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田專務,這是我準備連載的稿件,請您過目一下。”

東京都,《知事新聞》所在的報社大樓。

秋原悠人坐在招待室的沙發上,將手上的稿件遞交給了志田大希,而後者接過稿件後,便低下頭看了起來。

畢竟秋原悠人是他特別邀請的作家,還是要仔細看看稿件內容。

另一邊,秋原悠人喝著茶,看著志田大希逐漸沉迷在故事內容裡,心裡也有了7分的把握。

《D坂殺人事件》作為江戶川亂步的作品,年代略微久了一點,但詭計設計還是有點意思的。

但它的優點是故事節奏極其緊湊,並讓人很有閱讀的慾望。

……

故事講的是“我”和一名叫做明智小五郎的偵探發現了一具屍體,而這具屍體的主人是舊書店的老闆娘。

這位老闆娘生前非常美豔,但她身上卻是遍佈傷痕。

出於一種特別的心思,我和明智小五郎兩人開始調查了起來。

在這一過程,我們調查的重點是一個的名為“無窗”的門。這個門有扇葉並且可以開關,並將門內外隔成了密室。

當時事發的時候,“我們”看見門裡面透露著燈光,閃過一個人影然後“無窗”就關上了。

當時旁邊有兩名中學生,一個看到人影是白衣服,另一個看到是黑衣服。

在經過調查後,“我”認為兇手就是明智小五郎。

因為無窗門上的扇葉設計,一個學生的角度恰好黑條紋被擋住了,另一個學生則由於角度不同白條紋全被擋住了,他們分別看見的當然是一黑一白。

而明智小五郎剛好最喜歡穿黑白條紋衣服。

除此之外他還與死者有一定的人際關係,或許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殺人動機。

但到了最後,事情卻迎來了反轉。

明智小五郎卻說自己只是剛好經過“無窗”,而在他的調查裡,死者與隔壁店鋪的老闆有染,死亡原因是因為“SM”玩過頭了。

在他講完這一切後,隔壁店鋪的老闆也剛好和警方認罪了。

……

這個故事在本格的設計上卻還是不錯的,畢竟推出了“無窗”這一特殊的設計,並用視覺差來引導讀者。

但因為故事過於“狗血”,在後世引起了不少讀者的吐槽,以致於被部分讀者吐槽為玄學推理作品。

在1988年改編成電影的時候,導演為了吸引眼球,直接拍成了“官能(18歲以上)大片”,並大幅改編了劇情。

將死者變成隔壁蕎麥店鋪的老闆與書店的老闆,而書店老闆娘是兇手。

殺人原因是她接受不了書店老闆,也就是她父親對自己的侵犯,於是憤而殺人。

可想而知,這麼大幅度的對作品改編,自然引起了原著粉絲的極其不滿,在國內豆瓣上的評分都只有4.9分,堪稱爛片中的爛片。

雖然邏輯和劇情都有問題,但秋原悠人依靠著一些合適的手法對其進行了更加“合理”的改編——在原作詭計和人物關係的基礎上,增加了明智小五郎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對線索的偵破。

不過這個改編是否能得到認可,他心裡也不是非常確定。

他唯一確定的只有一點,如果把原著放上去,即便是能夠過稿,也會被很多人指責充滿問題。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在經過了30分鐘左右的時候後,志田大希放下了稿件,認可地點了點頭,“不愧是秋原老師,這篇稿件沒有問題。”

秋原悠人心裡松了一口氣,然後也笑著表示了感謝。

在確認稿件後,兩人又在其他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簽署了相應的合同。

《知事新聞》與課教館畢竟性質不同,目標只是為了給報紙增加更多的內容,對版權和單行本什麼的沒有任何要求。

因此兩人簽署的合約裡,只規定了具體的稿費酬勞,也就是每張稿紙大概5萬円左右的酬勞。

至於其他具體的工作對接,到時由淺野愛子這邊與報社在專門進行負責。

除了連載外,秋原悠人還可以開通一個邊欄,發表自己的一些觀點。但這個邊欄裡的內容需要經過報社稽核才行。

這一點也是秋原悠人的另一個目的,即增加自己的話語權。

有了話語權之後,自己可以做更多的事,比如去針對社會上的一些時事發表言論,亦或是發表自己的一些觀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自己只是那種安靜的創作者,這點不是必要的。但如果自己想要更大的社會影響力,這點卻是不可避免的。

