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有點爛大街的解元,會元已經算是非常有分量的頭銜了。

三年僅此一個,只比狀元稍稍差一點。

同考官們擠了一圈,外面的人努力抬起頭,想看一看這會元究竟是誰,但是受限於昏暗的光線,什麼都看不清。

“諸位大人,今科會元究竟為何人啊?”後面有人忍不住小聲問道。

然而裡面能看清楚名字的人卻沒一個回答他們,大家似乎都非常不可思議。

過了片刻後,還是魏徵提起筆,在榜首寫下了那人的名字。

諸葛亮。

會元的名字獨佔三行,比下面人的名字都大很多,這下外圍的統考官們也一下子看清了。

“這名字……怎麼感覺這麼耳熟啊?”

“嘶!諸葛亮!竟然是他!他怎麼來參加會試了?”

“你這訊息也太不靈通了吧,老夫早就聽說了此人要來參加會試之事,就是沒想到他竟然還能拿下會元……”

“馬後炮倒是放的準,你早不說啊……”

“唉?你這年輕人……”

“肅靜。”

万俟卨在上方不滿地看了一眼這些人:“大人正在填榜,爾等不要喧鬧。”

同考官們這才意識到場合不對,紛紛偃旗息鼓。

等他們抬起頭來再看那張紙時,勐然發現魏徵已經寫了十幾個人名了。

同考官們心中暗暗慚愧,同時又不可避免地看到了排在榜首的那些人。

嘶~一道道壓抑著的驚呼聲從人群中傳來,驚訝過後,同考官們又紛紛釋然。

這些人名列榜首,才是理所應當的……

~~

翌日。

天不亮的時候,貢院外就已經裡三層外三層的圍滿了人。

這些人大都不是舉人考生,要麼是一些家僕,要麼就是這些京城中的混子、無業遊民。

早上起個大早,宵禁剛解除就跑到這邊來不是因為他們喜歡做好人好事,而是為了賞錢、喜錢。

雖然大多數考生自己就會過來看榜,但他們還有家人,有朋友呢,高中會試這種好消息,怎麼也得讓親朋好友們第一時間知道。

人家一高興,這賞錢就來了。

日頭漸高,氣溫也開始上升,離貢院放榜的時候也越來越近。

一輛輛馬車轎子趕進了街口,停在遠處,這時來看榜的考生們也漸漸到場了。

李乾在宮裡憋了好久,也藉著今天這個機會,出了皇城。

一輛塗著清漆的桐木馬車在擁擠的人群中緩緩穿過,偏黑色的車身無比低調,在一眾豪華車轎中一點也不顯眼。

“最近怎麼老是見不著你的人影?”

車廂中,鄭冠好奇地望著李乾:“去你家找你也不在家,你都跑哪兒去了?”

今天距離會試結束已經過了半個月,自從會試考完,鄭冠就開始放飛自我了,期間還跑去找過李乾好幾次。

以前自然知道這件事,只不過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宮裡,也沒空出來,自然也就沒和鄭冠見面。

“近些日子出去了一趟。”

李乾笑了笑,將這個話題揭過,又無奈道:“鄭兄,上次答應你的事恐怕要失言了,我也沒想到朝廷竟然突然換了主考官。”

“訊息實在是太突然,就算是和珅和大人,也無能為力……”

李乾攤了攤手,之前他還說過可以保證鄭冠一定能高中,但現在顯然是不可能了。

顏真卿聞言失笑道:“人算不如天算,別說這訊息傳不過去了,就算是能傳過去,你看魏大人會不會理?”

“哈哈!”

鄭冠更是拍著胸脯對李乾大笑道:“你也太小瞧我了!”

“只要考官不使壞,中個會試不是手到擒來?何須再用別的什麼手段?”

“好。”

李乾笑著點了點頭:“勇決本有爭狀元的打算,倒是我多擔心了。”

沒兩把刷子的人,誰敢放此豪言?

