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更後改,稍後重新整理下)

今晚對許多朝廷官員來說,都是一個不眠之夜。

也不知道最開始從哪裡傳出來的訊息,也不清楚為什麼就突然火了。

如今會試洩題的訊息突然成了京城中茶餘飯後的話題,訊息傳的有鼻子有眼,就像是有人身臨其境一般。

但不管如何,都沒有一錘定音。

如今第一場會試還沒考完,貢院都是封閉著的,誰都不知道考題是什麼。

只有考生出來了,才能知道究竟是不是真的洩題了,那些考題究竟是不是真的。

於此同時,今夜從蔡府裡回來的鄧洵武和高勳也沒閒著。

雖然現在沒法找禮部發告示,澄清流言,但是他們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也不能就這麼閒著。

得益於蔡京在朝中的強悍表現,近來蔡黨的規模越來越大,猶如雨後春筍節節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一些新人還沒來得及沾到蔡黨的光,但現在卻到了他們為蔡黨做貢獻的時候了。

當然,也不需要他們做什麼大貢獻,要不然人家肯定不願意。

今晚來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先壓制一波城中的流言!

由於事情倉促,所以兩位侍郎並未在京城裡最頂尖的那幾座酒樓裡佔到好地方,所以今天就勉為其難地在一個二線酒樓裡包了場。

一眾大人們換上了便服,把酒言歡,努力地在這種地方擴充套件自己的人脈,多攀攀交情……

但不管如何,大家都知道今天被召集到這種地方來肯定不是侍郎大人們閒的蛋疼,而是有目的的,是用得著他們這些人的。

而且不光是刑部的兩個侍郎來了,連蔡大人家的公子都來了。

對此,那些本來是蔡黨的人自然舉雙手贊成,十分擁護。

但新人們就態度不一了。

雖然蔡大人威風大,但這不是還沒在他這吃著甜棗嘛!

所以,有的人不置可否,有人摩拳擦掌,還有的明眼人結合目前京城中的情況,已經大差不差地猜出了兩個侍郎大人的目的……

果然,酒過三巡,大家都喝的微醺的時候,坐在首位的鄧洵武和高勳便說了幾句鎮場面的話,接下來就把話題交給了蔡攸。

面對這麼多朝廷的高官,蔡攸沒有一點怯場的表現,因為在場的大多還是菜黨中人,是經常去蔡府拜訪和他蔡攸套近乎的人。

“在下蔡攸,在場的大人們都是在下的長輩……”

看著坐在主位上,侃侃而談的蔡攸,鄧洵武和高軒對視一眼,目中不悅而同地閃過一抹欣慰。

這就是凝聚力,這就是菜黨,下一個接班人啊!

說實話,看到蔡大人的兒子有出息,比看到他們自己的兒子有出息還高興。

不過這也說不準,可能還真就是他們的兒子呢……

一場高規格晚宴下來,賓主盡歡,散場之時大家都是笑著離開的,只有少數別有用心之人,面帶異色分散走向京城的各個方向……

官員們之所以心情暢快,是因為蔡攸並沒有要求他們做太過分的事。

只不過是自己不要再說會試洩題這件事,而且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也儘量制止身邊人再傳播這件事。

大家一聽,這也不是什麼難事兒啊,所以大多數人當場就拍著胸脯答應下來。

即便沒答應的也只是打算回去之後陰奉陽違,也沒有當場就和蔡公子還有兩位侍郎別苗頭。

只不過散了場之後鄧洵武、高勳心中還是有些遲疑。

兩人跟了蔡京這麼久,也明白蔡京的手段。

如果今天是蔡京在這裡,以他老人家的手段和威望,肯定可以壓服所有在場官員,並且讓他們心甘情願的為菜黨做事。

只是蔡公子畢竟年輕,而且也沒怎麼有這方面的經驗,手段還是稍稍差了一籌。

不過兩人也不覺得有什麼,能比得上蔡大人的又有幾個?

現在只要稍稍維持住局面就好,寧願不做也不能做錯,不能衝動。

等蔡大人出來,才是滌盪寰宇,掃清一切牛鬼蛇神的時候……

翌日。

今天就是頭場會試結束的日子,從中午開始,就有人陸陸續續地出現在了貢院門外。

這些人或者是考生的親戚朋友,或者是父母子女,我是家中僕從……無一例外,都是等著自家考生出場的。

同時一些沒去考試的舉人、與此事無關的官員,也有派人過來、或者親自到場的。

最近經常這麼火的洩題事件,誰不知道?

