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京城的清晨充滿了煙火氣。大街上穿梭不息的腳踏車,小吃攤點前人頭慫恿,到處散發的豆汁迷人或者噁心的味道……

一群大媽正在聊著家長裡短,幾位大爺正遛鳥回來。戴著紅領巾的小盆友蹦蹦跳跳,一群身穿軍大衣的青年男女呼嘯而過……

也不知道是不是集體磕了腦殘片,這幾年又雙叒叕開始流行起了老式軍裝。街頭巷尾不是陸軍綠,就是海軍藍,就算家裡弄不到一件軍大衣,也要弄一條寬鬆的軍褲穿上?

而時髦姑娘同樣流行起了踏腳褲,而且堂而皇之的穿在外面?她們目不斜視、心中得意的迎接著四周的注目禮,簡直讓人……暗爽哈!

此情此景,就讓李緣的賊眼骨熘熘的亂轉。其他的那幾個土包子更是集體石化,他們眼都看直了,好懸沒把口水流出來。

……

“滴鈴鈴!”

一輛腳踏車急剎車,停到李緣他們跟前。上面坐著以為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小李,你們用完早點了嗎?”

“用完了。正等您呢。”

“那就跟我走,我帶你們去看房。就在前面的梁家衚衕。”

“……”

居京城、大不易。就像幾十年以後一樣,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居住問題。

當晚來到京城後,李緣他們首先就找到了一家賓館。也許其他人還能湊合,但李緣真的已經難以忍受。他一定要住進單獨衛浴的客房,就算再簡陋的標準間都行。

這家海西賓館同樣是涉外賓館。這裡的客人除了外賓,剩下的就是極少部分有身份的人。像處級以上幹部、記者、社會名流等等。反正就是往來無白丁!

像李緣他們這種……肯定就是白丁。再有錢也沒有用。講真,其實緣哥這種名作家的身份倒可以一用。這年代作家的地位很是很高的。但你的作協會員證呢?根本就沒法證明。

無奈之下,李緣只能當場長租了兩套豪華套房,作為……辦公室!咳咳。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這年代的國民和外賓、國企和外企,完全就是兩種不同的體系。

外賓在中國一定要用外匯,最起碼也要換成外匯券。而且要到指定商場或者消費場所。這應該都知道。居住的地方也一定要涉外賓館。如果想購置不動產,同樣有專供的外銷商品房……

也許國內的老百姓還十分羨慕,外賓去的都是高檔場所,他們就是人上人啊!

但對於外賓來說,他們有時候也比較痛苦。畢竟這些場所消費極高,但到外面去消費根本就不行?根本享受不到國內老百姓的那種平民消費?

這就免不了抱怨,我們外國人就特麼的是豬頭三!你們把我們都當成了蠢豬?

也許這就是某種圍城吧!

對於外企同樣如此。外企不能面向社會招工,一定要透過對外服務公司。這應該就是最早的勞務派遣公司了吧?

所以當時能到外企公司,他們個個都是臨時工。(笑哭)

還有就是辦公場地。除了合資的廠家外,外企一定要到涉外商務樓辦公。也就是說,根本不允許租借其他的辦公場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然而問題就來了——進入中國的外企有多少?起碼在京城設立一個辦事處吧?京城區區那幾家涉外商務樓,根本就滿足不了外企的龐大需求。想要建造也來不及建啊?

到最後,就妥協出了一個變通辦法——可以到涉外賓館長租房間,作為外企的辦公場地。

李緣就是利用了這一個規則。當然,更主要的願意,他給的外匯實在是太多了!

注意:這裡軟妹幣鳥用沒有,關鍵就是外匯!

李緣就利用了那幾家企業的外企身份,在這裡租下了兩套豪華套房。

在這方面,海西賓館還是比較靈活的。手續可以以後慢慢的補,京城本地註冊也能慢慢進行。只要有了合同,並且看到了外匯。

另外還開放了一個口子,允許李緣他們在這裡住上幾天。

當然,白丁沒人權,也就是住上幾天,還是需要儘快的搬出去。畢竟外企是外企,你們這些人照樣還是白丁!無非允許你們在這裡辦公,但絕不能在這裡住宿!

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只能儘快解決租賃房屋的問題。

可是問題又來了,這時期根本就沒有房屋中介,根本就不知道哪裡去租?就不提什麼條件要求了,連房源資訊都找不到?

