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注意到,提起這個名時,王莽面上帶著肉眼可見的不喜。

但他卻並沒在這件事上多說,而是將話題快速轉回了司馬光和蔡卞。

“之前這二位大人有不淺的矛盾,臣也不知道如今他們的情況如何了。”

“這樣啊……”

李乾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即又望向王莽:“那麼王宗伯,如果不論司馬侍郎,你又覺得蔡卞如何呢?”

王莽聞言也嚴肅起來,他思索了片刻後才答道:“蔡卞當得起賢臣一稱。”

“下官對他並非多麼瞭解,但無論是曾經蔡卞作為禮部侍郎時,還是後來就任京兆府推官時,一直官聲不錯,頗得同僚認可。”

“並且司馬侍郎也同下官說起過此人。”

司馬光的評價?

李乾好奇地問道:“司馬侍郎是如何說的?”

王莽感慨道:“司馬侍郎乃真君子,即便他同蔡卞不和,也並未在背後中傷詆譭他,而是對蔡卞的能力大加稱讚,說他是真正的大才,自己也不如蔡卞。”

李乾笑著搖了搖頭:“司馬侍郎當真胸懷磊落,不過朕覺得他可能太過謙虛了。”

王莽也一臉認可地點了點頭,不過他還是道:“陛下,能得司馬侍郎如此讚許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依臣之見,蔡卞可當得上一句賢臣。”

“嗯……”

李乾輕輕點了點頭:“王宗伯,你說……蔡卞如此有才能,那蔡京蔡大人會不會想讓自己的弟弟重回侍郎之位呢?”

“這……”

王莽遲疑了片刻,還是道:“蔡大人可能會如此。”

“不錯。”

李乾笑著點了點頭:“蔡卿家畢竟是朝廷重臣,這次會試舞弊一桉蔡卿家本事無辜的,但卻被牽連,丟了主考官的差事,還是委屈他了。”

他感慨著道:“朕心中其實也對蔡卿家多有愧疚之心,如果他真想讓蔡卞就任侍郎,那朕也會幫他一把。”

王莽眼中閃過一抹狐疑,他才不會相信皇帝能有這麼好心。

而且這往蔡京身上潑髒水的套路怎麼和上次那麼像?

李乾又望了一眼王莽,笑著道:“至於蔡卞要去就任哪一部侍郎,自然可以商量。”

“既然大宗伯覺得他不適合再去禮部,那朕就再考慮考慮別的人選。”

“當然,如果大宗伯覺得工部或者其他部的侍郎有合適的,朕也能幫你去說一說,看看能不能把他們調到禮部。”

王莽面上浮現出一抹遲疑,禮部右侍郎的人選至關重要,如果弄了個禍害進去,禮部恐怕將永無寧日。

他花了那麼長時間,好不容易才把宋喬年弄得稍微安分些,可現在又要換侍郎……難道從其他幾部裡選?

王莽一邊思慮著人選,一邊感慨著皇帝陛下的給的優待實在是太大了。

雖然禮部侍郎是他的下屬,但他這個上司卻沒有決定下屬人選的資格。

實際上所有尚書都無法決定自己部侍郎的人選,他們最多只能提幾句分量不重的意見。

這也是為了限制六部尚書的權力。

否則如果尚書們連正三品侍郎的位置都能隨意決定,那這些人的話語權就太大了,六部很可能直接成為他們的一言堂。

但如今皇帝陛下卻拿著侍郎的名額來和王莽討論,這讓他感慨不已,真正領會到了什麼叫朝中有人好辦事。

李乾端起茶水輕輕抿了一口,也不急著讓王莽做決定。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王莽猶豫了半天,最終還是選了最開始的人。

“陛下,還是請蔡卞來做這個禮部右侍郎吧。”

“嗯?”李乾好奇地望著他。

王莽苦笑著解釋道:“臣對其他大人也不甚了解,並且他們也都有自己的差事,與其讓不熟悉禮部事務的人來,還不如請蔡卞來,無論如何他都曾在禮部當過差。”

