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明轉移了話題:“現在你們正在跟法國談判,想讓法國割讓一部分殖民地給你們,以換取你們不再插手摩洛哥吧?”

這個全世界都知道,克洛維公爵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是的。我們要求法國將法屬剛果北部和加彭割讓給我們作為補償,但法國拒絕了,不肯讓出已經發現了眾多礦藏的法屬剛果北部,提出用幾內亞來代替……”

李思明問:“能成功嗎?”

克洛維說:“不出意外的話,明年我們就可以接收這兩塊殖民地了。”提到“意外”二字,這個老頭的神情分明有幾分無奈。

這些年德國的外交可是意外頻發啊……最大的意外因素就是德皇威廉二世,這個衝動的、愛做夢的皇帝總有辦法將原本十拿九穩的事情弄得一團糟,讓德國的外交家倍感無奈。這些年德國外交部做的最多的就是幫他們的皇帝擦屁股,至於想在外交事務上有所建樹……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克洛維公爵啥都不求了,只求皇帝老大能夠冷靜,別再異想天開,把原本已經明朗清晰的局勢攪得一團糟。

李思明說:“如果可以的話,我要幾內亞。”

克洛維公爵松聳了聳花白的眉毛,並不感到意外。本來德國提出要法國割讓幾內亞作為補償,就是因為李思明對幾內亞有著異乎尋常的興趣,連帶的德國人也對那塊土地產生了興趣。他有些好奇的問:“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幾內亞並沒有值得開發的礦產資源,更不可能有大油田,有的只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原始叢林,還有四處橫行的瘟疫,你怎麼會對這麼一個鬼地方感興趣?”

李思明說:“因為那裡有著數千萬畝肥沃的可耕種的土地,相當於中國一個農業大省總耕地面積。”

克洛維公爵顯然不信:“你費了這麼大心思,就是為了得到幾千萬畝耕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思明點頭:“對。”

萊因哈特嘀咕了一聲:“這恐怕很難讓人信服吧?幾千萬畝耕地能為你帶來多少收益?值得你花那麼大的勁去將它弄到手?”

李思明苦笑:“你們守著廣闊的波德平原,擁有足夠的耕地,當然不會理解我們中國人耕地匱乏的痛苦。2000多年以來,中國每一次王朝更替都是因為土地兼併而引發的,我想要徹底解決土地兼併,就必須先搞到足夠的耕地。”

克洛維公爵來了興趣:“從海外搞到耕地跟解決中國國內土地兼併問題有什麼必然的聯絡嗎?”

李思明說:“當然有。在海外搞到大量耕地之後,我可以透過行政手段跟國內那些大地主進行置換,用海外那些未開發的耕地跟他們交換國內的土地,讓他們到國外當他的大地主去。”

這也是大實話。革命成功之後,他第一步就要進行土地改革,徹底杜絕土地兼併的隱患。這項改革必然會損害國內大地主的利益,引來極為激烈的反抗,李思明當然不怕他們反抗,敢反抗就直接武力鎮壓,反正他也沒指望過能夠順順當當的把土地改革搞成。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縱觀世界各國的土地改革,哪一次不是殺的血流成河?哪一次不是哀鴻遍野?別的不說,光是凱末爾主導的土耳其土地改革,就直接槍斃了8萬多名土耳其的地主,還將30多萬相關人員丟進了勞改營,其中一大半死於飢餓和超負荷的體力勞動。伊朗、阿根廷……這些國家的土地改革也大同小異,過程非常血腥,但是卻無法避免。地主這一古老的階層是不可能自動自覺的退出歷史舞臺的,想要把他們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裡,就必須舉起屠刀。李思明自然不缺乏這樣的覺悟,將來土地改革的時候地主們敢鬧事,他就敢大開殺戒。

但地主也不全是壞人,如果把他們全部咔嚓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冤死。李思明自問不是善男信女,多殺一些或少殺一些對他來說都無所謂,但如果能夠透過和平的手段,將那些並沒有壞透的地主爭取過來,讓自己的手少染一些無辜者的鮮血,他也求之不得。所以他打起了外國土地的主意,反正現在非洲是出了名的地廣人稀,整個黑大陸總人口不到1億,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就這樣荒的,他看著也心疼啊。有可能搞一塊過來,然後透過一比一的置換把那些還有良心的地主的田地換過來,鼓勵那些地主到非洲來開荒辦大農場,貌似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當然他打死也不會承認,自己就是奔著幾內亞那幾十億噸優質的鐵礦石來的。

克洛維亞然失笑:“用非洲那些未開發的耕地去換人家已經耕種了數百年上千年的田地,你的良心不會痛嗎?要知道幾內亞瘟疫橫行,那些被你攆到幾內亞來開荒的人,很有可能還沒有開墾出第一塊耕地,就已經一命嗚呼了!”

