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手!”

“少將軍……”原先肆意笑著的士兵略帶不安的低下了頭。

馬榮怒目而視,“若真有本事,就在戰場之上殺敵!在這裡逞什麼能?”

“少將軍消消氣,兄弟們和韃子都有血仇,忍不住也是可以理解的。”

馬榮聽了以後沒再多說,也算是放了人離開。

為了押送韃靼小王子,明軍特意做了一個木籠放在馬車上,小王子雙手和雙腳都被綁在籠子上。

馬榮看不得士兵們辱人,他不覺得這是一支真正強大的軍隊應該做的事。

“前面就是京師了,有什麼事嗎?”王炳帶著周尚文和楊興出現。

馬榮側身行禮,“回大司馬,末將已檢視了,小王子沒什麼異常。”

秋天總有些肅殺,吹到臉上的風分外乾燥。王炳望了一眼籠子裡的大漢,他閉著眼連呼吸都很輕,彷彿外面的一切都已和他沒有關係。

達延汗原本是要在河邊自刎而死,被阻止了以後一度也有過想死之心,但這也是當時,而後慢慢平靜以後,他有點想要見到大明的那個小皇帝,因為心裡總是有些好奇,他不明白,只不過幾年時間,為什麼一個無將少兵的大明會忽然間冒出好幾名驍勇善戰的將軍。

至於邊上的這些人,他完全沒有興趣。

王炳則略微有些得意。

大明立國至今,作為文官擒敵酋,又有幾人?當年於少保是守衛了京師,護住了大明,他比於少保還要更進一步,他是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小王子的慘狀就是他向上行走的背景,如此,他又怎能不得意?

剛剛馬榮做的事他都看在眼裡,此時也輕飄飄的說:“他已不再是什麼草原大汗了,而是我明軍的俘虜,又何必為了他訓斥下屬?”

這話說完,周尚文和楊興都沉默。

馬榮略有驚詫,他想說什麼,但是餘光掃到了周尚文的表情,是在微微搖頭。

“大司馬說的是,末將明白了。”

王炳很滿意這樣。

他走之後。

楊興像個木頭一樣愣了兩秒,然後也悄無聲息的消失。

周尚文身後還有一嚴興奎的壯年人,他翻了翻白眼道:“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樣,這場仗與他有什麼關係?”

他們是經常在一起的人,自然是要替馬榮說話。

嚴興奎與馬一槐已經共事好幾年,雖然平時偶爾也有爭吵,但相互之間都是救過命的交情。

“管好自己的嘴。前頭就是京師了,你當是大同?!”周尚文訓斥了他一句,但也僅是訓斥了一句。

徐鎮安在邊上講:“有這次的功勞,他所得封賞怕不會少。人生得意之時啊。”

已經是兵部尚書了,再升就是入閣。

只不過這形勢總讓人覺得不好。

以往,不論是徐溥、劉健還是李東陽、謝遷,他們雖然各有個性,但相對來說都不是如此跋扈之人。

王炳則不一樣,他為人處事較為強勢,多多少少帶些咄咄逼人的感覺。

“先前有過傳言,說李、謝二人與其有過不不和,現在看來也不是空穴來鳳。”

“不要再說了。”

周尚文是頭兒,他得定調子,王炳畢竟還是兵部尚書,誰也不知道身邊是不是有他的眼線。

說得多了,再平白惹來禍事。

正德二年九月初九日。

大軍凱旋而歸!

朱厚照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明黃色的龍輦在人群之中異常顯眼,邊上皆是朝廷重臣,除此之外錦衣衛和神武衛分別負責儀仗、護衛。一個正在上升期的王朝所展現出的那種銳氣能從這些人的臉上瞧見。

朱厚照自己看到軍容整齊的部隊一點一點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心中也忍不住沸騰激昂。

大明騎兵、上直親衛、宣府邊軍、十二團營……這些都是他手中的力量。數萬人排列下去有一種望不到盡頭的恢弘之感。

這就是天子!

“臣,兵部尚書王炳奉命出征,仰賴祖宗庇佑,陛下洪福,又有將士用命,於良鄉一戰,破敵五萬,生擒虜酋……”

朱厚照今天很有耐心,一直聽著他說完。

似這種比較重大的場合,都是有禮儀規定的。

但氣氛到了那個程度,朱厚照將那些都拋諸腦後。

他走下龍輦,親自上前扶起了行跪禮的王炳。

“愛卿平身。知道是大勝之時,朕興奮的徹夜未眠,愛卿這一仗打得好,將士們這一仗打得都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陛下過譽,此乃臣應盡之責。”

王炳見皇帝竟然親自攙扶他,心裡頭更加舒坦。

一個小門小戶的讀書郎,能有這樣的一幕,光宗耀祖、百世留名,這都不成問題了。

韓文和閔珪看完了則心裡滴咕,這個王炳也有些不懂君臣之禮,怎麼就坦然受之了。

不過今日迎接大軍凱旋,大勝還是主旋律,其他的往後再說。

朱厚照也沒有忽略後邊兒的將軍們,不過他就不一一去扶了,而是對著他們說:“不管是大同、宣府還是京師之兵,這一仗都打得很好,朕已經在捷報中都看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你們就是朕的飛將,此戰之後,大明便真的可以叫胡人度不了陰山了!”

“末將等願為陛下效死!”

“走走走,朕今日接你們入城!”

這些話都不是原先固定好的,但皇帝這麼幹了,禮部尚書也不能衝出來說皇上你得重說,

這之後,龍輦回宮。

周尚文、馬榮、石奉等人則跟隨在後,騎馬入城。

這個時候的京師已經猶如沸騰之水,錦衣衛清了通往京師的路,但路兩邊則跪滿了百姓。

騎在馬上的馬勝頗為享受這種被人仰望的感覺。

馬夫人帶著兒媳和兩個兒子都在人群中,等到認出馬榮、馬勝的時候瞬間便歡喜異常。

“卓兒、定兒快看。那是爹爹和二叔!”

許多像他們一樣的人,都在發出歡呼聲。

“這才叫與民同樂。”

劉瑾則稟告,“陛下,梅懷古奏稟,想要今晚在不夜城擺宴,到時候想用陛下的名。”

“算是有幾分孝心,準了,朕就當他這個舅舅給載守、載壦花的錢。”

國有大勝,天下歸心。

不夜城這個晚上是張燈結綵,甚至還放起了煙花。這番景象引來了很多平時都不怎麼來的人。

“宮中也在大宴,除了大宴還要大封群臣。妹妹,你應也能猜到些?”

不錯,不常來的便是如王止這樣的。

他們挑了一間酒樓的包廂,開窗正巧能看到綻放的煙花。但王止其實沒聽到他二哥在說什麼,她望著煙花其實出了神,因為她在想皇帝。

“妹妹?”

“啊?”

“怎麼出了神?”

“沒有,就是在想,國泰民安,才能如此熱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