聽說昨晚蔡公子和刑部的兩位侍郎還專門為此召集了一大批官員,讓他們幫忙澄清這事兒。

可他們越是這麼幹,就讓別人覺得他們越是心虛,寫題的事就越可信。

所以今天不管和這事兒沾邊不沾邊的,基本上朝中大多數官員都派了人來打探訊息。

如果事情是真的,那蔡京這次就算不倒,也得栽個十足十的大跟頭。

而在朝廷的這種爭鬥中。戰隊才是重中之重。

要想站好隊,就必須知道真實的、第1手的訊息……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為了探聽第一首訊息而來,有的人來這裡卻是為了製造第一手訊息。

說的就是那些御史們。

這陣子蔡京這麼囂張,所有人都看在眼裡,但要說對他最不爽的人,肯定還是一些年輕氣盛的御史們。

中書省和門下省都得往後排。

雙方本來就有樑子,而今年夏天的時候,御史臺就曾在宋昪的事情上同蔡黨好好掰扯了一個。

但是到最後也沒能拿下宋昪,而是讓他逃過一劫,跑去當了個小官,這就讓雙方之間的仇怨更大了。

前陣子蔡京同中書門下省爭奪會試副考官位置的時候,就有不少浴室,曾經彈劾過蔡京,說他是國之大奸。

只不過當時的蔡京謹守規矩,一切行動都遵循著朝廷法度,別人根本抓不到他的小辮子,御史們上的彈章也奈何不了他。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會試洩題,只要驗證為真,蔡京這個當主考官的難辭其咎,不死也得掉層皮!

貢院外,這裡今天又被馬車、轎子圍了個水洩不通。

前來接自家考生的人們望著周圍這一幕,驚訝不已,心說這麼多來接人的,難不成今年考會試的人比往年多的多?這可麻煩了。

於此同時,隨著交卷時間的臨近,貢院裡面也漸漸有考生開始躁動起來。

這麼多巨人來考試,其中不乏學霸、學神級別的人物。

三天考試時間,有的人只用兩天、甚至一天半就做完了7道題,檢查的妥妥當當,早就在考場裡閒著沒事幹了,只等著交卷放人。

鄭冠就是這種型別的考生,別人考下這三天來,可能大半精氣神都耗盡了。

但他的身子骨本來就比別人強,而且昨天下午他就做完了所有題,並且謄抄在了考卷上,現在休息了一天一夜後,已經差不多快滿血復活了。

最後一天午時一道,坐在前方的知貢舉王莽便下令可以開始交卷了。

鄭冠幾乎就是頭一個走上去交卷的。

只不過貢院要湊夠二百人,才肯放一批考生出去,所以他只能去另一邊的等候區呆著。

諸葛亮聽到鑼聲以後,也伸了個懶腰,掀開被子站了起來,伸手去拿掛在牆上的卷袋。

這幾天貢院裡風沙大,如果仔細看,幾乎就能發現那捲袋上已經落了一層薄薄的灰。

別問,問就是三天三夜沒動過。

來的時候啥樣,現在還是啥樣,就這樣原封不動地交了回去。

負責收卷的小吏看了看桌上空白的考卷,又抬頭望了望他閒適的背影,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這踏馬是有病吧?

你不做題,幹嘛還進來遭這罪?挨三天凍很好玩嗎?

但小吏不知道的是,這次來了交白卷,要是有個什麼意外,下次還能考。

可要是直接缺考,那性質就不一樣了,再補考就沒法考了……

另一邊,鄭冠本來出了二門,在龍門門口悠哉悠哉的等著,可突然一陣腳步聲從身後傳來,他下意識地轉過頭,就想看看這個後來者是誰。

“勇絕兄弟。”

諸葛亮笑呵呵地同他打了個招呼。

鄭冠一個激靈,急忙還禮:“見過臥龍先生。”

諸葛亮笑著道:“不要再說什麼臥龍先生了,我字孔明。”

鄭冠更是覺得驚喜,這年頭要是對別人介紹了自己的字,就是表達自己的深交之意。

“孔明先生這麼早出來,想必也是早早就做完了考題吧?”

