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失落處,兩人都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兒,顏真卿才笑著道:“不說這個了,反正咱們都努力了九分,剩下一分就看天意吧。”

鄭冠也笑了出來:“那就看天意。”

~~

京城東南,貢院。

在兵馬司諸多兵丁的看護下,蔡京等一眾考官帶著家當物件兒全都搬進去了。

自此,內外隔絕,一眾考官們不得再與外界接觸,就連送飯都有專門的人來。

當然,也別以為他們的日子有多苦,在貢院裡可是公款吃喝,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貢院裡待一個月,人能胖五斤。

只不過,有的人雖身在貢院,但卻是心在京城的大局裡的。

貢院,飛虹橋北,一間最大的官舍中,蔡京正凝神望著眼前的長隨。

考官們進貢院,自然要帶僕從進來。

鋪床疊被、端茶倒水、洗衣拿飯……

這些雜活事兒總不能讓高貴的官老爺自己動手吧?每個考官允許帶一個僕從們跟到貢院裡來,也要被鎖上一個多月。

“老爺,家裡又來信兒了。”圓臉的長隨小心翼翼地遞上一個紙條。

雖然現在內外隔絕,可對於有門路的人來說自然不算什麼。

不說別的,只是在每天送來的吃食裡夾點書信,就能把這內外隔絕的規矩破壞的一點不剩。

而藉此機會,蔡京即便身在貢院裡,也能影響著朝中大局。

蔡京接過小紙條,看完沉默了片刻,這才點點頭:“我知道了。”

僕從躬著身子退下。

蔡京嘆了口氣,隨手將小紙條扔進一旁的炭盆中,眼見著它被火苗吞噬,化為灰盡,然後隨風飄散。

這主考官看著風光,其實也是個累心的活。

尤其是對他蔡京來說,更是累心。

人脈廣在別的時候是好處,但現在就是麻煩。

這還是他被鎖進了貢院,要是還在府上,那肯定早就忙不過來了。

“罷了,罷了,就是躲不過。”

蔡京搖頭嘆氣地站起來負手踱了幾步,這家有個子侄要看顧,那家有兩個後輩來會試……

要麼就是把文章遞了過來,想讓蔡京熟悉一下文風,到時候好照顧照顧,要麼就是求個考試的題目,再回去寫幾句莫名其妙的句子加到文章裡,到時候好認出來。

在房中轉了半天,蔡京又重重地嘆了口氣。

突然,一道聲音從窗外傳來:“蔡大人,南邊又送飯食來了,今天是華寶樓來的席面!”

說到後邊還特地壓低了聲音:“聽說還有條快四尺的烏尖頭西,還是正頭烏……”

蔡京一聽這就是韓木呂的聲音,也笑著對外面道:“好,我這就來。”

尖頭西一般指的是梭魚,但這裡的烏尖頭西卻不是梭魚,實際上梭魚也不值得大人們這麼牽掛,這裡的烏尖頭西特指的是鯔魚,烏鯔。

而鯔魚則是宮裡的貢品。

只有冬至前撈出來的烏鯔才能叫正頭烏,魚最肥,味道也最為鮮美,等到冬至後再撈上來,那就叫回頭烏了,又瘦味道還差。

既是快四尺,又是正頭烏,這差不多就是貢品級別的魚了,所以官員們不能明目張膽地說出來,而是令立了個名字,大家心照不宣就行。

反正這玩意兒吃到肚子裡就死無對證,沒有一點後患。

蔡京出了官舍,同韓木呂說說笑笑地向飯堂走去。

“大人,咱們的題已經出好了,明天禮部就拿到宮裡去。”

蔡京眯著眼睛點點頭:“拿了考題就送回府上,讓仙民和居安他們幾個商量著來。”

進宮院之前他就叮囑過蔡攸,這個時候只要按章辦事兒就好。

“大人,我明白。”

韓木呂急忙笑著點頭,兩人繼續向著飯堂走去……

翌日,紫微殿。

李前望著眼前的宋喬年,有些詫異:“宋侍郎,怎麼今日是你來了?王宗伯怎麼不來?”

宋喬年微微拱了拱手,解釋道:“回陛下,大宗伯要就任知貢舉,在忙著處理會事的事。”

表面上的託詞如此,但真正的原因大家都清楚,心照不宣。

李乾不知可否的點點頭,也不再多計較。

宋喬年從袖子中抽出一份文書,雙手呈上:“陛下,這是兩位考官為今年會試準備的考題。”

李乾開啟文書一看,果然準備了三道題,他只需要在其中選出一道來就行,這道題會成為會士的考試題。

當然,並非是會試只考一道題,會試一共要考三場九天,第一場考“四書”義三道、“五經”義四道,第二場考論一首、判五條,詔、誥、表各一道,第三場考經史策五道。

而今天李乾選的這道題會成為頭場考試的頭一道四書題。

科舉考試最重頭場,頭場七道題中,當以第一道四書題為重。

而考官們評判考生的是否中試,名次如何,也基本根據此題,只要其餘六篇文章沒有大紕漏、沒有什麼政治不正確的內容,誰的第一道題好,誰就能中。

李乾看了看蔡京和韓木呂給出的三道題。仔細思索了片刻之後,用硃筆在第三道上畫了個紅圈。

“就這個吧。”

宋喬年悄悄松了口氣,他本以為皇帝陛下還會鬧什麼么蛾子,三道題一道也不選,直接自己再出一道,可沒想到結果竟然這麼順利。

他急忙從老太監手中接過文書,也不去看,直接躬身道:“謝陛下賜題,禮部領旨。”

說完便躬身告退了。

李乾望著宋喬年遠去,閉上眼睛,回想著自己方才選中的題目:“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

宋喬年帶著皇帝陛下選出來的試題,一路回到了禮部。

此刻開始,這東西就已經是朝廷的最高機密了。

禮部官員將試題封存起來,隨後送往貢院。

與此同時,宋喬年也坐著一頂轎子來到了蔡京府上。

“小婿見過泰山大人。”

雖然宋朝年每天都來,但蔡攸每次都是一絲不苟地給自己的老丈人行禮。

“呵呵,快起來就行。”

宋喬年捋著鬍子,看著蔡攸一個勁地笑:“居安,你我翁婿二人就不要這麼多禮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邊笑邊從袖子中掏出一張薄薄的素竹紙,遞給蔡攸:“這就是今年會試的考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