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崇禎皇帝等宮女內侍都退出去之後,果然掏出了手機,向劉偉超發起了影片通訊。

影片很快接通,崇禎皇帝看到劉偉超並不在自己房子裡,便先問道:“你那邊說話方便麼?”

“沒事,說吧!”劉偉超聽了,便笑著說道,“如果不方便的話,我會和你說的。沒說,那就說明是方便的。”

不管崇禎皇帝要說什麼話,只要看到是他聯絡,那就不方便被別人聽到,自然是要注意的。

崇禎皇帝聽了,就不再管這個,直接對劉偉超說道:“是這樣的,朕不是想著要敲打一下那些武勳麼,然後,朕就在武英殿召集他們……”

他把大概事情說了一遍,包括那些文官上的有關奏章,最後問劉偉超道:“你覺得,這事該怎麼辦?”

說完之後,他看著劉偉超,臉上明顯帶著一點期待之色。

這倒不是說他忽略了劉偉超的身份和年齡,而是劉偉超這邊,給過他太多的驚喜。或許和劉偉超這邊,擁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有關吧!

果然,在他看來很棘手的事情,劉偉超這邊,卻只是稍微想了一下,就對他說道:“我想問你,你做這個事情,就是敲打下這些武勳的具體目的是什麼?”

崇禎皇帝聽了,稍微一愣,隨後就馬上回答道:“朕其實也沒想著讓他們去領兵打仗,就是想讓世人認清他們這群酒囊飯桶,順便的話,最好從他們身上摳點錢出來。”

這個話,也就只是劉偉超聽到了,如果被那些大明的公侯伯聽到,原來皇帝是把他們當酒囊飯桶看的,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此時,崇禎皇帝說完之後,想了下,就又補充說道:“可是你看,如今這事,卻超出了朕的預料,他們一個個說道,也不無道理,朕難道就要隨他們了?”

劉偉超一聽便笑了,當即對崇禎皇帝說道:“其實吧,你這個事情,就不能聽他們說什麼,而是要他們聽你說什麼!”

“此話何解?”崇禎皇帝一聽,頓時就奇怪了,連忙問道。

劉偉超聽了,便微笑著解釋道:“就是你想從他們身上摳錢對吧?那你就讓你的親信臣子上這樣的奏章,然後你的態度表現出來,就覺得這個奏章有道理。讓他們來聽從你的道理,而不是說,你去聽他們講的道理,要不然,你估計也做不成什麼事情。因為有些事情,往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扯到最後,就算不是不了了之,也往往不是你想要的結果!”

崇禎皇帝一聽,立刻想起劉偉超之前說過的話,不由得有點明悟,當即帶著一點驚喜對劉偉超說道:“這個意思,就是你之前所說的,朕來引導輿論,是這個意思吧?”

“對了,就是這個意思!”劉偉超聽了,當即笑著點點頭,孺子可教也!

剛想到這裡,他忽然心中又有點怪怪的,自己把皇帝當孺子可教了?

嘿嘿,這話沒說出去,皇帝不知道,沒事!

此時,崇禎皇帝得到劉偉超的肯定,不由得很是歡喜。就和學到了新知識的學子一般,有一種收穫感和成就感。

想了下,他就對劉偉超說道:“朕大概知道怎麼做了!那朕掛了,先去安排下這個事情!”

聽到這話,劉偉超要點點頭,本來是想同意掛了的,他也在忙著呢。

不過就在想點頭的時候,忽然想到了什麼,便連忙對崇禎皇帝說道:“等一下!”

“嗯?”崇禎皇帝一聽,已經伸手過去,想要去按“結束通話”按鈕的他,便停止了動作,略微帶著一點好奇問道,“怎麼了?”

劉偉超聽了,便對崇禎皇帝說道:“剛才你提到原唐王,我有一個想法!”

“哦,什麼想法?”崇禎皇帝一聽,有點好奇地問道。

同時,也有一點期待。因為他知道,劉偉超有什麼想法的話,那肯定是對他有幫助的。

只聽劉偉超對他說道:“這個唐王,在歷史上也是有所作為的。你死之後,他就被放了出來,後來那個福王投降建虜,南京淪陷之後,他就在福建那邊登基稱帝,史稱隆武帝,算是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皇帝……”

崇禎皇帝聽了,一時半會摸不清劉偉超的意思,便只好耐心地繼續停下去。

“……你的那些藩王宗室裡面,一個個基本上同樣都是酒囊飯袋,都是被你們大明養豬政策給養出來的。也就這個唐王,算是有些志氣和能耐。雖然他最終也是失敗了,可相比其他藩王來說,還算是可以的。”

對於這一點,崇禎皇帝感覺也是。

那麼多藩王裡面,就這個唐王不顧祖制,竟然募兵勤王,算是藩王裡面的獨一份了!

