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半周,《新小說》第三期開始了第三次的重版,銷量直奔7萬冊。

按照淺野愛子原先的估計,《新小說》的第三期大概的銷量應該在6萬冊左右。但她沒想到,因為《七個房間》這個故事,很多人自發地安利了起來,使得銷量進一步暴增,進而第三次重版。

其實在文學書籍這一類,也不乏許多出版物因為有趣或引起社會關注,從而重版的案例。比如這個世界的人氣推理作家寫須藤秀一,寫過一本講殺人兇手連環殺人並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

這部小說剛開始的時候賣的普普通通,初次印刷也就印了2萬本。但沒想到書籍出版後,南海道的四國真的發生了類似的連環殺人案。

當時,四國警方接到一名女子失蹤的報案,警方立即開始了搜查,卻一無所獲。但緊接著的一個月,又有5名女子不知所蹤。

這就是引起了民間極大的關注,不少當地的愚昧村民更是宣稱她們被“神隱”(被神怪隱藏起來而在人間消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警方雖然第一時間要求控制輿論,但這個謠言還是越鬧越大,尤其藉助著網路,向著霓虹其他地區蔓延開來。

也就在這時,有人發現須藤秀一的作品裡描述了相似的情節,而且還將“神隱”的過程描繪的活靈活現,令人膽顫。

雖然警方後面證實這些女子是被一名男子以相約“自殺”的名義殺害埋屍,但這部作品還是因為這個“神隱”的噱頭,在口口相傳下積累了一大批粉絲。

短短兩個月,便多次重版,發行量更是突破35萬冊,直接震驚了出版界和新聞界。

現在,秋原悠人的作品也因為各類書評報道,帶動了《新小說》的銷量並多次重版。

不過《新小說》的體量在那裡,初版只有4萬冊,即便是重版,帶動的銷量也撐死也就7萬冊。別說與須藤秀一想比,就是與同為漫談社的《東京文學》15萬冊的銷量想比,銷量都差了一大截。

但成績畢竟還有的,畢竟萬年的業內墊底,居然真的“雄風煥發”了一回,也引起了許多媒體的關注。

一些和漫談社有合作的報紙和期刊,更是給秋原悠人掛上了“第二個須藤秀一”、“僅次於須藤秀一的天才”的稱號。

秋原悠人從淺野愛子的電話裡得知這些訊息的時候,心裡非常無語,他對做老二可沒興趣。

而且對於霓虹媒體的綽號能力,他也是歎為觀止。

前世的時候,因為國內男子乒乓隊實力太強,霓虹媒體就給他們取了一堆外號,比如張姓隊員的“帝國絕兇虎”、馬姓隊員的“帝國破壞龍”、許姓隊員的“帝國大青蟒”。除了體育界,還有娛樂圈的“四千年一遇美少女。”

他有點想吐槽,但不知道如何說起。

淺野愛子非常興奮,隔著話筒都能聽出她的心情雀躍:“秋原,另外出版社的宣傳局已經批發了預算,後面《新小說》每個月都可以去投放一個版面左右的推廣。”

這倒是個不錯的好消息,尤其是對雜誌的銷量來講,秋原悠人忍不住笑道:“那真的不錯。”

看來《新小說》的重版,終於引起了上級的重視,這才給了一點甜頭讓編輯部繼續衝鋒陷陣。

兩個人透過電話,又繼續聊了不少編輯部內部的問題,讓秋原悠人得知了不少訊息。

松島和宏試圖獲得部分的版面宣傳,但被菊池太拒絕;門協悠真這段時間都沒有出現,不知道在做什麼;另外後面幾期的封面設計已經安排好,將交付給外面的設計公司。

秋原悠人有點疑惑,難道不是由出版社自己的美編來操刀嗎,於是問道:“為什麼是交給外面的設計公司呢?”

“好像是因為菊池太主編力排眾議才定下來的。”淺野愛子也有不大確定,但還是說明了情況:“他認為適合秋原封面的風格應該更加黑暗驚悚點。”

秋原悠人聽到這個說法,一時有點無語,他認為自己寫的那些作品,並不是純粹的驚悚,而是黑暗中包含著人性。

再說,即便是這樣的風格,由內部的美編來操刀不是更好嗎?反正不滿意就再修改。

他想了想,放棄了這方面的考慮,畢竟雜誌的這些事項是由主編來決定的,自己作為作者,雖然有建議權,但還是不要干涉太多。

話談到這裡,差不多過去了半小時,兩人道別後便結束了通話。

秋原悠人返回樓上,開始翻閱起了一大堆報紙,準備仔細看看。

目前因為《新小說》重版,不少中小規模的報紙都關注了起來。比如矢代利浩主筆的《東京每日新聞》,便對《七個房間》極力吹捧,上面是這樣寫道的:

“在這個作品中,秋原老師並不想讓讀者對兇手及其身份過度關注。為了這個目的,他構建了出了“七個房間”,它們在外觀上幾乎沒有區別,家徒四壁,都只有一個孤零零的鐵門和一條橫貫其間的小水溝。”

“主人公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被關進這樣的密室中,更使用了多種辦法方始查明的真相卻更加令人窒息——自己只能活7天……”

又是整整半個版面,還配上了一張略顯陰森的房間照片。

秋原悠人看完後,不由地點點頭,對方果然是有能力的書評人,點出的地方恰到好處,又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懸念。

他滿意了,準備起身出去吃飯,結果放下報紙的時候,眼睛一瞄,又被一條書評引起了注意。

“秋原悠人,一個驚悚派作家?”

他有點好奇,又拿起報紙從上到下看了起來。

“從剛開始的《小飾與洋子》到後面的《七個房間》,可以看出作者善再透過寫弱小或有效勾勒出恐怖的氛圍。但讓人好奇的是,作家為什麼可以寫出這樣的文章?”

“在對從出版社員工的採訪中,我得知秋原老師從小在福利院長大,但他究竟在福利院遭遇了什麼呢?令我有點好奇,但從這樣的文風中,我們不難猜測。”

他看著看著,越來越覺得不對勁,因為這名書評人擺明了就一個意思——秋原悠人小時候的不幸遭遇,變的心理扭曲,因此才寫出這樣的文章…

他更加無語了。

沒想到寫小說能把自己寫出一個心理變態的名聲,不過好像前世也有不少人是這麼評價原作者乙一的。

算了算了,只要不影響銷量就行了。

好像RB前世有個變態殺人犯,殺人後還寫了一本逃亡小說,靠稿費就掙了幾千萬日元,還有不少腦殘粉絲?

另外還有一名霓虹留學生,在巴黎留學期間殺害並烹飪了女同學,在被引渡回來後也出了書,甚至還下海拍片掙了不少錢?!

秋原悠人覺得這2件事簡直讓人不可思議,只能說霓虹這樣的社會過於放縱了,導致什麼牛鬼蛇神都冒出來了。

算了,這些和自己沒有關係,還是好好地寫自己的小說吧…

出乎他意料的事,即便他只想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但麻煩還是找上了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