李思明顯得很冷酷:“那只能怪他們命不好。”

克羅維說:“你可真是夠冷酷的。”他認真想了想,貌似幾內亞那個鬼地方對德國真的沒有什麼價值,幾千萬畝肥沃的耕地對中國來說可能是個香饃饃,但對德國來說卻是雞肋————德國自己國內都有一大堆未開發的耕地呢。如果能用它來換一點德國迫切需要的東西,那倒是個不錯的主意。於是他說:“把幾內亞讓給你也不是不可以,但你打算用什麼來做交換?”

李思明說:“石油。”

克洛維笑:“我們現在不缺石油。馬拉開波湖油田的產量增長得非常快,最多三年,這個油田出產的石油就可以讓德國從石油進口國變成出口國了!”

德國一直是個石油匱乏的國家,每一滴油都得從外國進口,而石油出口國就那麼幾個,產量也有限,需要進口石油的國家卻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所以德國做夢都想擁有自己的大油田,自給自足,不必繼續在石油問題上看別的國家的臉色了。現在他們美夢成真了,馬拉開波湖油田的發現讓他們不僅能夠在石油供應上自給自足,還有能力向其他國家出口石油賺取大筆大筆的馬克,簡直美滋滋。

但李思明卻兜頭淋了一桶冷水下去:“馬拉開波湖油田產量確實驚人,但是請不要忘記,那是南美洲,美國的後花園!馬拉開波湖距離美國本土不到3000公里,試想一下,假如你們跟英法爆發了大規模戰爭,跟英法關係非常好的美國會不會參戰?美國參戰的話會不會出兵切斷你們在大西洋的石油運輸線路,甚至直接佔領委內瑞拉?”

克洛維公爵的冷汗當場就冒出來了……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非常大!美國可是英國的親兒子,法國就是美國的乾爹,如果德國揍了美國的親爹和乾爹,美國必然要卷進來。自家的油田就在美國的後院裡,美國哪怕僅僅是出於壟斷石油出口貿易的考慮,也很有可能會找藉口對委內瑞拉用兵,佔領馬拉開波湖油田!

而委內瑞拉在美國面前……不堪一擊!

如果馬拉開波羅田被美國佔領了,德國怎麼辦?在耗盡國內原油儲備之後等死嗎?

萊茵哈特自信滿滿地說:“我們跟荷蘭簽訂了協議,必要的時候可以把油田轉讓給委內瑞拉,然後讓荷蘭成為內瑞拉進口石油再轉手賣給我們。我們跟英法爆發戰爭,荷蘭會保持中立,只要荷蘭沒有加入戰爭,我們從委內瑞拉獲取石油的渠道就不會被切斷。”

李思明冷笑:“你們憑什麼認定荷蘭不會加入戰爭?你們憑什麼認定荷蘭會為你們那點錢冒著得罪英法的危險,幫你們從委內瑞拉走私石油回來?還有,假如美國佔領了馬拉開波湖油田,我想荷蘭再怎麼神通廣大,也沒有辦法繼續從那裡買到石油了吧?”

這下子,萊茵哈特也閉嘴了。他的理論是建立在荷蘭和委內瑞拉都一直保持中立,並且不會遭到英法一方攻擊,或者迫於英法一方的外交壓力站到德國敵對陣營那一邊去的基礎上,很顯然,他有點異想天開了:

在美國面前,委內瑞拉沒有資格決定自己是否保持中立,沒有哪條法律規定想中立的國家就不會捱揍;

在英法巨大的壓力面前,荷蘭也不見得能夠一直保持中立,並且幫助德國源源不斷地從委內瑞拉獲取石油。

弱國無外交,這是永恆的鐵律。和平年代弱國或許可以利用遊戲規則,透過靈活的外交手腕從大國手中佔到一點便宜,但戰爭年代誰還跟你講什麼外交遊戲規則?不聽話的直接一巴掌拍成照片!

如此看來,看似十分穩當的馬拉開波湖油田其實並不穩當,德國必須早作準備。

“把幾內亞給我,同時保證不對中國的革命作任何形式的干涉,我會給你們一個英法勢力永遠也夠不著的、可以在戰爭年代為你們提供無窮無盡的優質原油的油田。”李思明淡淡的說。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