他在想著,就聽劉偉超繼續對他說道:“你的那些臣子的奏章中,不是說有提到唐王麼?我感覺,你就順水推舟,把唐王給放了吧!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那兩個好處?”崇禎皇帝聽了,有點疑惑地問道。

至少在他心中,卻是想不通有什麼好處?

只聽劉偉超對他說道:“第一,他們不是拿唐王為例子,因此論證那些武勳最好也不要領兵麼?那你放了唐王,至少這些人,就沒有唐王這個藉口了。”

“第二,你不是也決定以後要分封藩王去海外麼?對於這些藩王來說,就憑他們在建虜入關之後的表現,基本上就沒有一個胸有大志的藩王。我估計,他們寧可在自己封地混吃等死,也不願意去海外蠻荒之地開疆拓土,重建一個藩國的。這麼一來,這個唐王就很有可能是你的馬骨,能第一個響應你的旨意,願意出去的藩王。”

崇禎皇帝認真地聽著,如果只是第一個理由的話,他還真得未必願意放唐王。

對於大明皇帝來說,因為有成祖皇帝這個事情,對於藩王是很防範的。

如果有什麼微小的苗頭,哪怕只有一丁點可能威脅皇權的,那他們也是不願意看到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也是如此,唐王當初響應勤王詔書,募兵北上勤王。哪怕這支烏合之眾走到半路就被賊人給擊潰,崇禎皇帝最終也沒有放過他,而是把他關去了鳳陽。

當然了,那個時候崇禎皇帝還沒有太子,又有他哥的例子在,因此防範之心很重,也是有關聯的。

而此時,崇禎皇帝的太子朱慈烺,已經長大,基本上沒有夭折之相,立為太子也已經好些年,算是皇位繼承方面,那是肯定不會有問題的。

因此,他對於其他藩王的戒心,就沒有一開始那麼重了。

如今,又聽劉偉超說了第二個理由。仔細想了想之後,感覺很有道理。

他正在想著,就聽劉偉超又對他說道:“我把唐王的資料,都發給你,然後你自己評估一下。反正,建議我是給你了,最終還是取決於你聽不聽。”

他其實還有一個理由沒說,就是他對這個唐王朱聿鍵有好感,能幫他一下的話,順手就幫一下了。

當然,他給崇禎皇帝說得理由,也是真的!

“好!”崇禎皇帝聽了他的話,也是馬上回答他道,“朕會認真考慮的!”

他也沒直接答覆,想著看看朱聿鍵的資料,到時候再下結論也不遲。

於是,在結束通話影片通訊之後不一會,崇禎皇帝就收到了劉偉超發過去的資料。

開啟看的時候,他還發現了在資料的底部,劉偉超還列了其他藩王的一些資料。

就那麼一比對,這個唐王朱聿鍵真得和別的藩王不一樣,確實算是有作為一點。並且面對建虜,寧可餓死也絕無投降之意。

就這一點,說真的,崇禎皇帝就想起自己在原本的歷史上,那是上吊自殺也不投降流賊。

就這麼一想,還真別說,他對這個朱聿鍵的好感就多了一點。

對了,還有那個周王朱恭枵,不也是出錢協助守城,算是違背祖制,參與了軍事麼?

如今這個年月,真得不能拿太平盛世時候的規矩來衡量的了。

心中這麼嘆息了下,崇禎皇帝便決定了,放了朱聿鍵,召他到京師,親自見見,看看這個人怎麼樣!

這裡,其實還有一個問題。

就是本來是唐王的朱聿鍵,已經被囚禁鳳陽;因此,唐王的爵位,此時已經是由朱聿鍵的弟弟襲封了的。如果唐王歸來,那他弟弟怎麼辦?

不過就暫時來說,這個問題還不用考慮,至少先見過再說。

這麼想著,崇禎皇帝想了一下之後,便給劉偉超回了一條語音過去,表示他聽從劉偉超的建議,會很快下旨放了朱聿鍵。

這樣,也算是給劉偉超一個交代。

隨後,崇禎皇帝就根據劉偉超的建議,不去聽群臣怎麼說,而是由他來主導這個武勳的事情。

想來想去,他決定讓吏部尚書左懋第來做這個事情。

他的份量足夠!

不過具體怎麼做,還是有待商榷。

這麼想著,他便傳旨,召左懋第進宮商量這個事情。

對於會得罪大明朝武勳的事情,左懋第並沒有推辭,和崇禎皇帝商量了起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