是在十萬上下,其中包括東部蒙古諸部。”

黃得功聽了,有點不在意地說道:“其實隨建虜來多少人馬,以我軍如今之戰力,就算是來二十萬,亦能打敗他們!”

一聽到這,除了左懋第之外的人想著如今的情況,不由得都是點點頭。唯一有區別的是,這點頭的幅度不同而已。

勇衛營三萬,京營五萬多,這可都是戰兵,武裝到牙齒的戰兵,比起其他朝廷官軍中的家丁還要精銳,如果再沒有信心的,那還打個啥,各回各家,各找各娘去算了!

倒是堵胤錫看到這情況,見崇禎皇帝一下變得高興,他便還是提醒道:“不要忘記了,軍中大多數皆是未有臨戰經歷的漕工!”

聽到這話,周遇吉開口說道:“軍中將士,多是勇衛營老卒三,原小袁營老卒一,漕工六這樣的比例。從如今的訓練來看,只要不陷入苦戰,老卒傷亡不大的話,應該是沒問題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若璉聽了,也跟著說道:“軍中還有諸多錦衣衛校尉,臨陣督戰,應該也是有用的!”

按照崇禎皇帝的旨意,李若璉從錦衣衛中選調了好多錦衣衛校尉,分插到京營和勇衛營各部中。不干涉軍事,只管思想。

據崇禎皇帝所言,以後還會增加更多的職責,就是什麼職責,沒有透露。

崇禎皇帝聽著他們說話,並沒有開口,就只是用眼睛一個個地盯著看過去,讓他們每個人都發表一下意見。

唯獨沒有讓左懋第說話,這讓他就更是奇怪了,皇帝讓他來參與這個會是幹什麼?

他在想著,就聽到崇禎皇帝看到發言的人都發言了,他就嚴肅了表情說道:“朕要這薊州之戰一定要大捷,並且關內損失不能過多,以備朕這強軍能揮師南下,增援開封之戰。朕再問一次,諸卿以為,此戰該如何戰而勝之?”

這個時候,該說得內容,都已經說清楚,就只要一個結果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