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原悠人對於東英映畫的認為他是“冤大頭”的想法並不知情。

事實上,不管《殺人回憶》票房怎麼樣,他都不打算再把版權交給東英映畫了。

因為對於他們的一些“大公司病”,他是發自內心的討厭。

而且即便是不找他們,也可以找其他的大電影公司進行合作,哪怕條件差一點也無所謂。

畢竟如果都沒有票房分成的話,簽字費那點錢的差距,有跟沒有也差不多。

……

6月30日,秋原悠人所在的高階公寓。

秋原悠人坐在書房,看起了佐竹真紀買來的一疊傳統文學期刊,詢問道:“佐竹,講講你調查的結果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佐竹真紀點點頭,然後彙報了自己關於傳統文學領域刊物的調查結果。

“目前還在經營傳統文學期刊的出版社,除去一些銷量只有千來份的小眾期刊和校刊外,便只有東映社、景繁社、課教館這三大出版社,至於漫談社,在前兩年的時候已經廢棄了相關的期刊。”

”東映社的傳統文學期刊叫做《寶石》,銷量大概有2萬多冊;景繁社的傳統文學期刊叫做《語諾》,銷量大概有3萬冊;而課教館的文學期刊叫做《文旅》,銷量有1萬左右。”

聽完這組資料後,秋原悠人的表情古怪了起來。

他知道傳統文學不受民眾待見,但沒想到銷量會低到這個程度。

這些雜誌合起來,銷量也就是《四月青年》現在銷量五分之一不到吧?!

也難怪漫談社早早地就放棄了這一領域,畢竟就連《新小說》這種銷量低於3萬冊的期刊,他們都看不上。

佐竹真紀彙報結束後,疑惑地問道:“秋原,你是打算寫傳統文學作品嗎?”

秋原悠人沒有否認,而是開啟抽屜,取出一疊稿件遞了過去。

佐竹真紀也習慣了他的風格,沒有再多說話,接過稿紙看了起來。

而她看著看著,也沉迷進了故事裡。

“故事講的是在一個戰爭年代,一個被主人趕出來的僕人,思想上正在做強盜和被餓死之間掙扎。

這時正巧走到一個到處都堆滿死屍的地方,也就是叫做羅生門的地方,他壯起膽子,想進去找到一些財物,結果他竟然發現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正在從一個年輕女子的死屍頭上拔頭髮。

他衝上去說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

老太婆解釋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髮做個頭套謀生罷了。

她說“曾經這個婦人,用蛇肉曬乾當做魚幹來賣,吃了魚幹的人們覺得很好吃,婦人得以維持生計。我並不覺得這婦人做錯了,她跟我一樣都是為了生存啊!”

於是,僕人大悟了,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麼不可以的?

於是他就搶了老太婆的衣服逃走了,並且從那以後再也沒人見過他。”

這篇故事很短,全部也就3000字不到,佐竹真紀只用10分鐘左右就看完了。

秋原悠人見她看完,追問道:“佐竹,你覺得寫的怎麼樣。”

佐竹真紀覺得這個故事很有深思,但她想不出裡面的內涵。

在猶豫了一會兒,她還是決定實話實說:“抱歉,我對純文學作品不大清楚,所以沒法做評價。”

秋原悠人沒想到連佐竹真紀這個編輯出身的業內人都這麼說。

他思考了一會兒,發現其實也不奇怪。

與推理小說的直觀性想比,傳統文學或者說純文學更加具有評析的難度。

很多核心思想以及內涵,往往需要他人的解讀才能被大眾認識,並被判別為好或不好。

像這篇大名鼎鼎的《羅生門》,其實是芥川龍之介大學時期的作品,在發表出去後就很快沉沒了下來。

而真正讓他在文壇小露苗頭的,卻是他在隨後幾年發表的另一篇作品《鼻子》。

這篇作品被夏目朔石看到後,認為他很有才華,並將其收為弟子。

但在芥川龍之介去世後,兩部作品的地位卻是截然相反。

《羅生門》幾乎霓虹無人不知,反倒《鼻子》卻是沒幾個人聽過。

總之傳統文學或者純文學作品的揚名,往往需要很大的運氣。

想到這裡,秋原悠人對於這篇作品的信心也低了不少。

不過畢竟沒花多少功夫,所以他也沒多失望。

在把作品交給佐竹真紀後,他又說道:“麻煩幫我把這份稿件交給景繁社的《語諾》期刊把。”

