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薇回到上海後直接去找萊茵哈特公爵,把圖紙交給了他。

當時萊茵哈特公爵正準備去看話劇的,被宋雨薇的冒昧來訪給打擾了,滿心的不高興。但是,翻開圖紙之後,他整個人都變了面色:“半自動步槍!?”

宋雨薇說:“是的,一種使用彈匣、可以快速裝卸的半自動步槍。”

準確的說,李思明整出來的是一種可以使用20發容量的彈匣、快速裝填和卸下的半自動步槍。其實這年頭半自動步槍的概念早就有了,世界上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墨西哥一位將軍整出來的……對,就是墨西哥。此時的墨西哥還不是一個世紀後那個被毒梟武裝吊起來打的廢柴,它的工業實力還是有的,也正因為擁有不錯的工業實力,所以才具備了研製出第一支半自動步槍的能力。墨西哥陸軍上將蒙德拉貢根據自己的戰爭經驗,花了好幾年時間,研製出了一款可以自動裝填的步槍,射速比只能裝填三五發子彈、打一槍拉一次槍栓的普通步槍要快一大截,這款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步槍,是公認的第一款半自動步槍。不過它的設計太過複雜,墨西哥沒有一家兵工廠具備生產這麼複雜的槍械的能力,只好交給瑞士來做。

這麼複雜的玩意兒,價格自然便宜不到哪裡去,瑞士辛辛苦苦做了出來,結果墨西哥只訂購了四百支就不要了。原本墨西哥下了幾千支訂單的,貨都給他們做出來了,他們還是取消了,不要了。

蒙德拉貢半自動步槍引起了各國的濃厚興趣,像德國、英國、法國這些國家,都想辦法搞幾支來研究了一下,然後發現這玩意兒的可靠性並不高,成本卻高得嚇人,也就失去興趣了。

現在,一個中國的毛頭小子居然也拿出了一款半自動步槍的設計……而且好像還是非常成熟的設計,著實讓萊茵哈特公爵吃驚不小。認真看完圖紙後,他發現這款半自動步槍的結構比起蒙德拉貢來要簡單得多,相對應的,可靠性也提高了很多,這就有搞頭了。這款半自動步槍採用的是6.8毫米口徑槍彈,這個口徑真是古怪得很,估計是更多的考慮到中國人體格要瘦小一些,所以採用這種小口徑槍彈來減少後坐力,提高射擊精度吧。而且李思明一再強調,必須是尖頭彈,少他媽拿圓頭彈那種爛貨來糊弄老子!對子彈的效能他也提出了許多苛刻的要求,有點兒過份了。不過這恰恰激起了萊茵哈特公爵的興趣,德國人嘛,有點兒一根筋,難度越高的東西他們越感興趣!

圖紙的第二部分則是一種改裝槍。萊茵哈特公爵認出,這是沙俄的莫辛納甘。不過,跟傻大笨粗的莫辛納甘又不大一樣,它作了許多非常細緻的修改,這讓有強迫症的德國佬看著著實是賞心悅目。最古怪的一點就是,這款步槍要求加裝一個兩腳架,和一具四倍望遠式瞄準鏡……

這個是拿來幹嘛的?

瞄準鏡可以理解,不少獵槍都會裝,這樣可以瞄準更遠的目標實施精確射殺。但是這個雙腳架的用途……公爵是怎麼猜都猜不透。他問宋雨薇:“這個雙腳架是作什麼用途的?”

宋雨薇說:“我也不懂,都是他自己設計的。”

萊茵哈特公爵咕噥:“這要求可真夠古怪的!”

宋雨薇說:“儘量在三個月內搞出樣槍來。”

萊茵哈特公爵說:“沒問題的,放心好了。”

宋雨薇又拿出一份訂單,哦,是訂購機器的。萊茵哈特公爵看了,都是些精密加工裝置,用來製造槍械和子彈的。他撇了撇嘴,他就說李思明那個腦後長反骨的傢伙怎麼可能這麼老實,人家塞燧發槍給他他就用燧發槍,原來是打算自己搞!他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了,畢竟這份訂單可以給德國帶來不菲的利潤,而且德國並不是唯一的進口途徑,德國不賣,美英法等國搶著賣,有錢不賺是王八蛋。

機械設備什麼的倒好辦,把錢匯回去,拍份電報,國內立即就把機械設備運過來了。真正麻煩的是那兩款槍械,德國在青島那邊有兵工廠,但那個兵工廠肯定沒有能力搞這麼先進的槍械的,沒轍,只能派人把圖紙送回國內去,讓毛瑟兵工廠搞。這兩款槍械的訂單有多少都還沒有確定下來,就如此勞師動眾,未免有點小題大作了,但公爵並不這樣認為,天才的設計就應該有天才的待遇,他堅信李思明的天才設計一定會讓毛瑟兵工廠的專家眼前一亮的。