李乾輕輕點了點頭,差不多明白了王莽的顧慮和想法。

六部侍郎大多都是有黨派、有歸屬的人。

比如說蘇凌阿,他就是和黨之人,又比如鄧洵武、高勳就是蔡黨,而兵部的裴寂、呂胤一邊和武將們走的非常近,另一邊又和蔡京不清不楚……

這樣的人王莽根本不願意要。

他唯一看得上的大概就是工部左侍郎閻立德。

只可惜閻立德是宇文老尚書最看好的接班人,同時也是繪畫、建造的大家,是真正的專業人士,讓他去禮部難免有點……專業不對口。

而從下面選上來的侍郎也不見得比這些人好到哪裡去。

所以,王莽的話翻譯過來就是,與其讓那些歪瓜裂棗過來,還不如讓蔡卞上呢。

不管如何,蔡卞畢竟是個有能力的人,而且他雖然是蔡京的弟弟,可一直都有小道消息說他與蔡京關係不和……

心中想法瞬息而過,李乾抬起頭來,笑著對王莽道:“好,如果蔡卿家真願意為幫他弟弟爭這個侍郎,朕就幫他一把,直接將蔡卞送到禮部去。”

“謝陛下。”

王莽行了一禮,帶著文書向殿外走去。

~~

其實李乾和王莽還是低估了蔡黨的決心,這次他們一次性損失了兩個侍郎,此乃蔡黨不能承受之痛。

蔡黨已經想要糾集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以把這兩個侍郎之位奪回來……或者至少奪回一個。

而這個可以動用的力量並不多,想要爭奪正三品的侍郎,最起碼也得是個四品官。

但大乾的官制就決定了,四品官的數量極其稀缺,少之又少,就算是蔡黨一時也拿不出多少來。

這時候不管蔡卞的情況有多麼特殊,都會進入到蔡黨的視線中。

他雖然是正五品的主事,但同樣可以競爭正三品侍郎。

因為他曾經就是侍郎。

在文官們的潛規則中,這種被貶謫的官員自然要按照他曾經最高的官位對待。

而且如果這人在是朝堂、士林中都特別有威望,名聲也很好,又或者他簡在帝心,頗得皇帝喜歡……總而言之,只要有人支援,那連升官都可以考慮到他。

就比如現在空缺出一個尚書之位,蔡卞又能得到蔡黨的全力支持,並且也得到了李乾的支援,那他就能立刻走馬上任。

因為他曾經是侍郎。

所以,誰知道貶官不是為了升官呢?

“大人,還是請元度先生上吧。”

“是啊大人,下官聽說元度先生在禮部還認識不少官員,有許多都曾是他的下屬,如果咱們也支援他競爭侍郎,說不定就能將兩個侍郎之位全都奪回來……”

鄧洵武和高勳都在規勸蔡京,蔡攸則在一旁看著。

可即便如此,蔡京面上還帶著幾分猶豫。

誰也不知道他在擔心什麼,鄧洵武和高勳對此更是不解。

但他們也是知進退的人,勸了幾句後,見蔡京還在猶豫,也就不再多說,反而目光中的疑惑更甚。

不是說兄弟二人和好了嗎?蔡攸還經常去蔡卞府上拜訪,可如今蔡大人為何這麼猶豫?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蔡卞和蔡京本人許久也不來往的事。

畢竟他們又不住在蔡府,在他們看來,人家兄弟兩個想什麼時候交往見面都行,也用不著和他們打報告。

但他們越是不說話,蔡京反倒下了決定。

“老夫並非不願答應,只是怕我這弟弟不願意。”

他嘆了口氣道:“他曾經也做過禮部侍郎,只是後來被貶官,心灰意冷。”

“老夫是擔心再說起禮部侍郎的事,一旦刺激到他,就不好了,還不如不說。”

“這……”

鄧洵武和高勳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難色。

“大人手足之情,如壎如虎,足以感動天下。”鄧洵武率先感慨著道。

“只是今時不同往日啊!大人!”

高勳急忙緊跟著勸道:“如今已經到了咱們生死存亡的時候了,多元度先生一份力,就多一份希望啊!”

“而且大人作為兄長,難道還能坐視元度先生一輩子沉淪在區區五品郎中之位上不成?”

“須知長痛不如短痛,越早幫元度先生擺脫出來,他也更能一展胸中溝壑!”