到時要是再被人栽贓陷害了,自己也有個視窗可以解釋。

簽署完合約後,秋原悠人和志田大希約好下次再去俱樂部,便禮貌地道別。

在經過40分鐘左右的車程後,他和保鏢一起來到了東京大學的圖書館。

東京大學的圖書館,是一棟非常破舊的老建築,並且只有3層高。但老雖老,裡面卻是有不少學生。

在走到公共交流區後,秋原悠人見到了自己的弟子遠山美穂。

而遠山美穂見到自己,遠遠地就鞠了一躬,認真說道:“師父,辛苦您了。”

她是真的不好意思,作為弟子,應該是她親自去秋原悠人家並學習知識。

但秋原悠人卻出於為她著想,反而是自己主動每週過來進行2-3個個小時的輔導,指點關於詭計的設計以及小說情節的探討。

秋原悠人擺擺手,示意她和自己一起坐在了一個偏角落的座位上——這邊處於公共交流區,即便是低聲說話也沒關係。

至於隨行的保鏢,則被安排在了附近觀察。

看著保鏢的警戒動作,秋原悠人下意識沉思起來。說實話到了現在,他覺得自己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

畢竟收到恐嚇信這麼久,也沒什麼動靜。

他甚至還問了瀨戶玉枝等“老朋友”,得知他們基本人人都收到過一些,少的十幾封,多的上百封。

更誇張的是,他們甚至還把收到的恐嚇信數量,作為互相談笑打趣的一個話題。

在得知秋原悠人只收到一份“恐嚇信”後,更是嘲笑了一番,認為作品影響力不夠大。

不過秋原悠人聯想到不明行蹤的大貫正和,心裡還是有點不放心。

遠山美穂不知道秋原悠人的心思,從包中取出一份稿件,遞給了秋原悠人。

“師父,這是我打算下一次投稿的短篇作品,麻煩您指正一下。”

秋原悠人在看完後,滿意地點了點頭。

說實話,遠山的天賦比他想象的高了很多,很多東西一點就透,不用再繼續說第二遍。

比起兩人剛認識的時候,現在的她無論是文筆還是對內容的構思,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想必再過一段時間,估計就能創作出一些不錯的長篇小說了。

在前世的時候,很多作家都是這樣,年紀輕輕就寫了非常精彩的作品。

在推理小說界,乙一在17歲時寫出了《夏天、煙火、我的屍體》獲得集英社的JUMP小說·非小說大獎;東野圭吾在27歲的時候寫出了《放學後》摘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

而在更遠範圍的傳統文學界,芥川龍之介23歲時寫出後世大名鼎鼎的《羅生門》(不過當時沒太多人賞識)。

他雖然心理滿意,但口頭上還是說道:“在語法上還是有一些不足,可以刪去一些不必要的對話。”

遠山美穂沒有懷疑,而是很認真地點頭答應。

在從頭到尾梳理了一遍後,時間又過去了1個小時,秋原悠人打了小招呼,便起身走到了圖書館裡面走廊的衛生間。

“畑中桑,麻煩在這裡等我下吧。”秋原悠人和保鏢打了招呼。

他現在只要是公開場合,基本都與這位叫做畑中樹的保鏢形影不離。

但在一些比較“私人”的時候(比如解決生理問題),很明顯還是不大適合待在一起。

在保鏢點頭應是後,秋原悠人便走到了衛生間裡面,準備解開褲袋,但就在這時,他聽到後面隔斷門推開的聲音。

一個男人的聲音冷不丁響了起來,“秋原老師,我可終於等到你了。”

秋原悠人沒來得及多想,停下手上的動作並疑惑地轉過頭。

在他的視野中,一名穿著清潔工制服的男子,拿著一把水果刀,捅在了他胸口左下方的位置…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