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動的掌聲之中,蘇傑開始了最後的縫合。

長達五十多釐米的切口慢慢合攏,呂良的身體開始恢復原狀。

對於很多醫生來說,如此巨大的皮膚切口也許會成為一種挑戰,但對於已經習慣於在心尖上起舞的蘇傑來說,一切就顯得沒有那麼複雜了。

手術即將成功的喜悅,讓蘇傑全身的血液都沸騰了起來, 雙手的寒冷麻木早已消失,國產縫合線在蘇傑的操作下,如蝴蝶穿花般穿梭於呂良的皮膚之間。

穿針、引線、合攏。

牆上紅色的時鐘最後定格在六個半小時。

這比梅奧中心兩人主刀的速度還要快上半個小時。

“手術結束。”

而就在蘇傑輕聲說出這句話後,腦海中的系統突然被啟用。

【心髒外科終極術式即將解鎖……】

這次系統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在蘇傑完成一臺高難度手術後就填鴨式的灌輸大量的獎勵,推著他不斷向前、成長。

然而蘇傑的內心卻瞬間火熱起來,彷彿這簡短的一句話,要比任何獎勵都要讓他感覺到興奮。

心髒外科終極術式……

那豈不就是心臟移植手術了?

從蘇傑當初剛剛接觸到心髒外科時,他就很清楚心髒外科在整個外科體系中的地位。

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但你以為明珠內部就沒有內卷了嗎?

那是不存在的。

作為萬千明珠中最耀眼的一顆, 當然就只能是心臟移植。

不過系統只是提示即將解鎖,並沒有給出解鎖的條件和輔助獎勵,這倒是讓蘇傑有些捉摸不透。

彷彿系統已經認可了蘇傑的水平,並且拍了拍他的肩膀,用十分肯定的語氣說道:“你已經是個成熟的工具人了,應該學會自己做手術了。”

嗯,感覺有點不按套路出牌了。

洗手,下臺,脫掉身上的手術衣、無菌手套,生命體徵暫時平穩的呂良被火速送往了監護室。

蘇傑則轉身離開呢手術間,順道從口袋裡掏出了手機,開始查閱心臟移植的相關內容。

1967年12月, 南非開普敦Barnard醫生成功地進行了世界第1例人的原位心臟移植, 移植後患者因肺部感染僅存活了18天。

不久後, 他經手的第2例心臟移植患者存活了20個月

1984年環孢菌素開始廣泛應用於心臟移植, 從此心臟移植進入了飛躍發展的階段。

全世界每年大約有3500人接受心臟移植, 全球至今大約完成5萬例左右的心臟移植。

……

不過在看完這些冰冷的資料之後, 蘇傑卻意外發現了一個更加吸引他眼球的內容。

“心臟移植手術, 這是對於外科藝術的褻瀆。”

這句話摘自一名外國醫生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這名外國醫生闡明了一個觀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外科手術的兩個“金科玉律”……手術刀觸及的器官必須靜止、手術視野清晰無血。

而在心臟上動刀子,恰恰是這兩個原則的悖論。

“外科之父“的奧地利醫生比爾羅特也曾留下這樣的魔咒:

“在心臟上做手術,是對外科藝術的褻瀆。任何一個試圖進行心臟手術的人,都將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即便是隔著網路,隔著大洋,蘇傑也能感受到這位醫生深深的怨念。

這是女朋友被某個心臟移植大牛給搶走了?這麼痛恨心臟移植手術嗎?

對於這種論點,蘇傑也只是看著圖一樂,心臟移植手術或許有諸多的缺陷,目前也存在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但用陳舊的外科‘金科玉律’,以及一名在土裡埋了兩個多世紀的外科鼻祖的話作為佐證,想要證明心髒外科手術是褻瀆。

這就有點扯了。

“僅僅這臺手術至今已經挽救了五萬多人生命這一點,就可以擊碎這種荒謬的言論了。”

沒把這篇論文當回事,不過蘇傑還是忍不住記下了這名醫生的名字……韋德,還挺好記的這個名字。

就在這時。

蘇傑突然感覺到前方似乎有人擋住了自己的去路,抬頭看去, 蘇傑放下了手機,說道:“詹姆斯醫生, 有事嗎?”

站在蘇傑面前擋住路的, 正是在觀摩室內看完了整臺手術的詹姆斯。

蘇傑還記得當初第一次見詹姆斯的情景,當時這位深棕色頭髮醫生,臉上充滿了羈傲不遜的表情,同時對於自己的信念無比堅定,自己還因為和他的意見不和而產生了一些爭執。

不過此時的他,卻看起來有些茫然。

“你看起來並不是很累。”詹姆斯憋了很久,才擠出這麼一句中文。

“很累。”蘇傑淡淡說道,可臉上卻連偽裝一下都懶得偽裝,完全就是十分輕鬆地神態。

“六個半小時,剖開身體,將整個主動脈置換成人工血管,梅奧都用了七個小時,上了兩名頂尖的主刀醫生,你……”

詹姆斯說了一大堆,可最後卻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要去問蘇傑為什麼不累嗎?

這種問題根本沒有意義吧,人家說不定就是身體好、年輕、早睡早起、禁慾生活……反正現在蘇傑就很輕鬆的站在自己的面前,事實如此,非要追究原因又有什麼意義呢?

反正詹姆斯清楚,就算知道原因,自己也肯定做不到。

直接忽略了這個問題,詹姆斯繼續問道:“你為什麼決定給這個病人手術?”

其實呂良這個病人,詹姆斯接觸的比蘇傑還要早,當初在得知呂良的情況後,詹姆斯直接就對他宣判了死刑。

至少在詹姆斯看來,呂良手術的成功機率很低,與其博這種幾乎不可能的機率,不如珍惜最後的時光。

可沒想到呂良到了蘇傑的手上後,竟然走上了一條自己完全沒有預料到的道路上,手術順利完成,呂良重獲新生。

“當初你說我是個優秀的外科手術家,我不認可。”

“但在這個病人的治療上,我確實沒有做好一個醫生該承擔的義務。”

“可讓我不能理解的是,你為什麼那麼堅定地給病人手術,我承認你的醫術非常高超,但對於這樣的手術來說,你也不可能有百分百的把握。”

“一旦上臺,就需要揹負巨大的壓力,你為什麼在得知呂良的情況後,第一時間就那麼堅定的選擇手術?”

面對詹姆斯咄咄逼人的眼神,蘇傑差點就沒脫口而出:“都特麼系統逼得。”

不過真的張開嘴,蘇傑說的卻是:“因為病人想要活下去。”

“我只是盡力在幫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