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從天一亮,就擺駕兵仗局,把他從劉偉超那邊獲取的寶貝,讓匠人給打造出來。

大明匠人的手工技藝,那是沒得說的。崇禎皇帝的要求,就是打造一個物件,也就是成本高低而已,不存在能不能的問題!

當然,要想把鏜床給打造出來,哪怕圖紙和步驟都有,也不是一下就能實現的。

因此,崇禎皇帝在交代下去之後,又視察了下精鋼配方的試驗情況,才離開了兵仗局。

隨後,他就知道了閻應元上任後所做的事情。

崇禎皇帝不但知道閻應元抓了範記糧店的人,還知道閻應元把武清侯的家奴也給收拾了的事情。

對此,他是很高興的。

稟告的王承恩看到他高興,就又繼續奏道:“萬歲爺,這個閻應元還真有一手,他手下的那些兵丁,都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只是半天功夫,就都聽他的話了!”

“哦?”崇禎皇帝一聽,有點好奇,便問道,“他是怎麼做的?”

於是,王承恩把他手下打聽來的情況,給崇禎皇帝複述了一遍。

聽到這個話,崇禎皇帝就不由得想起了劉偉超給他所傳資料中有關閻應元的一段描述:

閻應元號令嚴肅,對苟且偷安、不守法紀的人,必然重加責罰,以警示眾人,即使是鄉紳、豪強也不例外。而當軍卒困苦時,他又會親自熬藥斟酒,溫言慰勞;當有人遇難,他親自購置棺木,哭奠而殮葬;接見敢死之士時,不稱姓名而稱兄弟。遇到重要的任務,必然詢問眾人:“我兄弟誰能完成此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想到這個,崇禎皇帝不由得讚道:“凡事以身作則,誠懇待人,不錯,看來是個人才!”

“那可不是,都是萬歲爺八百裡加急傳召,豈能差到那裡去!”王承恩一聽,立刻馬屁送上。

崇禎皇帝聽了笑笑,也沒有說是有另外世界的人舉薦,他才會知道。

對於底下人,就當是他英明神武好了。

不過他剛這麼想著,就又有內侍來報,說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到了,等候覲見。

一聽是黃道周到了,崇禎皇帝想著剛才的想法,不由得老臉一紅。

真要英明神武,他也不會打這個黃道周八十廷杖了!

幸虧當時就沒想著打死他,只是給他一個教訓,要不然,就少一個諍臣了!

心有愧疚之下,崇禎皇帝便問道:“他的四個門人呢,可來了?”

“回萬歲爺,他只攜夫人先行,其四門人尚未到京!”

“哦,他夫人麼?”崇禎皇帝聽了,自言自語地說著,顯然是在考慮什麼。

在劉偉超給他傳過來的有關黃道周的資料中,也有蔡玉卿的介紹。因此,崇禎皇帝知道,這個蔡玉卿算是有能耐的女子,品行也不錯。

不一會,他就有了決定,便召見了黃道周。

不用說,崇禎皇帝勉勵黃道周,讓他好好幹,帶頭做好都察院的監督職責,同時還下旨,封蔡玉卿一個二品誥命夫人。

結果沒想到,黃道周直接就拒絕了,還引用了一大堆道理,說得崇禎皇帝頭疼,甚至是有點氣惱。

給你賞賜還不要,還引經據典地嘰嘰歪歪,煩不煩?

不過這個念頭也是本能地一出來之後,他就立刻警醒:忠言逆耳,忠言逆耳……

心中唸叨幾句之後,崇禎皇帝就釋然了。

隨後,他就眼前局勢,問策於黃道周。

這一次,可不像以前。

以前的時候,他面對朝局,那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因此問策的時候,都是別人說什麼,他聽什麼。

但是如今,他經過劉偉超的講解,特別是有歷史已經證明的手段,因此他心中大概清楚,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什麼事情要急著做,什麼事情緩著來。

真是因為崇禎皇帝心中已經有這麼一個譜了,此時再聽黃道周在那侃侃而談的時候,他忽然發現,黃道周說得都對!

比如,黃道周主張親賢臣,遠小人;以民為本,還有格物致知,經世之學等等;

可是,他再細問下去的時候,黃道周的回答,他就不滿意了。

因為黃道周的回答,大部分都是存在理論上,也就是說說可以,真要做起來很難。

簡而言之,黃道周在具體措施上,要麼不切實際,要麼泛泛而談。

談到後來,崇禎皇帝算是明白了,這個黃道周確實是適合都察院的職務,或者去國子監當祭酒也可以。

學問是有,可以育人,也可以督導別人,但是就沒法去當一個親民官!