鄭冠聞言卻臉上一垮:“你就別寒磣我了。”

他在鄉試裡被顏真卿壓了一頭後,就把曾經放下的豪言視為了黑歷史,覺得那是坐井觀天。

“別這麼說,人還是得有點夢想,要不然和鹹魚有什麼區別?”李乾拍著他的肩膀安慰道。

就連顏真卿也跟著勸戒:“切不可失了進取之心。”

“唉~”鄭冠衰衰地嘆了口氣,不想再聊這個話題。

幾人說話的時候,外面大街上也越來越熱鬧,考生們大多三五成群,有同年、同鄉、同窗、同門等關係的就聚在一起往裡擠,場面一時間雜亂不堪。

一直到貢院的官吏把杏榜貼出來,這樣的騷亂才漸漸減小,不過隨即而來的則是更大的騷亂聲。

一個個舉人們湊上前去,在榜單上緊張地搜尋著自己的名字。

“中了!我中了!”

有人激動地當場大聲叫出來,又哭又鬧,還有人在杏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立刻一翻白眼暈了過去……

當然,高中的人實在太少,連所有考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更多的人則是從榜尾看到榜首,再從榜首目不轉睛地看回到榜尾,或失魂落魄,或難以置信,更甚者當場嚎啕大哭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最真實的人生百態在此出現,引得不少人唏噓不已。

圍在杏榜外的除了考生,還有一些專門來賺外快的人。

這些人瞄著榜上新出爐的貢士們,不挑排名高的、前程好的,專門挑提前打聽到的家世富足、家人大方的,確認之後就快步跑出人群,騎上租借來的快馬跑去報喜了。

一般來說,頭一個報喜的人都會得到最大的賞錢,少的十幾兩,多的甚至上百兩,對這些人來說不啻於天降橫財。

當然,提前跑出去的不只是這些人,還有些僕從趕著向主人家報喜。

李乾幾人就沒下馬車,而是派了人去看,現在剛好回來。

“中了。”

呂布聽完下面那個大漢的稟報,回過頭來嘿嘿地笑著道:“鄭勇絕名列五經魁,顏清臣是第七名。”

五經魁?

李乾既意外,又覺得這也在情理之中,鄭冠肯定有這個實力。

“真的?”

鄭冠眼睛一亮,下意識伸出手,抓住了呂布的胳膊:“第幾?”

“第三!”

“不是第二啊……”他又有些失落地縮回了手。

李乾無言撇撇嘴,剛才還勸他要有夢想,怕他失了銳氣,可現在這情況哪像是失了銳氣的?

鄭冠激動了片刻才回過神來,意識到旁邊還有人,對顏真卿露出一個抱歉的笑容:“清臣,我……”

“無妨。”

顏真卿擺擺手,面色有幾分沉重:“會試之前是我自己疏忽懈怠了,如今會試失利,也怪不得別人。”

李乾嘴角抽了抽,這就是學霸的世界嗎?

考了第七名還是疏忽懈怠,要是按你這麼算,外面那些落第的人還有臉活嗎?

頓了片刻,以前還是決定不和他們討論這個話題,而是轉頭望向呂布:“會元是誰?剛剛看了嗎?”

“看了!”

呂布望了一眼鄭冠和顏真卿,這才道:“會元是諸葛亮,治的是易經,第二名叫柳公權,是書房的經魁,第三名是禮房經魁王華,第四名就是鄭冠,第五名也是個解元,就是那個臉特別黑的……”

呂布邊說邊在自己臉上比劃:“叫包拯。”

諸葛亮是會元!

李乾緩緩點頭,面色有幾分沉重。

雖然他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可真正來臨時,李乾還是有幾分頭痛。

成為會元,登頂杏榜之後,諸葛亮的名字就真的瞞不住了,可以預見的是,整個京城中的人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知道他的名字。

之前暫時壓下去的麻煩,恐怕也會紛至沓來,各種針對他的招攬、利誘、威脅……

李乾覺得,既然諸葛亮願意為自己做事,那自己就有義務幫他解決這些麻煩,保證他的人身安全。

一些利誘之類的都是小事,最讓他頭疼的是可能會有人求而不得之下,得不到就要毀掉。

這種瘋子並不是沒有。

慎重地思索了一會兒之後,李乾還是決定用最穩妥的辦法……

鄭冠和顏真卿都關注著會試的結果以及接下來的殿試,都沒注意到李乾異樣的表情。

這邊看完會試的結果,三人又跑到東市的一家酒樓中好好吃了一頓,慶賀這兩個未來的進士。

“按照往年慣例,殿試的名次相比會試不會有太大變動。”

鄭冠暢飲了一杯酒,痛快地道:“只要是會試的前十,都有可能爭上狀元!”

