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就是要派兵!

當年于謙保衛京師,也不是說就龜在城裡,而是讓士兵出城迎敵!

用的就是韓信背水一戰那個法子,反正城門一關,把軍隊往敵人面前一推,逃?有督戰隊,退?沒有退路!

那會兒尚且敢於如此迎敵。

到了今日,他花了大價錢訓練的親衛之兵,竟然只能躲在京師裡頭嗎?!

為此,他與臣子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朱厚照理解他們以京師為重的心理,但是五萬韃靼兵馬不攻城,京畿之地沒有部隊能擋得住。

一日過後,

乾清宮收到的所有奏報,都是小王子去了良鄉。

朱厚照不再等了,“昨日還能說他有引敵出城的可能,今日呢?這個時候即便他要攻京師,朕也來得及做反應!”

王鏊、王炳、韓文、閔珪等人又開始頭疼了,皇帝怎麼還想著這一點,然而這一次他們剛準備要說什麼,朱厚照已經抬手,一副不給人講話的意味。

“諸位愛卿,吵我們昨日也吵過了,道理也說不出什麼花樣了,朕就要在此下軍令!你們若是當朕是大明的天子,那就遵旨!”

這……

皇帝將這種話誰也接不住。

“……你們或許都以為朕是好大喜功。實際上,朕都等了兩個月,這個時候怎麼會忽然著急?真正令朕著急的,是京畿之地的百姓。”

朱厚照已不願再解釋過多。

“韃靼之軍俱為精銳,絕非百姓可以抵擋。朕意,即刻派出騰驤四衛,十二團營之中,奮武、耀武、練武、顯武四營最先成軍,此次一併增援良鄉。”

騰驤四衛即騰驤左、右衛,武驤左、右衛,這是最早由宣宗皇帝設立的,一直歸屬御馬監張永統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騰驤四衛皆為甲級衛,是朱厚照最為信任的部隊之一。

朱厚照相信,想要部隊強大,僅僅花錢養起來是不夠的,打過仗,它會更加不一樣。

所以他沒有保存實力、先消耗京營的想法,以他現在對朝堂的掌控,十二團營和上直親衛其實沒有顯著的區別。

閔珪還要在說些什麼,但是王鏊衝他搖了搖頭。

皇帝下了這等決心,便不要講了,因為講了也是無用。

派出這些部隊,京師之中仍餘八九萬兵馬,而且周尚文、楊興都在趕來的途中,雖然是稍微衝動了些,但總算是有所節制。

再吵下去,萬一皇帝來了脾氣要親征,那也不是不可能。

作為臣子,他們可以勸諫,只是到了這種關口,誰也不能明著抗旨不遵。

“不知陛下,欲以何人為帥?”

朱厚照一時犯難,按照大明一般的習慣,都是以勳貴為首。比如英國公、成國公等,再配上侯、伯這些人作為副將。

但大明到了正德年間,就連英國公張懋這種不犯錯的官僚,都算是比較正常的人了。其他人就更難指望。

弘治十一年,保國公朱暉領過五千營,成國公朱輔領過三千營,但保國公因分田一事被皇帝給降為了撫寧侯,成國公……

朱厚照嘆氣,這可不是承平之時給他們一個‘掌後軍都督府’這種官職,這是要領兵出去打仗的。

這種時候,他又想起了威寧伯府的王止。

如果她是個男孩兒,就是冒一些險,朱厚照也願意用他。

可他是個女孩,牝雞司晨之事,沒有一點準備放到軍營中是很不好的。

“朕……”朱厚照想來想去沒有合適的人,要不就自己……

幾個大臣心裡一咯噔,不會吧、不會吧,

“陛下!臣願領兵前往!”兵部尚書王炳搶先說出了口。

“你要怎麼打?”

“臣只統兵,至於如何應對韃靼,陛下所設的軍學院中教授出了不少非常瞭解韃靼人的人才,易州一戰,不是有一個叫韓十二郎的人麼?他就在良鄉。”

朱厚照背著手想了想,還是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樣。

閔珪年歲大,他還是天順年間的進士,是見過朱祁鎮的。

此刻一看皇帝這樣子,莫名有一種英宗皇帝就在眼前的感覺,立馬說道:“陛下,臣以為大司馬統兵,可稱合適。”

“臣附議。”韓文也立馬跟上。

“臣也附議。”

朱厚照其實是真的很想,

哪個男人不想?

只是因為土木堡,他又考慮政治和朝堂的穩定,所以一直死死的忍著。

“那行吧。此行,就由大司馬統兵。大司馬,朕還是要囑咐一句,達延汗有五萬兵馬,如何作戰要與虎賁衛指揮使,以及那個軍學院的後起之秀多多商議。況且,你是兵部尚書,心中也必定知道,大同總兵、宣府總兵都在路上,此戰,只要穩著來,大明必勝!”