鄭冠說著說著又一拍腦袋:“瞧我說的,這麼簡單的題肯定難不倒孔明先生!”

諸葛亮卻呵呵笑著搖了搖頭,不過還沒等他們說什麼,後面陸陸續續的也有不少人過來了,其中就包括顏真卿,還有別的幾個學霸。

大家雖然早早就做完了題,但一聽到要交卷了,總是會下意識的檢查檢查。

也就正冠這個大心臟和諸葛亮這個一題沒做的才能這麼灑脫,拍拍屁股交上卷就出來了。

“孔明兄!”

說話的不是顏真卿,而是一臉激動的王華:“他日一別,沒想到竟在貢院裡相見了!”

其他趕來的考生也驚疑不定的望著諸葛亮,在京城的這段日子裡,他們大多認識了王華,但對諸葛亮確實一點也不熟悉,只是隱隱覺得孔明這個名字有點耳熟。

姓孔?還是說這是朋友間相稱的字?

鄭冠一見這情況,一下子意識到不對勁兒,急忙拉著諸葛亮向另一邊走去,同時小聲囑咐道。

“孔明先生,現在京城裡找你的人可多了,你可別暴露,要不然麻煩就大了。”

諸葛亮攏了攏鬍鬚,笑著道:“那就多謝勇絕兄了。”

其實這種事能瞞得過一時,但瞞不了一世。

要是會試順利舉辦完,他的名字出現在榜上還能瞞得住誰?

實際上,諸葛亮來考會試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暴露身份的準備。

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孤家寡人的他了,不至於像從前那樣見不得光,要在京城裡躲躲藏藏,生怕被人擄走了……

第一批的二百人很快就湊夠了,而且還不斷有考生交完卷往這邊趕,這做題的速度可比往屆快的多的多。

嗯,不是因為洩題,而是聖君臨朝新氣象。

守門的官吏核對好人數之後,立即下令開龍門,第一批舉人就這樣嗚嗚泱泱的向外走去。

守在外面的考生家屬們眼睛一亮,當即就要迎上去,看看有沒有自家考生。

但還沒等他們走出兩步,就有另一批人後發先至,衝了進去,七嘴八舌地問了起來,聲音異常雜亂。

但若是靜下心來仔細聽,就會發現他們問的都是一個問題。

“這位孝廉老爺,敢問今科會試的頭道大題是什麼?”

這些頭一批出來的考生大多數都是提前得知了考題的人,本來心裡就虛的不行,此刻見到外邊這架勢一下子傻眼兒了。

心說難不成事發了?要被朝廷抓起來了?

有許多心理素質稍差一些的人更是小臉發白,差點一屁股坐在地上。

當然除了提前拿到題的人,還有一些身居真材實料的學霸。

包拯便是其中之一。

考試前的這陣子,他一直把自己關在會館裡讀書,根本不知道外面有關洩題的風風雨雨。

此刻包拯見這麼多人堵在前面,連考完試的舉人都出不去,忍不住皺眉高聲道:“你們都是何人?圍聚在貢院門口作甚?不知此時正在會試,此地乃朝廷重地,不能輕闖嗎?”

衝在前面的幾個御史直接一愣,下意識後退了幾步,回過神後這才老臉一紅,當了這麼些年官,竟然被一個小舉人給嚇住了。

不少人紛紛詫異的望著包拯,心說這黑小子怎麼官威這麼重?他是當官的?我是當官的?

不過詫異歸詫異,人們卻沒有生氣,而且這裡是貢院門口,人家又是考生,也不能生氣。

站在前面的一個御史自我介紹道:“這位孝廉,本官是臺院侍御史藥子昂,素聞今科會試有舞弊之嫌,因此特來查清此事!”

御史臺下隸臺院、殿院、察院,其中以臺院的御史地位最高,權勢最重。

“本官乃南城監察巡按,也是為此事而來……”

“本官殿中侍御史劉德,這位孝廉,你們會試的頭道考題究竟是什麼……”

不管職位相干的,不相干的,呼呼啦一下子蹦出來七八個御史,直接把後面的考生嚇癱了。

不就是做個弊嗎?

要不要這麼大場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