他舉起酒杯同顏真卿碰了碰,豪氣地約定道:“清臣,你我不能服輸,殿試再衝一次,就算是臥龍先生,也得被咱們踩在沙灘上。”

這還是從李乾這學去的詞,現在就用上了。

在一邊不斷往嘴裡塞東西的李乾也沒被他放過。

“這狀元輪流做,今科是我或者清臣,下一科就輪到你!”

鄭冠大大咧咧地又倒了一杯,懟到李乾臉前。

李乾愣了一下,隨即也舉起杯子同他對飲,笑著道:“你們去爭就好了,可別把我也扯進去。”

接著還不待鄭冠說什麼,李乾就繼續道:“二位可要認真考殿試,狀元是一個待遇、三鼎甲是一個待遇、二甲第一名和後面的人又是一個待遇。”

“考得越高,之後的路就越好走,可千萬要重視。”

說起這個兩人一下被吸引了注意力,話題又回到了殿試上。

就在三人吃飯的同時,會試的結果也傳遍了京城。

諸葛亮是會元!

聽到這個訊息,關注會試的和關注諸葛亮的都沉默了。

前者大多是文官,後者則是之前追逐諸葛亮身影的人,文武都有。

這陣子朝中的變故實在太大,從蔡黨與皇帝的激烈鬥法,爭奪會試副考官,到現在兩個侍郎的廷推落下帷幕,一波接一波,奪人心神,讓人喘不過氣。

有人甚至早把諸葛亮出現的訊息忘了。

還有人能記起來,但也顧不上他。

一個過氣的解元,又怎麼比得上實打實的侍郎之位來的重要?

再說了,民間的名聲歸民間,但自從諸葛亮考中解元之後,這麼多年都沒再來參加科舉,未免會讓人覺得他有江郎才盡之嫌。

可今日杏榜一出,再也沒人懷疑這個了。

剩下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找到諸葛亮。

這時候才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人從禮部報名的地方追朔、有人則透過貢院中留下的痕跡索人、還有的調動京城中的兵丁、暗線尋找……

諸葛亮和諸葛均之前的落腳點都被他們找出來了,可即便如此,他們就是找不到其本人。

有的人不死心,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來。

但有的人卻一笑置之,暫時放過去了。

就算你再能藏,殿試的時候你還能藏得住不成?

這次會試是不知道你的訊息,沒有提前準備,等殿試的時候,難道還蹲不到你?

當然,等殿試結束還有個壞處。

殿試三鼎甲直接授官,二甲第一名也會直接授官,要是有了官身……很多事那就不方便了。

殿試的日子一天天臨近,高中會試的“準進士”們的心態也經歷了一系轉變。

從剛放榜時的喜悅、狂喜,到後來的惶恐、努力,再到最後的坦然、甚至擺爛。

一開始為了中會試而喜悅慶祝,中間才想起來,後面還有個殿試等著,又要努力溫書。

但這時候浮躁的他們已經不怎麼能看得進去書了,再一看周圍的人……好嘛,原來不光是我沒準備,大家都沒準備啊!

那沒事了!

反正殿試只排名次,不黜落人,那就一塊擺爛吧!

再爛也不過是個同進士而已。

這也是考生們的無奈之舉。

因為殿試考的東西和會試的東西完全不同,考試前大家都得把所有精力放在準備會試上。

要不然你提前準備了一頓殿試,到頭來連會試都沒過,那就成傻帽了。

但會試結束後,從放榜到殿試開考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這要讓人怎麼準備?大家就是象徵性地賭賭題,臨時抱抱佛腳,然後到了那金鑾殿上再臨場發揮就行。

只要你不寫啥大逆不道的文章,等放榜的時候就能風風光光地走一遍皇宮,成為一名光榮的進士……或者同進士。

當然,要是寫了大逆不道的文章,也能走一遍皇宮,而且比那些同年們走的更早、更快。

只不過人家是去接受至高的榮譽,你是去入大理寺的昭獄……

如此,就在京城的暗流湧動中,殿試的日子悄悄到來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