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中午,秋原悠人正在家琢磨怎麼繼續把腦海中的故事寫下去,突然聽到了一陣門鈴聲,然後就是門被開啟的聲音。

他沒有在意,因為他已經猜到來人是誰。

因為一戶建的構造,他每次開門都要上下樓,所以他把自己的鑰匙多配了一把,委託給了他的責任編輯。

果不其然,隨著“噔噔噔”的腳步響起,淺野愛子走上了二樓。

她看到秋原悠人後,深吸一口氣,直接興奮的說道:“秋原,週二的銷量出來了!數量非常驚人,你猜猜有多少?”

秋原悠人抬頭看了一眼,有點疑惑,首日銷量都只有1萬5千冊,第二天肯定會更低吧?

他試探道:“1萬3千冊?”

“不對,再高一點。”淺野愛子故作神秘地搖了搖頭。

“那1萬4千冊。”

“還是不對哦……”

見秋原悠人半天都沒猜出來,淺野愛子放棄了讓他繼續猜測的打算。

她開啟隨身攜帶的小包,拿出了一張記錄著密密麻麻的資料的紙,微笑了起來,露出了淺淺的酒窩。

“是整整3萬3千冊哦,我們重版了!”

講完這句話,她鞠了一躬,“秋原,辛苦你了!”

秋原悠人聽到這個數字,下意識站起了身,他感到深深的震驚,甚至懷疑淺野愛子是在和他開玩笑,

《新小說》之前一週的銷量的銷量才堪堪3萬冊不到,現在居然一天就3萬多冊,這個數字連《東京文藝》都達不到吧?

淺野是不是又去喝酒了,或者說想要銷量想瘋了?

他一時有點胡思亂想,甚至想走上前聞聞對方身上有沒有酒氣,但又覺得這樣不大好,只是狐疑地看了她幾眼,然後說道:“淺野,你又醉了?”

淺野愛子沒想到得到這個回覆。她在第一時間獲得資料後,滿心歡喜地想要和秋原悠人一起慶祝小說的成績,結果對方不但不信,甚至還懷疑她喝醉了。

一時之間,她氣的想要轉頭就走。

她白了秋原悠人一眼,遞過了手上的統計報告:“資料在這裡,你自己看吧。”

秋原悠人接過,仔細地讀了起來。

“週二資料統計,經銷商渠道銷量1萬1千冊,直銷渠道銷量1萬2千冊,其中新宿區銷量1千5百、港區銷量2千、世田谷銷量2千……”

秋原悠人從頭到尾掃了一遍,發現確確實實沒有問題,只能承認了淺野愛子的說法,畢竟她也沒有騙他的理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新小說》鹹魚大翻身了。他想了想,提出了疑惑:“發生了什麼?”

淺野愛子沒賣關子,直接告知了原因,是之前觀看舞臺劇的那名作家宮川洋介,在週二上午發行的《霓虹產業評論》上,發表了一篇書評。

《霓虹產業評論》作為當下排名前三的報紙,發行量高達272萬,自然吸引來了不少的書迷進行購買,這才造成《新小說》週二發行量達到了3萬冊的奇蹟。

她說話的語氣很平穩,但自己的內心其實很不平靜。

上午的時候,統計課突然來人,告知編輯部,《新小說》出版和重印的數量銷售一空,並且在週二的時候銷量達到了3萬3千冊。

當時,整個編輯部都一片鴉雀無聲,甚至不少人懷疑對方是開玩笑。

菊池太主編當時就把統計課的同事拉進了主編室,反反覆覆地問了3遍,然後又給發行局的負責人打了電話,這才確認了訊息的真實性。

確認是真的後,菊池太和編輯部的眾人宣佈了這一成績。

眾人愣了愣,然後立刻響起了一片歡呼和掌聲,雖然不清楚銷量暴漲的原因,但既然主編都這麼說了,想必這個成績是實打實的。

淺野愛子立即影印了一分統計報告,便開車過來找秋原悠人,想要第一時間分享這個好消息。

開車途中,她又接到菊池太的電話,被告知了銷量暴漲的原因。

秋原悠人得知原因,這才意識到自己誤解了淺野,不過他也顧不上道歉,立刻折身去門口收件箱取報紙——他訂閱了很多份報紙,但只有有空的時候才會看一看。

他拿來那份《霓虹產業評論》,攤在了客廳的小方桌上,開始逐個字地細讀起來。

宮川洋介的這篇書評,主要發在這份報紙的B4版,也就是文化生活板塊,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宮川洋介比較有影響力的緣故,這個書評站的位置比較偏上,可以算是一個小頭條了。

這篇書評的標題叫做《悲傷的溫暖》,佔據了上方的三分之一版面,差不多3000個字左右,從內容來看,則是不加以掩飾地看好。

“昨晚我看了秋原悠人的作品《向陽之詩》,這篇文章給我帶來了非常大的驚喜,不得不說,文壇這幾年,很少有出現這樣有才華的作者了…”

“一般認為,機器人被認為是冰冷和理性的,與情感保持著距離,但《向陽之詩》這個故事,卻偏偏是以一個機器女孩作為主角,藉助著她的視覺,來學習愛和死亡,闡述一種對生死的反思和感悟。”

“作者好像想要闡述一種觀點,那就是愛的越深沉,往往死的意義也就越沉重。從這一點來看,死亡與愛的關係,不過是同一件事物的兩面……”

秋原悠人從頭掃到尾,發現這位叫宮川洋介書評人不愧是作家出身,文筆極其出色,雖然沒有特別華麗的詞語,但卻把《向陽之詩》這個故事的內涵講的清清楚楚,又不會過分劇透,只是讓人有一種想買的衝動。

在這個書評的旁邊,還有一個邊欄,羅列了所有部秋原悠人之前寫過的作品,並分別給了相應的短評。

《小飾和洋子》、《七個房間》、《ZOO》、《So far》、《尋找血液》以及《冰冷的森林裡的白色房屋》,基本都全列了一遍,然後所有的短評,也基本都是誇獎和稱讚為主。

秋原悠人看完後,沉思了片刻,他看了看正在喝茶的淺野愛子,提出了困惑:“編輯部……這回有推動嗎?”

他還是有點不相信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對方作為霓虹銷量前三的報紙的書評人,同時又是推理作家協會的會員,為什麼平白無故會給自己這個新人寫推薦。

難不成真的是因為舞臺劇的緣故,開始欣賞起他寫的文章嗎?

淺野愛子明白秋原的顧慮,解釋了起來。

“這次的書評,編輯部並沒有出力,事實上,這種發行量超過2百萬份的報紙,即便是一個邊角廣告,預算都要過千萬元円。”

她放下手中的茶,接過秋原悠人遞來的報紙,繼續補充道:“而且宮川洋介老師是知名的作家,並不隸屬於報社,也不可能會寫這種軟文性質的內容。”

淺野愛子長嘆了一口氣。

“秋原,你不要裝了,怪不得你之前要參與井川明美社團的舞臺劇內容,看來你早有這個計劃了吧。抱歉,是我誤解你了。”

秋原悠人一時有點哭笑不得,他就是為了掙點外快,順便提高下自己的改編能力,沒想到會被淺野愛子這麼理解。

不過這卻是是個好消息!

他想了想,對著拿著報紙準備看的淺野愛子說道:“淺野,下午有空嗎?能否陪我去一個地方。”

“可以是可以,但是去哪?”她有點疑惑,然後仔細看了看秋原悠人的臉龐,臉蛋突然有點發燙。

難道對方終於開竅了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