這樣的認識,讓崇禎皇帝自己都有點吃驚。

因為以前的時候,他從來沒有這樣的感覺,自己能獨立判斷出一個人適合什麼?

都是群臣怎麼說,他就怎麼覺得!

等到黃道周退去,崇禎皇帝自己坐著琢磨了下這個感覺,最終只能歸結為:因為和劉偉超聊得多了,長見識了!

想到這,他不由得嘴角微翹:在這個世界,要論見識,何人能及自己?

正在發愣著,又有內侍前來稟告,說有將近五千漕工,被黃得功所部選為新兵的,帶其家屬,已經到達通州了。

黃得功和孫應元所部,都在運河兩岸,一邊賑災,一邊選拔新兵。

不過人數過多,新兵不能一起北上,因此分批北上,這是到京師這邊來的第一批。

對於這些新兵,是有嚴格要求的。

不止是兵員素質要合格,而且還要是良家子。就是沒有囚犯經歷,並且幾代為民,還要有家眷。

如此,家眷也會隨隊伍到京師,定居在京師。不但是安軍心,也有為人質之意。

也是如此,五千新兵,到達京師的人數,就有兩萬左右。

新兵好說,安置家屬是個大事。

崇禎皇帝隨即召集兵部、戶部以及內閣等,開御前會議,解決這個問題。

其他都好說,京師周邊的衛所中,劃一塊地方給他們居住就是。

可問題是,一下多這麼多人口,並且可以預見後面還會有很多,各處衛所的糧食,根本就供應不上的。

當然,本來這些都是受災人口,崇禎皇帝是撥有賑災銀的,也可以解決一部分資金問題。

但是,問題是有銀子,沒糧食就還是有問題的!

會議的最後,問題就都集中到了糧食這個問題上。

群臣提出的建議,也只能是讓江南那邊運糧過來。不過這需要時間,就短期而言,糧價上漲再所難免,說不定還會影響京師這邊。

崇禎皇帝聽了之後,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底下這些臣子先去安置。

隨後,他就召見了王承恩,直接就問道:“有關晉商的事情,審問得怎麼樣了?”

王承恩一聽,立刻就回奏道:“萬歲爺,根據招供,奴婢已經把那八個晉商在京師的點都給記下來了,他們和晉地那邊的聯絡,也剛摸到一些頭緒。正在想著,該怎麼讓他們去通風報信!”

崇禎皇帝一聽,立刻問道:“那些奸商都在京師開了什麼店?”

“糧、鹽、鐵等,全都有,且以糧鋪為多,鹽店次之!”王承恩顯然花了心思的,立刻就回答道。

崇禎皇帝聽了,稍微沉吟片刻,便一揮手說道:“不等了,立刻出動西廠,還有東廠的人,調撥五城兵馬司,把他們都抓了。同時派人趕往晉地,把晉地那邊也給抄家,人犯都帶來京師!”

頓了頓,他又補充說道:“晉地所得糧草,運一部分去南邊,解決孫卿在開封撤出的老弱糧食問題!”

之前一直沒有對八大晉商動手,就是在等機會。

如今需要用錢用糧了,他就不準備再拖了。

聽到這話,王承恩連忙答應一聲,不過隨後他又有點猶豫。因為他是知道崇禎皇帝整個計劃的人,知道崇禎皇帝在意什麼。

於是,他想了下,還是提醒崇禎皇帝道:“萬歲爺,那建虜那邊……”

崇禎皇帝聽了,不在意地說道:“朕估摸著,你去抓這些晉商,肯定沒法一網打盡。既然如此,那便是宜早不宜遲。漏網之魚逃出關去,必定是只能去投奔建虜。而早點動手的話,他們帶去的訊息,就還是之前的。而建虜要入關,此乃必然,朕練好新軍,就等著他們到來便是!”

如果再等下去的話,新式護甲和軍械都配備給勇衛營和京營,那訊息就不可避免會走漏。等到那個時候,誰知道晉商是什麼時候去給建虜通風報信。

與其這樣,不如現在動手,就能給建虜一個錯覺,關內還是和以前一個樣。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邊關多派些人看著關外,不至於建虜何時進關都不知道!

王承恩見崇禎皇帝都已經有考慮到,不由得連忙面露佩服之色,拍崇禎皇帝馬屁道:“萬歲爺算無遺策,奴婢佩服地五體投地!”

崇禎皇帝聽了,心中還是有點得意的。

他剛才給王承恩說得這些,是他這些天來一直在考慮的事情。結合孫傳庭和劉偉超的說法,最終自己想出來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