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個月中旬之時,夏伯出兵三萬,號稱十萬,大戰三十萬青州黃巾軍,大勝。

此戰,夏伯先鋒大將彭炳陣斬北海黃巾渠帥管亥,俘虜八萬有餘,斬首、炮斃、死於箭雨等加在一起約萬人。

此戰之後,孔融坐在北海城內,也不處理政事,中門大開,整日喝酒。

數日後,夏伯大軍攻略北海,有人爭先恐後投降並開啟城門引夏軍入城。

據說,夏軍進攻之前,就有人勸孔融早做打算。但孔融卻神色不變,依然我行我素,大笑飲酒,並說:“如今時代變了,天下也變了,今日老夫就要坐在這裡,看一看這北海城到底是怎麼被攻破的!”

孔融自己不怕死,可是卻不代表其他人也不怕死!

但是,只要孔融還活著,只要孔融還沒有帶頭投降,那麼那些接受了孔融恩惠的人,就不好意思投降。不然,名聲就臭了。

這就好比大明朝都城陷落的時候,崇禎死在了裡面,自盡而亡,他死了之後滿清的軍隊就打著為崇禎報仇的名義進來了,地方大儒們就可以紛紛投靠了。

在法理上,地方大儒這麼做是沒問題的。

天地君親師,這是儒家的世界觀,是儒家最基礎的世界觀。君父還在親人、老師之前,僅在天地之後。

所以,我為了給君父報仇,主動和滿清合作,這叫大節無虧。有一個說得出去的藉口,就行了。

起碼,在儒家的世界觀裡面,沒有問題!

至於說夷夏之辨的問題,呵呵,自從元朝之後,夷夏之辨就不再是問題了。

而如果當時崇禎活著離開了都城,那麼所有崇禎朝的進士老爺,只要還要臉,只要還想在士林混,就不能投降。

在崇禎死亡之前直接投降滿清,或許自己能當上大官,但是子子孫孫,都將自絕於士林,這也是潛規則。

(洪承疇那麼大的官兒,照樣被宗族給開除了族譜,就是因為他名聲太臭了。崇禎都給他死後加封了,結果忽然怕死變成了大漢奸。)

所以,倒不是真的有很多人關心孔融的死活,而是孔融逃跑之前,他們如果逃跑或者投降,那名聲就徹底壞了。

不僅僅他們自己的前途會受到影響,宗族在得知此事之後,也會把此人開除出宗族。

對古人而言,被宗族開除,是一件非常痛苦、非常丟人、一輩子都抬不起頭的事兒。

片刻後,北海城門主動被開啟,看著這一幕,孔融冷冷一笑,就騎上祖傳寶馬,帶著原本春秋,二話不說就開始跑路了!

這樣一來,他就是城破之後才跑的,這樣對名聲、對個人氣節、對家族聲望的影響,就可以降到最低。

“太守,你不要家人了嗎?”

忽然,不知道從哪個角落裡傳來了一句話,聽上去就不懷好意,顯然也是被孔融硬要氣節的行為給氣壞了!

你孔融要氣節,不提前逃跑,卻提前準備好了逃跑的寶馬、寶甲、神兵,城門一破,你就騎上寶馬迅速逃走,日後就算傳出去了,士人也只會誇你孔融有勇有謀。

逃命還能逃出有勇有謀來了?

雖然聽上去很荒謬,但考慮到物件目標是孔融,那就很正常了。因為孔融讓梨,其實就是一個很不符合儒家價值觀但是卻被大肆宣揚,最終給孔融揚名的故事。

孔融讓梨,看上去很符合儒家價值觀,講述的是小小年紀的孔融主動把大一些的梨子、好吃一些的梨子讓給兄長們吃,自己吃小梨的故事。

看上去很正常,傳播出去之後,士人們也都說孔融的行為,很值得學習,從小就是個神童,看上去就像我儒家下一代扛把子……

但是仔細一想,你孔融年紀小小就讓梨了,那你的兄長是不是很不懂事?他們的年紀都比你大,可是卻不懂得謙讓,卻不懂得讓梨。

用兄長的不成器、用兄長的不謙讓來襯托孔融的懂事、成熟,這真的符合儒家價值觀嗎?這真的好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點都不符合親親相隱這一條儒家基本原則!