幸好賓館裡有不少的本地土著員工,這位林軒聽說後,他就主動的為李緣他們介紹了一處地方。

林軒把李緣他們領到了一條衚衕,左轉右轉來到了一扇灰黑色的大門前:“小李,你們需要四個人住的地方。起碼要四居室,還要能家裡做放。另外還要有停車的地方。所以這裡就比較合適。這裡原先是街道廠的宿舍,剛才我就是拿鑰匙去的,他們的廠長和我三叔是鐵瓷。有啥條件儘管開口,他們街道絕對會滿足……”

一邊說著話,林軒一邊摸出鑰匙開啟大門。

李緣他們隨著林軒一起走入大門。好傢伙!

看這裡的格局,原先應該是座倉庫,後來被分隔成為許多小間,做成了宿舍。傢俱什麼的肯定沒有的,遍地灰塵,角落還有不少蜘蛛網?

唯一的優點就是房間多,地方夠大。但肯定不是什麼住人的好地方。

“這裡原先是職工宿舍?”

林軒呵呵樂道:“廠子都沒有了,也就不需要宿舍。不過這裡收拾一下就能住人。街道還能幫忙申請液化氣罐。後面有扇小門通往廠裡。那裡有塊場地挺大,可以停好幾臺車。小李,主要是你們的要求太高。這樣的地方不怎麼好找。”

行……吧!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反正這裡僅僅是過渡幾天時間,以後肯定會搬出去。

至於破敗一些?身邊不是還有三個大男人嗎?不過話說回來,這時期根本沒有商品房,能找到一個落腳的地方已經很不錯了。

透過後面的小門,隨著林軒來到了那家廠裡。這裡同樣已經停產,裡面的裝置也已經全部拆遷走了。只留下了一堆堆的垃圾。

林軒半開玩笑的問道:“小李,這地方你們租不租?聽說你們是賣農產品的,這裡跑運輸當個倉庫還不錯。而且前面就是衚衕大雜院,後面廠大門對著大馬路?”

李緣樂了。雖說這地方比較“偏遠”,屬於三環裡面一點的“鄉下地方”,但未來怎麼可能做倉庫呢?搞房地產還差不多。物流中心都要到五、六環外面了。

左右一打量,見地方確實挺寬敞,李緣同樣半開玩笑的問道:“那你們賣不賣?租就沒多大意思了。”

聽出了李緣開玩笑,林軒就笑道:“土地國家所有,這是街道的集體產權。一般對外只租不賣。”

說實話,像京城這樣的大城市的街道辦,他們個個都是大地主,後來每年收租金都能收的手抽筋。但一般絕不會往外賣的。

“林哥,那就這樣吧!這裡我們就租下了,等會兒還要去辦暫住證呢。”

“行!那你們先等等,我馬上去叫人。”

“……”

在這個年代,做個北漂都很不容易。外來人口要在京城等城市長期居住,一定要辦理暫住證。否則的話,一旦被抓,就會被當成盲流遣送。

關於遣送制度,好像各方的詬病居多,後來這政策就被廢除掉了。

其實暫住證的價格並不貴,辦理起來也比較方便。到公安機關就能受理,每人每月只需要2塊錢。

當然,後來的城市化,使得大城市進入到了高速建設期,到處都是工地搬磚的民工潮。有些地方的派出所甚至每年能收入上百萬的暫住證費用?

要知道,像派出所這樣的政府機關,依靠的都是財政撥款,連購買一支鉛筆一張紙都由財政負擔,自己根本不需要花錢。

於是某個城市的派出所錢多的燒手,他們也頭腦發昏,索性就購買全套紅木家具?把局長氣了個半死,直接把那所長臭罵一通!(笑哭)

但反過來說,似乎辦理暫住證應該比較容易,但也有兩個要求:一是有固定居住地點。居住在工地也行,或者保姆居住在主人家也行,但一定要有固定地點;另一個就是需要穩定的工作。

就是這兩個很簡單的要求,其實許多農民工都不能滿足。所以像北漂這樣的群體,許多人就拿著自己的學生證。甚至畢業好幾年依然保留在自己身邊。

這就像古代的路引制度一樣,士子就能享受到某種優待。現在的學生同樣如此,他們就不需要什麼暫住證。

到最後,北漂裡面就出現了茫茫多的文青!