按照關係來講,他其實應該把這部作品交給課教館,但課教館的那份期刊銷量實在是太低了。

所以他在考慮後,還是決定交給景繁社,讓他們的期刊刊登這部作品。

佐竹真紀接過稿件,表示自己知道了。

而在她離開後,秋原悠人又接到了內海拓人的電話,“秋原老師,您方便有時間來參加試鏡嗎?”

在聽到這個請求後,秋原悠人有些驚訝。

在他的預想裡,內海拓人在和自己簽署完合同後,還需要處理一大堆相應的準備工作才能開始選角色。

但不知道是他效率太高,還是自己想錯了電影的製作流程,居然這麼快就進入到了這一步。

說實話,他還真是挺有興趣的。

畢竟之前《古畑任三郎》的選角試鏡,他就出於避嫌的原因主動推辭了。

但現在這部《殺人回憶》,自己作為故事創意人+主要投資人,自然不可能放過。

……

7月2日,也就是試鏡那天,秋原悠人坐專車來到了內海拓人租的地方。

在下車後,他開始打量起了內海拓人臨時租用的這個辦公場地——秋葉縣的一個破舊的物流倉庫。

雖然破舊,但裡面器材已經是一應俱全了,看起來還有模有樣的。

而在發現秋原悠人到達後,一名穿著藍色制服的工作人員很快就叫來了內海拓人。

內海拓人在見到秋原悠人後,立刻笑容滿面地說道:“請和我來。”

秋原悠人點點頭,便跟著他走進了倉庫右上方的一間房間,發現這裡已經坐滿了一堆人。

都是男演員,年齡從20歲到40多歲多有,身材也不一致,高矮胖瘦全都有。

這些待選演員都很安靜地坐在塑膠椅上,手上拿著提前發的試鏡劇本在讀,而在看到內海拓人帶著秋原悠人走進來後,很多人也注意到了。

部分在報紙上看過秋原悠人照片的演員,立刻站起來鞠躬,用真誠的道:“秋原老師,您好!”

在這些人喊出話後,其他人也看出了情況不對,也齊齊站起來鞠躬問好。

秋原悠人轉身望去,發現所有人都保持著鞠躬的姿勢,一時間腳步一頓。

他想了想,說了句“辛苦了”便離開了。

這些待選演員沒有說話,而是繼續低頭保持恭敬的姿勢,而秋原悠人也就這麼走了過去。

論地位來講,自己是知名作家,他們大多只是三四線的普通演員,並不是同一個階層的人。

除了這一點,自己更是一句話就能決定是否錄用對方。

所以他們這些鞠躬的表現,也有提前給自己留下好印象的打算。

秋原悠人走到了前排的作為,坐在了內海拓人和永山義人中間的位置,而在旁邊左右還坐了兩個大叔。

透過介紹,秋原悠人得知這兩人分別是執行導演以及監製,是內海拓人從兩家不同的電影公司請來的。

在見到秋原悠人這個大投資人,這兩人也表現非常“熱情”,並遞上了自己的名片。

在客套了一番後,內海拓人笑著問道:“秋原老師,那我們開始開始吧?”

“好。”秋原悠人說了句。

接著內海拓人便讓一名站在旁邊的助理,根據演員名單一個個叫人。

秋原悠人定下心來,準備好好地執行自己評審的身份。

畢竟一部電影能不能成功,演員因素佔到了非常大的比例。

自己在這裡需要做的,便是找出最符合原著的演員人選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