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春季正是當下!”

復套銀兩,皇帝足足撥了一百萬。

剿套是復套的一個環節,周尚文當然也分得到銀子。

所以這兩萬多人的開拔軍餉,他發得出來。此外,大軍出征,糧草先行,這也需要很多時間。不過弘治十七年時,皇帝在大同督造糧倉,且大明騎兵越過長城也有過幾次經驗了,所以這其實也還好,就是準備時間確實要長些。

但更為關鍵的並非這些,而是即便是他也是第一次領兵兩萬二行走於大漠。

人人都說周尚文行軍冒險,但他也不是沒腦子,弘治十八年時他最多帶了八千人出塞,哪怕有什麼損失,至少沒有把家當全部敗光。

可這次則不一樣。

周尚文負著手,他是真正的八尺男兒了,且身上有軍旅之氣,體格也是健壯,所以很有氣勢。

“本將已經決意,此次剿套大明騎兵要全數出動。你們不必緊張,此事,本將還在京師時就已經和陛下及楊閣老稟報過。”

營帳中幾位將軍都露出期待的神色。

“陛下和楊閣老的意思,是同意的。”周尚文蹙著眉,眼光中有銳氣,“陛下對本將的獎賞,也是對你們的獎賞,弘治十八年之事,你們也都不必擔心了。”

馬一槐略有驚奇,“朝中諸公難道沒有彈劾之人?”

“有。”周尚文說到:“不過全被陛下批駁了回去。”

一聽這話,這些將軍都振奮,“陛下如何說?”

提到這個,周尚文也覺得解氣,“陛下反問朝中一些御史言官,說,既然韃靼人可以寇邊,那麼我大明之兵,為什麼不不能寇他們的邊?!”

“好!”四位指揮使全都擊節叫好。

這種激動,並不單單是出一口氣那麼簡單。

主要他們是武將,皇帝尚武,對他們來說就是實實在在的好消息,否則打了半天仗,卻得不到獎賞,那總歸是憋屈的。

周尚文心中此時也是一樣的想法,“本將看得很明白,包括楊閣老他們也是一樣。陛下少年天子,對戰場、兵事都很有興致。大明的武備在陛下的手中,定會強盛一時。於你我之輩來說,正是建功立業之機!”

“弘治十二年以來,朝廷也的確為了大明騎兵耗費頗多,但陛下都捨得將這些兵馬交給本將,本將如何能夠畏畏縮縮?因此此次全數出擊,乃是不會更改之策。在京師的時候,陛下也曾召本將促膝長談。韃靼人的騎兵來去如風,要想戰勝他們,這支大明騎兵就要像韃靼騎兵一樣馳騁,像韃靼騎兵一樣戰鬥!”

也就是說,只去騎兵。

“既然如此,就要曉諭全軍,全力準備。”孫希烈建議道:“是不是還像先前一般,先鋒部隊先行出發探路?”

“不錯。不過調兵遣將的具體事宜,過幾日本將再宣佈。你們回去以後先各自將命令傳達,最為主要是備好乾糧、飲水。不要出現將找不到兵的情形。”

再有,茫茫大草原沒有一個認方向的人是絕對不行的。

萬一連續幾天找不到水源,那可真是要了命。

這一點,就能夠看出來弘治十八年幾次出塞的好處,優秀的將領能夠在戰事之中不斷成長。現在周尚文就知道要遣人提前探路。

所以他能夠慢慢走得更遠。

而這次剿套,說不得要深入大漠。對他而言又是一次巨大的考驗。

與此同時,他也會去信三邊總督府,他們那邊也要配合出兵巡邊,給韃靼部落施加壓力,萬一一方有什麼不測,另外一方還能夠相互救援。

馬一槐回到指揮使駐衙之後,則是把大兒子馬勝、小兒子馬榮叫了過來。

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小兒子馬榮就是此次出兵的前鋒將領,因為他善於謀略,決策果斷,再加上又有他這個父親作為引薦的階梯,容易被總兵注意。

所以當時楊尚義還在的時候就對馬榮讚不絕口。等到周尚文領兵出去經過幾次戰鬥,馬榮的指揮才能更加得到展現,周尚文也絲毫不掩飾對他的喜愛。

倒是他這個大兒子,勇勐有餘,但思慮不足,有時候還有些衝動,當個沙場戰將最多了。

“有事?”

