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廉精神一振,終於到了上正菜的時候了。

一旁的長孫無忌也心中一震,坐姿都直了幾分。

事實上,昨天兩人接到宮中回信時便很開心。

萬事開頭難,皇帝陛下願意召見他們,這就是八字有了一撇啊!

當然,兩人也沒開心過頭,皇帝願意見是一回事,他們怎麼表現又是一回事兒。

在高士廉與長孫無忌二人眼中,這不亞於一場考試。

究竟是一飛沖天,還是狗肉包子上不了席面,全看今天這場君前奏對了!

“回陛下,臣有本要奏。”高士廉小心翼翼地從懷中取出一本黃綾封皮的奏摺。

“呈上來便是。”

李乾越發好奇,有什麼奏章不能去通政司遞,難道自己不會看嗎??

好吧,他確實不會看……

魏忠賢走下去替李乾將奏章拿上來,李乾好奇地接過來開啟。

奏章的題目就很有意思,名為“朝政積弊疏”。

奏章的紙是一張一張連在一起,摺疊起來的,李乾翻開後,頓覺頭大如鬥。

上面擠滿了一個個蠅頭小楷,寫的非常規整,看得出作者非常用心。

但李乾卻看得頭皮發麻。

這玩意兒是豎著寫的,從右往左,還是用的繁體,沒有標點符號……

以李乾平時看閒書都只看帶畫的,讓他看這玩意兒不亞於上刑。

這也是他之前不願意看那些奏章的原因之一。

但瞥了一眼下方的高士廉和長孫無忌,李乾又能隱隱感覺到兩人身上那種凝重和忐忑的氣息。

‘唉~’

李乾在心中嘆了口氣,這是他又一次感覺到皇帝不好當。

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讀一讀了。

“刑部郎中臣高士廉謹奏為國朝積弊……”

稍稍適應了一下這種特別的排版方式後,李乾也漸漸地能強忍著看下去了。

“臣竊聞為官之道在御民為臣之道在事君然臣觀國朝之事……”

奏章中,高士廉對當今朝綱敗壞的局面進行了闡述和總結,最致命的有三點:其一曰官場貪墨橫行,其二曰諸侯國不服王化,其三曰百姓苦於兼併,民不聊生。

這三樣問題或許很多人都能看出來,但高士廉卻能在這奏疏裡直言出來,不得不說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李乾向下面瞥了一眼,而且從這奏疏的字裡行間,他也能讀出高士廉寫這奏疏時蘊含的懇切與真誠……

要是這麼看的話,他是不是和李淵的牽扯不深,或者根本沒有牽扯呢?

李乾輕輕摩挲著奏章的黃綾封皮,看似還在閱讀奏章,實則陷入了思索中。

於情,從這封奏章能體會到高士廉的一顆拳拳之心。

於理,高士廉幾人應該知道,長孫無垢現在是他最喜歡的后妃。

若是長孫無垢成了皇后,這幾人定然少不了榮華富貴。

但跟著李淵混,他們又能得到什麼呢?

李淵一個武將系統的人,根本沒法給高士廉太多東西。

就算李淵真有一天能榮登幹掉他李乾,當上這大乾的皇帝,他又能給高士廉這個刑部郎中什麼呢?

比得過現在嗎?

所以,從利害關係來看,高士廉是不會和李淵串通的。

他今天拿著這份奏章過來,應該就是要表明心意。

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高士廉是個死心眼,非要死心塌地的跟著李淵幹這種可能,但可能性小到幾乎沒有……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李乾就先當沒有看了。

大致確定了高士廉的立場,李乾對於怎樣應對他也有了大體想法。

他輕輕嘆了口氣:“高卿家這奏疏中的話,真是句句入了朕的心啊。”

見李乾這個態度,下方苦等的高士廉和長孫無忌心中一喜。

他們怕的就是皇帝不拿這奏疏當回事兒,那樣一切準備都白費。

好在沒發生最壞的那種情況。

李乾放下奏疏,目光灼灼地望著下面兩人,接著問道:“既然高卿家能為朕點出這三樣這問題,是否又能為朕找出一個解決的法子呢?”

高士廉的心情也漸漸平復了下來,再次站起身稟報道:“陛下,臣以為此三弊需分三疏來解。”

接下來的話也是早就在家裡背熟了的。

“官場積弊需用正臣之疏督之,以正氣驅腐蠹之氣……諸侯國逆臣需用兵戈之疏伐之,以刀劍平驕蠻之道……百姓兼併需用法度之疏束之,以嚴法規驕民之心……”

李乾聽著不斷點頭,但心裡卻輕輕嘆了口氣。

高士廉所說的法子看似有道理,但目光還是被侷限在時代的窠臼裡了。

這三樣弊病有重有輕,有的有解,有的無解。

第一條官場貪汙,這就不用說了,李乾覺得這問題最重,也最無解。

官場和貪汙兩樣東西就是伴生品,有官員就絕對有貪汙,不可能單獨地祛除其中一樣。除非李乾給所有官員都洗腦,或者都用機器人當官。

再說了,要減少貪汙,也得從制度上、從根本上想法子,而不是像高士廉所說的那樣,用什麼正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怎麼知道這正氣能驅走腐蠹?萬一反過來也被腐化了呢?

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魏徵。

第二條諸侯國對朝廷不服氣,這在李乾看來是最輕的問題。

因為這個問題看得見,摸得著,諸侯國沒了,問題也就沒了。

當然,高士廉能提出以兵戈征伐來平息還是讓李乾挺意外的。

畢竟,文官本能地就排斥兵事,李乾見識過高士廉方才的酸味兒,還以為他要說什麼以禮儀教化讓諸侯國俯首呢。

看來這老倌也不是全無可取之處嘛!

而第三條土地兼併就與社會制度有關了,這在李乾看來屬於中一檔的問題。

當然,說中一檔也是相比較而言的。

在李乾看來,杜絕土地兼併比重建一個大乾王朝還要難得多,好在現在他就是個沒權的皇帝,根本沒必要操這澹心。

他要考慮的,就是怎麼能把這個皇帝當的舒服點,怎麼能當的更久一點。

至於高士廉說的法度約束……李乾也沒抱多大希望。

要知道,朝廷的官員本身就是兼併土地最狠的那批人,想讓他們自己推行法度懲罰自己,那真是痴人做夢。

就算退一萬步,這法度真能推出來,也解決不了問題。

這不是刑罰不刑罰的事兒,就算訂立再嚴的刑罰,也得需要人去執行。

只要有人執行,就有人能在裡面鑽空子。

實際上,前世諸多封建王朝都因此而亡,土地兼併絕對不是什麼法度能約束的住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