王炳哪裡能不知道,若是特別難得事,他還不那麼願意接。

“微臣,領旨!”

上直親衛和十二團營已經全都在備戰狀態,所以出發極為迅速。

只不過這幾位大臣還是在牽掛著大同和宣府兵馬。

大同方面,馬榮所領八千精騎仍為前鋒,大軍出城已經五日。

他們走的是紫荊關這條路,這條路更近。

若走居庸關路線,按照正常的速度行軍,從宣府到大同,需要七至八日,再到京師,又需要七至八日。

紫荊關路線則好一些,因為大同至蔚州這一段路是較為平坦的。騎馬行進,四日即可抵達蔚州。稍作休整,等一等後方部隊,再過兩日就能到紫荊關。

部隊行軍是一方面。

在此之前,他們已派出夜不收,單人獨騎,日行百里飛奔入京。

正德二年九月初二日,

午後。

朱厚照下令騰驤四衛和四武營出發之後的不長時間,宮中又遞進來軍報。

劉瑾五十多歲的人,邁著小碎步一路向他衝過來,“陛下!宣府軍報!”

“拿來朕看。”

他本來是在睡午覺,但身邊太監都必須要在這個時候叫醒他,草草掃過一眼,他說:“咱們等著吧。宣府總兵已至居庸關了。大同總兵則到蔚縣,前鋒估摸已到紫荊關。良鄉,朕也派了增援,這一仗,朕要把蒙古草原打成我大明的牧馬場!”

宣府離得近,到了居庸關之後,再過三日就可以抵達京師城下。

過後不久,良鄉又有奏疏,乃是虎賁衛指揮使石奉所上。

“達延汗已經開始劫掠鄉間,各處百姓奮勇抵抗……但虜勢甚大……望朝廷早派天軍……”朱厚照原本放下的心又揪了起來,“王炳今日剛去,最早也要到明日晚間才能抵達。虎賁衛雖擴充至七千人,但不知是否守得住。”

劉瑾緩著氣說:“陛下,西有大同之兵,東有宣府之兵,京師之中還有精銳,不管他小王子這一仗打得如何都不影響大局。陛下亦不必憂慮。”

“那良鄉呢?”

“陛下的眼中,那是九州萬方……”

朱厚照瞥眼冷冷看了他一眼,

劉瑾也是聰明,立馬改口,“良鄉官民一心,小王子想任意妄為,也並非那麼容易。”

事到如今,作為皇帝,他已盡己所能。

話說到盡處,乾清宮的外面,又有一個太監,領著兩個宮女帶些緊張、也帶些欣喜的要來求見。

這個太監朱厚照有些眼熟,是永壽宮的人。

“奴婢來向陛下報喜,顏貴人要生了!”

這個訊息,不必戰事帶給他的震撼小。

而且他有一些愣神,因為本來心思都在良鄉的戰事上,就是此刻,良鄉縣還正在戰火之中。

“擺駕!”

……

……

達延汗不會再去攻城了,哪怕是小小的縣城。

只是五萬大軍全去一兩個村莊,也是擁擠的很,這並非分兵,而是在一個可以相互支援的範圍內,縱兵劫掠!

只要遇到村莊那便去搶!

親自走下來看以後,他也才明白,為何之前總有受到襲擊的奏報傳來。

“大汗,這裡的人都跑了。”

“應該是跑了不久,有些東西還來不及收走。比如說,牛。”

這就說明,有人一直在監視他們的動向,然後提前撤走人。

“有用的留著,沒用的一把火燒了。”達延汗也開始暴躁起來,在明軍一方,這叫堅壁清野,那麼就清得徹底一點。

之後繼續搜尋!

五萬人的部隊,攤開來可以形成一個很大面積的搜尋區域,隨著一處又一處的村莊被點燃,後面開始有人來不及逃跑,即便跑了留下的財物也越來越多。

原本安詳的鄉間,此刻正化為一片白地。

房子雖然不能吃,那也是好不容易蓋起來的。

“該死的韃虜!”

韓十二郎陪著石奉來到了一片山坳之上的密林中,俯視下去,能看到韃靼人在村子中縱火,甚至還會有些沒來得及逃的人的屍體。

“天要黑了。天黑了以後,就可以打。”十二郎深吸了口氣說。

白天去打這樣一支五萬人的部隊,要不了多久就會被全殲,只有晚上還能周旋。

啊!

他的話音剛落,

左前方忽然有一聲巨響傳來。

兩人同時抬頭望去,見到如潮水一般的人海向村莊中的韃靼人衝過去。

百姓畢竟不是官軍,沒有那麼強的紀律性,官軍能忍,他們看著這一幕幕是在是忍不住。

“石指揮使!”

“我知道!駕!

平地上,這種人流是擋不住騎兵的衝鋒的,所以得虎賁衛帶頭。至於說沒按原計劃,那也管不了那麼許多,打著打著就天黑了。

“殺韃虜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