兩兄弟本來在啃餅,一看父親一臉心事的走進來,便都站了起來。

馬一槐把事情一說,

馬勝激動的直拍大腿,“皇上有志氣,咱們這些人打得才解氣!天天躲在城裡,真的憋悶死了,就該打出去!爹,那具體什麼時候出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周總兵帶了銀兩?”馬榮還是願意動腦子,問了關鍵的問題。

“朝廷為了復套,撥銀一百萬兩。剿套也是陛下定策,左右……三十萬兩銀子是拿得到的。”

馬榮沉思,稍想了一下之後搖頭,“今年一百萬、明年至少還得一百萬,復套要施行三年,這樣一來所耗費銀兩實在巨大。其實哪裡需要那麼久,只要再有兩萬騎兵,韃靼人又如何能擋住我大明鐵騎?”

“況且草原民族沒有城池倚仗,只要打痛一次,他們就會退往陰山之北,不敢南下,復套,又哪裡用得了三年?單純打下來,也並不難,關鍵是復套之後要經營得當,防止他們捲土重來。不過這也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

馬榮也就是這樣一講,對於他來說,還是要把自己手下三個千戶和三千士兵給動員起來。

此次他為前鋒,就是他自己也預料得到。

所以兩口啃了餅之後,他便去找自己的千戶了。

外面的士兵其實也都聽聞了訊息,畢竟京師裡皇帝說剿套也不是秘密,周尚文回來之後又馬上召集四個指揮使,而且準備乾糧之類的命令也下來了,動作明顯的很。

“少將軍!”

馬榮撞到幾名士兵聚集瞎聊,“好好刷馬!你,去把你們千戶找來,讓他們到營帳裡等我。”

“是!”

“少將軍,俺們是不是前鋒?!”

馬榮牽過一匹馬,飛身便騎了上去,少年人有一股意氣風發,“我不為前鋒?誰敢為前鋒?!等命令吧!”

他快速出門,乃是要到城裡去買東西、順便見一個人。

是一家布商。老闆是個年輕的俏寡婦。

到了地方後,馬榮掀了簾子就往後院走,坐下之後也開門見山。

“草原上,可有什麼訊息傳來?”

“少將軍從未如此急切,可是有什麼大事要發生?”女人穿著紫色的長袍,嘴上口紅透亮,有一種成熟女人的風韻。

“朝廷的事我與你說也無用。你便說草原上的事。”

這女人款款坐下,“還是那樣,小王子想要吞併東翼三萬戶,不過並未馬上出兵,眼下又是春季,最快也要等牛羊吃飽產崽之後了。喔,對了,小王子生了個兒子。”

“這種事情,你也能探聽到?”

“會宣揚慶祝的呀。”

“慶祝便會聚集,能打探得到他們營帳設在了哪裡麼?”

女人搖頭,“這樣的打探,一來一回也要幾個月的時間,而等我們這裡得知,他們說不定都挪地方了。聽少將軍的意思,朝廷是不是要打仗?”

“你派個人給我,識路的就行,其他的你不必管。”

草原上,最害怕的是找不到敵人。而且真實的草原,可不是什麼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那裡的環境特別艱苦,別的不說,蚊子你咋辦?

所以一旦行軍一兩個月卻見不到一個人,士氣必定低落,而這種時候萬一再遇到敵人,那更加危險。

尤其是大明官軍早已不復太祖、太宗時的勇武,沒有城池之利而在野外碰上韃靼人……即便是現在的大明騎兵也要萬分小心。

又過了三日,總兵府正式發出命令,大明騎兵四衛所有士兵全部整裝。

馬榮也在出發之前,最後一次來了這地方。

“這次,是不是不一樣?”女人似乎有一種直覺。

“是不一樣。這次要走得更遠。”

“一定要打仗麼?”

“當初我在軍學院聽陛下說過一句話。好男兒不能夠死在床上,而應該死在馬上!”

說完馬榮便起身要走了。

女人也沒什麼多餘的話,只說:“不願意聽你說死的事,一定要活下來。”

“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