親親相隱雖然有適合和法律衝突,但是人們都認可啊!

而本土士人關上門之後,只會噁心的想吐:你孔家真牛,這麼小的時候就開始搞大宅門裡的那一套了,就開始打壓庶子提拔嫡子了。

不愧是孔家,不愧是聖人後裔,在嫡子四歲的時候,就不惜以毀掉其他庶子名聲為代價也要給嫡子吹捧出來一個天大的好名聲!

(古代很多時候,名聲比命還重要,不能用越黑越紅的理念去評價、理解古時的名聲。)

噁心!

厲害!

但值得學習!

“太守,為了活命,你這是要拋妻棄子啊?”

聽到如此陰陽怪氣的評價,孔融精神力橫掃四方,卻根本就沒有找到聲音的源頭。

“哼!無膽鼠輩,安敢辱我?”

“更何況夏伯向來以仁義著稱,又豈會為難我的家人?”

說完,不管其他人怎麼陰陽怪氣,孔融就騎著寶馬頭也不回的跑了。(歷史上孔融也跑了,家人被袁譚給抓了。但考慮到孔融的地位,袁譚八成不會為難孔融的家人。)

孔融灰頭土臉的離去了,然後就有人把最後一刻的對話傳揚的到處都是,讓孔融極為憤怒卻又如何奈何,連帶著就把夏伯給恨上了,甚至就連前來營救他的劉備,也沒給好臉色看。

因為如今的劉備正和熊巖打得火熱,平原縣都不戰而讓,直接被熊巖給和平接管了。

然後,劉備就駐紮在北海郡的邊緣,還經常前往北海郡內實地觀察熊巖的內政、軍事等各個方面。

越是研究、越是瞭解,劉備對熊巖和大夏的感悟就越是複雜。

大夏很看重底層百姓,大夏對百姓一視同仁,大夏從未給世家、豪強任何特權。

這些,都是劉備想要做到但卻無法做到的!

而熊巖的治亂迴圈系列叢書,劉備看了之後,更是驚愕連連,時常被嚇出一身冷汗。

作為一個劉姓宗室,劉備是討厭熊巖這種超級反賊的!

但作為一個普通人,劉備對熊巖這種一視同仁的魄力和極其強大的基層管理能力,還是非常羨慕的。

劉備的態度,影響了關羽和張飛。

所以到了後來,三兄弟就經常組團兒在熊巖的地盤上遊玩,時常和彭炳、楚風、葉凡等人戰鬥。

到了後來,連其餘超凡者,有空的也都過來討教幾招,增加點兒戰鬥經驗。

轉眼間時間就到了第六個月結束的時候,此刻已經是194年五月了,曹阿瞞開始屠徐州了,陶謙則是派人到處尋找援兵,劉備也接到了陶謙的要求,這就打算前往徐州。

今天則是劉備和麾下兵馬離開的日子。

這一天,葉凡楚風都來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倆是這段時間和三兄弟不斷交手,所以有了些許交情,如今特意過來送別。

但只有二人才知道,他們是想看一看,這一次會不會把徐州的地圖給重新整理出來。

這要是能重新整理出來,那不就直接從一郡之地,擴大到了一州之地,那可就厲害了!

只可惜,這一次左看右看,都沒有新地圖重新整理出來。

就在葉凡和楚風跟一塊望夫石一樣,對著劉備離去的方向日思夜想的時候,林二則是來到了熊巖居住的地方。

“我可能有一個大發現。”

聞言,熊巖先是看了看林二,然後就點了點頭。

林二是何許人?

他是靈氣復甦之前,就達到了恆定的人。

入定、常定、恆定,這是入定的三個層次。

所謂的恆定,指的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無論是白天睜著眼睛還是晚上睡著之後,身體都處於入定狀態。

這樣的定境,才叫做恆定!

常定的極限,便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恆定之人,在外人看來就和沒有感情的傢伙一樣,一直冷靜,一直冷漠,甚至從來沒有表情波動。

如果你看到他笑了,那八成是裝的!