李思明也沒閒著,繼續操練他的民團。三個步兵團每個訓練一個月,只有騎兵團一直在訓練,沒辦法,當騎兵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三個月時間一晃即過,冬去春回,大地冰雪消融,地裡的小麥慢慢又冒出了綠芽。艱苦而充實的冬季訓練就這樣結束了,各團解散,開始投入到忙碌的春耕中。

拖拉機轟隆隆的橫衝直撞,翻開了被冰雪覆蓋一冬之久的泥土,好幾百輛拖拉機的轟鳴聲震動了整個蘇北。首先開墾出來的是種土豆的土地,這些地現在還不能種小麥和水稻,先種些土豆再說。大家也沒指望著靠土豆賺錢,所以只種了十五萬畝,夠吃幾個月即可。

接著是甜菜地和甜高粱地。甜菜品種是從歐洲引進的,產量非常高,甜高粱就不用引進了,中國人都種了一千多年啦。不過如此大規模的種植還是頭一回,光甜菜就種了十萬畝之多。甜高粱種得更多,足足二十萬畝,因為它用途實在是廣,不權可以做青貯飼料,能榨糖,還能做乙醇,不多種一些實在太可惜了。

然後開墾的是棉田。這下子任務就有點兒重了,五十萬畝啊,有得忙。在春日還帶著冷意的陽光中,數百輛拖拉機在鹽城海濱肥沃的土地上縱橫馳聘,無數農夫臉朝黃土背朝天,揮舞鋤頭汗流浹背,這種集約化大生產的場面不知道驚爆了多少人的眼球。

等把棉田搞定了,就輪到京杭大運河兩岸那些被禍害得最狠的土地了。拖拉機隆隆開過,把堅硬的土層翻開打碎,農夫跟在後面播種,種上優質牧草,相信用不了多久,這一片荒蕪的土地將變成一望無際、鬱鬱蔥蔥的草地,誰家裡養著牛羊,可以在這裡割草運回去給它們吃。至於不是農場的人……那就對不起了,草地可是用鐵絲網圍起來了的。

等把大運河兩岸的土地都搞定了,已經是四月底了。最忙碌的時間已經過去,農民閒了下來,如果覺得自己還有精力的,可以向農場裡申請出動拖拉機幫自己開墾幾塊地,種上些花生、大豆之類的作物,對這種行為農場是鼓勵的,如果沒有精力,也就算了,照料好農場的莊稼便好。

這一年蘇北的日子還是不好過,春季徐州就是大旱,不少徐州人無奈之下只好逃到鹽城來討生活。他們不一定都打算來鹽城農場工作,大多數是想找份工作幹幾個月,等老家那邊情況好轉一點了就回卻,李思明倒也不在意,他有的是工作讓他們做。

比如說清理廢黃河的淤泥和河沙。

比如說修路。

比如說給各個農場建房子。

難得大旱,廢黃河很多河段都乾涸了,李思明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這次他不再大招工,而是在廢黃河一帶出錢收購河沙,而且只要廢黃河裡的河沙。訊息一傳出,馬上就有無數衣食無著落的人蜂擁而來,在乾涸的河床裡瘋狂挖掘,挖滿一擔立即挑到附近的收購地,然後換來微薄的工錢。他們就像蝗蟲一樣,以驚人的速度吞噬著廢黃河裡那累積了數百年的河沙,而這些河沙又被卡車和拖拉機運到鹽城和淮安各地,篩過之後用來建房子或者修路,一點都不浪費。作為他們辛苦工作的回報,李思明不僅給相當厚道的工錢,還向他們出售價格低廉的食物,保證他們每天都有工錢帶回家,而非吃飯都不夠。這就讓河沙生意做得越發的大了,到最後甚至發展為兩幫人為爭奪河沙比較多的河段而爆發械鬥,著實讓人哭笑不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重賞之下,勇夫成堆,清理廢黃河河沙的工程從二月中旬開始,到七月份的時候,鹽城至淮安境內的河段,河沙已經給清理得一乾二淨,這效率,著實讓人咋舌。

再開動挖掘機花了一個月時間把河床挖平整,並且挖上無數水渠和涵洞之後,李思明很開心的開啟鹽閘村水閘,洪澤湖的激流沿著乾涸的河道奔騰咆哮,一洩千里,廢黃河兩岸的土地重新煥發生機。

直到此時,大家才知道這傢伙花錢收購河沙的用意,不知道多少人拍著大腿大叫:“這傢伙還真是個天才!”

更有不少人恨恨地叫:“這傢伙為什麼不來我們徐州買地呢?我們徐州也有很多荒地可以賣啊!”

無數人贊成:“我們宿州也有!”

“宿豫的荒地更多!”

“笑了,比拼荒地的數量,你們比得過我們淮河邊邊麼?一個鳳陽的荒地就比你們好幾個府的加起來還多了!”

“安徽的,你想屁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