……

十幾分鍾後,林軒陪著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過來,並且為李緣介紹說:“小李,這位就是街道辦的雲科長。”

“你好你好。這地方是不是你要租下?價格就是說好的那個?”

“對對。雲科長,你好。以後需要你多照顧?”

“應該的應該的。聽說你們做啥農產品的生意?”

“就是一些山裡的野貨。不算個啥。”交淺言深,李緣也不想多解釋什麼,“哦,正好這次帶來了不少東西,等會兒林哥幫下忙,一起送過來。雲科長,沒啥貴重的東西,就是吃個新鮮。”

在家裡的時候,李緣他們跑了幾次山,再加上年底村裡又撈了幾大網,所以這次就隨車帶來了不少的山貨漁獲。幸好現在北方已經天寒地凍,放室外就像放在大冰箱裡。根本就不怕東西放壞。再說,讓李緣他們幾個男人自己做飯?那還比如殺了他們呢。

雲科長聽懂了李緣的意思,他的笑容熱情了許多:“不用這麼客氣,不用送。”

“怎麼不用?如果晚上老哥有空,還想和你喝幾盅呢。我們都是剛到京城,還想向您請教一二呢。”

“……”

倆人客套了幾句後,很快就簽完了租房合同。現如今的租房合同相當簡單,無非寫個金額和日期。

簽完以後,雲科長就好心提醒道:“小李,這塊區域區裡已經有了意向,未來可能安排給其他企業。也許三、五年後,也許就是一年。所以你要早做安排。”

李緣並不在意。那麼大一塊地皮閒置在這裡,沒有安排反而很奇怪了。並且自己也就是過渡,最多到時候再找新地方。

出於好奇,李緣就笑問道:“雲科,怎麼安排的?難道這裡還要開廠?前面就是居民區啊?”

“居民不會反對。他們又管不了政府的事。”雲科長毫不在意。現在根本沒人關心什麼汙染問題,老百姓也基本上不知道那些,“我們本來想找外商合資,本來已經談的差不多,後來因為前幾年的事擱淺了。後來廠也關門了。再說,原先這裡就是酒廠,附近的老百姓早就習慣了。”

“啊?”李緣大吃一驚。他是知道酒廠的,只要釀造時候產生糖化反應,這味道簡直難以形容。居然還能開在居民區裡嗎?

“啊?”陳剛、武永安他們同樣大吃一驚。沒想到會這麼的巧,隨便找一家廠,竟然就是酒廠?“酒廠?什麼酒廠?”

“哦!就是啤酒廠。”

反正正事已經辦完,雲科長也有心情繼續閒聊。

他就把那家啤酒廠的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在當年的老京城,老百姓一般喝的都是散啤。每逢夏天,他們都排長龍到各大飯店打散啤,算是老京城的一景。

瓶裝啤酒叫瓶啤,最有名氣的是京城啤酒和雙合盛啤酒。這是用在比較高檔的場合。

但無論是哪種啤酒,由於總產量不足,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就像上面所說的散啤,許多飯店都在摻水賣,照樣買的紅火。(笑哭)

於是等到改革開放以後,京城本地就出現了十幾家鄉鎮或者街道啤酒廠。填補了市場上的空白。一般就供應附近的散啤,瓶啤也僅僅是供應附近的飯店和居民。這樣的小打小鬧,小日子也都過的挺不錯。

但到了現在,就像內州市那些酒廠一樣,漸漸的被那些大品牌趕盡殺絕。

也許有人會很奇怪,那個著名品牌——燕京啤酒呢?

其實在當時,燕京啤酒同樣是那十幾家鄉鎮酒廠之一。當年的老京城人不怎麼喜歡喝。無非後來狠抓工藝,再加上特別重視營銷手段,最後慢慢的做大做強。

反而是當年的京城啤酒和雙合盛啤酒這樣的民族品牌,由於改制、合資,還有工藝、管理等等的內部問題,最後全部死翹翹?

當然,燕京啤酒那是特例,連京城啤酒和雙合盛啤酒都要死翹翹了,其他的鄉鎮廠、街道廠還怎麼活下去呢?

所以說,這塊場地就這麼空閒出來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