靈氣復甦之前,林二就有一定機率直接在現實中誕生精神力,就是代價有點大:那時沒有天地靈氣,也沒有靈氣晶石或天材地寶,所以那時突破大機率就只能抽取身體之中的營養,然後營養不足,肉身化虹而去。

最終,在臨死之前覺醒精神力,看到了新世界,可是肉身已經崩潰了。

這就是林二當時老是覺得突破很危險的原因,他要是突破,那就等於自殺。

後來靈氣復甦了,林二也是第一個誕生精神力的,如今得到了儒家傳承之後,更是直接融會貫通,早早的達到了大儒之境,說他是如今大夏精神力第一人,毫無問題。

所以,林二說自己有大發現,熊巖是信的。

而心裡則是忍不住回憶前世,前世的時候,林二搞出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成果了嗎?

好像沒有啊?

還是說前世之時,自己級別不夠,所以不知道林二到底搞出了什麼大新聞?

亦或者說自己的前世記憶有缺陷,根本就沒有林二未來的成就?

還是說今生林二的軌跡不一樣了,所以他的未來成就也不一樣了,他發現了一些前世並未發現的成就?

雖然只是一瞬間,但熊巖的腦海裡卻浮現了至少十幾種猜測,表面上卻還笑呵呵的衝林二點了點頭。

“院長,你是知道我的,我在靈氣復甦之前,就一直在追尋超凡。我小的時候身體不好,先天不足,有先天性心臟病,醫生說我活不過十二歲,可能這也是我被親生父母遺棄的原因。”

後來嘛,林二發達了,也從沒想過要追尋親生父母,如今如果想要找尋親生父母的話,應該是小菜一碟,但林二還是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實際上林二的父母早就被楚軒查出來了,還暗中照顧了一下,雖然沒有特意囑咐,但卻已經有人暗中保護他們安全了,足以保證他們不被其他人欺負。)

“後來,我被師父收養,跟隨師父一起打坐練氣養生,還學習了中醫、氣功、現代生物學,慢慢的我活過了十二歲,也活過了十八歲。師父去世之後,我還去了大學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還去了國外,學習了很多心理學知識……”

絮絮叨叨的回憶了過去,熊巖卻一點兒都不覺得煩,因為他有預感,林二這傢伙這一次可能有了了不起的大發現!

“因為自己身體的原因,所以我學習傳統知識的時候就更用功了一些,再加上我也有些天賦,所以後來自己治好了自己的先天不足,也擁有了一些不算特殊的特殊能力。”

比如催眠!

那時的林二,催眠能力直接達到了東瀛小電影裡面催眠師的地步,可以做到一個眼神或者一個動作催眠一個人,然後為所欲為。

只不過當時的林二,只對為富不仁而且沒有大後臺的傢伙這麼做,直接讓他們自首、自殺,很多小老虎都因為他而落網……

“所以,我很久之前就開始追尋超凡,追求長生。”

彭炳是打遍地球無敵手之後,開始探尋長生,他利用科技統合大夏傳統功夫、東瀛刀法、某國的拳擊、某國的柔術、某國的瑜伽、某國的自由搏擊……

而林二,也早早的開始了追尋長生。

“實際上,歷朝歷代以來追尋長生的人都不在少數,而當代社會由於物質生活極其充沛,追尋長生的人更多了。”

在古代的時候,你想追尋長生、研究長生,一定得是有錢人,起碼也得是那種縣城裡最有錢的人才行。

不然家底稍微薄一點,沒兩年家裡的錢就花光了。

而現代社會,只要能吃飽飯,只有能小城市財富自由,就可以追尋長生、研究長生。

物流行業那麼發達,你就是想要國外的稀奇古怪的東西,也能直接買到。

“我就研究了一下歷朝歷代追尋長生群體的所有想法,這些想法絕大多數都是不切實際的,都是虛妄的,都是吹牛胡扯的。”

“因為我是個道士,所以我所學比較龐雜,風水學、奇門遁甲、算命、看手相、星相學、心理學、生物學、化學、符籙派、存神觀想……”

“當時,我自己就有一個猜測。”

“我先假設明朝之前,確確實實存在靈氣。而當今之世,並不存在靈氣,那麼靈氣到底是在什麼時候消失的了?”

“然後我搜尋古籍,最終提出了一個猜想,劉伯溫斬龍之後,靈氣就消失了。”

“然後我就在想,劉伯溫斬龍到底是怎麼斬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