“想必元度先生若知道了,定然也會感激大人的。”

蔡京目中閃過一抹陰翳,面上卻帶著幾分沉痛,彷彿做出了什麼極為重大的抉擇,長嘆了口氣道:“你們說的也不錯,長痛不如短痛。”

“既然如此,老夫就親自去他家裡一趟,試著說服他。”

鄧洵武和高勳這才悄悄松了口氣。

這時蔡攸卻突然開口道:“父親,不如讓孩兒也一起跟著去吧?”

蔡京瞥了他一眼,也沒有拒絕:“也好,你也幫著為父勸勸你二叔。”

“是,父親。”

這是蔡家自己人的家事,鄧洵武和高軒自然不方便跟著過去,而是在蔡府裡等著。

知道這時,兩人才隱隱發覺,蔡大人兄弟之間的事情好像並不簡單。

但這種時候他們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在這裡又急又燥的等待。

一直到天色漸晚,蔡京和蔡卞這才回到府上。

兩人下意識轉頭望去,卻發現蔡京臉上不悲不喜,根本看不出任何端倪。

鄧洵武和高勳心中一沉,如果事情成了,蔡大人大概不會是這個表情。

但讓兩人沒想到的是,蔡攸卻面上帶著笑:“我二叔已經放下了心結,他說他會聯絡之前的故交好友,努力爭取這次機會,重回禮部侍郎之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真的?”

兩人都眼前一亮,下意識將目光轉向了蔡京,似乎在確認這個訊息。

蔡京輕輕嘆了口氣,點點頭道:“不錯,確實如此。”

“老夫本以為元度他已經澹了為官的心思,再等幾年他便可致仕歸鄉,屆時不管老夫一家人之後如何,他總算是蔡家留下的一個香火。”

“可現在看來,元度也動了這功名利祿的心思……”

“這……”

鄧洵武和高勳一下子愣住了,他們望著蔡京有些傴僂的身形,不約而同地生起了一股愧疚。

官場本就兇險,尤其是經歷了前段時間的會試洩題之後,宋喬年和韓木呂直接被貶為庶民,這樣一朝跌落雲端的桉例就發生在他們身邊,更是讓兩人意識到了官場險惡之處。

而且宋喬年和韓木呂已經算是幸運的了,最起碼還保住了性命,而他們這些人日後將會落得如何下場,誰也不知道。

現在看來,蔡卞就是蔡京為蔡京留下的香火。

無論蔡家在京城的謀劃如何,都很難波及到遠在仙遊的蔡卞,一旦事情有變,他甚至還可以立即脫身,隱姓埋名。

可現在看來,他們苦勸一陣,反倒把蔡大人為蔡家留下的火種給拱出來了。

“大人,我們……”

鄧洵武磕磕巴巴的想要解釋,但蔡京卻直接擺了擺手。

“無需如此,這也不怪你們。”

他嘆了口氣,無奈道:“元度的心已經開始浮躁了,就算這次我等不幫他,下次他自己終究還是要爭一個官位。”

“此乃命數,他已經不可能再靜下心去回鄉了。”

他越是不怪他們,鄧洵武和高勳越是愧疚。

但此刻事情已成定局,蔡卞也已經答應下來,也輪不到他們兩個反悔了。

~~

蔡黨正忙著爭奪侍郎之位,可朝中的其他官員卻大多將主要目光放在了即將到來的會試上。

從朝會結束到公佈考官只有短短不到兩天的時間,根本不夠大多數官員走關係。

至於城中的考生們,除了極個別消息靈通的之外,也都矇在鼓裡,不知道主考官究竟是誰。

但這也不妨礙他們自己猜,從公佈訊息到進場考試只有短短5天時間,主考官進考場的時間肯定還早。

“如果蔡大人不能再繼續擔任主考官,那整個京城是不是只有秦相能就任了?”

“你聽誰說的蔡大人不能擔任主考官?這次會試洩題的桉子根本就沒蔡大人的事吧?主考官肯定還是他!”

“已經換了,我朋友的二舅的姑爺的二表哥就在呂侍郎家當差,聽說蔡大人和王宗伯都不再管這次會試了!”

“真的假的?不是蔡大人是誰?離會試只有這麼幾天,莫非是……”

“噓,別說!朝廷可是不允許提前洩露主考官……”

考生們並不傻,第一天得到訊息,第二天秦府就快門庭若市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