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原,你真是寫出了一部不錯的作品。”

在西島友輝感慨的時候,推理協會的副會長河合新太也表露出了自己的驚歎。

在此之前,秋原悠人來到推理協會,告知他自己只是想要做一下推理文學方面的“新嘗試”,他雖然表面上表達了對他這一做法的讚許,但心裡還是並不看好。

在他看來,那麼多已經成名多年的作家,都沒有幾個能夠嘗試成功,至於秋原悠人這種剛出道半年的作家,就更加不大可能了。

不過他也覺得不是什麼壞事,畢竟秋原悠人還年輕,也寫了一些還算不錯的作品。即便是失敗了一兩次,也算不上什麼。

就算是外界不少書評人對秋原悠人有批評,他也沒打算鼓勵或安慰對方什麼——做作家的,哪一個不是被人批評著成長起來的。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秋原悠人居然在《四月青年》釋出了一個加長版的專刊,把後面的故事全部講的清清楚楚,更是用故事的精彩,直接堵住了所有書評人的嘴!

他可以預料到,在後面的幾天,關於秋原悠人的作品,書評界勢必只會有一種聲音出現!

就在這時,“叮鈴鈴”的電話鈴聲響了起來。

河合新太接起了話筒,很快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女聲。

“河合會長,我是瀨戶,關於秋原老師的那部《看不見的客様》,你看了感覺如何?”

河合新太笑了起來,並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

“瀨戶老師,作為《東京文藝》的簽約作者,你的感覺又是怎麼樣的呢?畢竟算起來,你們可以算是競爭對手啊!”

談到作品,瀨戶玉枝猶豫了一會兒。在此之前,她其實和持反面觀點的書評人一樣,認為秋原悠人的這部作品過於繁瑣複雜,很難受到讀者歡迎。

但在看完了這個加長版專刊後,她才意識到自己完全想差了。

她想了想了,實話實說道:“我本來以為秋原的這部作品可能會失敗,但在看完整個故事後,我發現自己錯了……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我的體會的話,我只能說自己非常驚訝。”

河合新太聽完後,也贊同地點了點頭,“瀨戶老師,你的心情我理解,這部作品感覺就不像是霓虹人寫的一樣是吧?”

傳統的霓虹推理作品,不管是本格還是社會,都有自己的小說章法在裡面。但秋原悠人的這部作品,卻脫離了一種派系的花費,從頭到尾都在走一條敘述性詭計的道路。

如果非要歸類的話,只能歸入到法庭派這一類。但這個世界的法庭派的作品,歐美那邊比霓虹本土更加盛行。

瀨戶玉枝嘆了口氣:“說實話,看到秋原出道半年來,就釋出了這麼多優秀的作品,讓我感到自己有點壓力大。可能我確實已經老了,該好好考慮退休的日子了。”

河合新太嘴角抽了抽,不由地在心裡腹誹了起來,你要是老了,那我算得上什麼?老不死的?

不過聽到瀨戶玉枝因為秋原悠人的作品產生退休的想法,河合新太也不由地感慨了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秋原悠人作為一個新人作者,但這半年來的成績,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也著實過於嚇人了一點!

不知道有多少資深的推理作家,會和瀨戶玉枝一樣,因為秋原悠人產生退休的這種想法。

河合新太低下頭,看著手上的這本《四月青年》,心裡多了一個念頭。

可能,我也老到要考慮退休的年紀了吧?

……

與河合新太感到煩惱不同,上杉苑子則捧著《四月青年》的加長版專刊,臉上流露出一種滿意的表情。

她只是個普通讀者,沒有作者和書評人想的那麼多,她看完整部作品後,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這部作品實在太精彩了。

在此之前,因為《看不見的客様》這部故事的繁瑣的闡述與回憶,她的心裡有些不滿,甚至考慮要不要停止追讀。

她都做好了打算,那就是過段時間,等秋原悠人的新作出來再去支援一下他。

但現在,她滿足了,因為這個故事的發展,實在是太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了!

怎麼說呢,在她看來,這個故事就像是俄羅斯套娃,一層接一層的纏綿不斷,情節內容更是不斷地反轉。

比如,她剛開始以為這確實是一場密室殺人案,但沒想到只是須鄉伸之編造的謊言。

又比如,她開始以為須鄉伸之只是個無辜的懦夫,但沒想到他才是真正的幕後兇手!而他的那名情人,才是真正的有正義心的人!

還有,她以為渡邊早季剛開始只是個為了勝利不擇手段的律師,但沒想到她這一身份是偽裝的,而是為了給自己孩子復仇的母親!

當然,除了這些細節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情節反轉,包括一層層被揭露的犯罪現實,以及人性的態度的不斷展現,都讓人非常地記憶深刻。

在這一刻,上杉苑子對於秋原悠人更加信服了,她打算再仔仔細細地多看兩遍這部作品,然後繼續挖掘裡面的深意,尤其是關於故事反轉的寫作手法。

在她看來,單單只看一遍的話,根本沒有辦法體會到這個故事真正的精彩。

她決定了,以後秋原悠人的所有作品,不管怎麼樣,她都會認認真真地仔細追完!

……

在另一個地點,一群人卻圍繞著秋原悠人,展開了不同的討論。

“關於秋原悠人的這部作品,大家的意見怎麼看?”

“這卻是有點出人意料。”

“沒想到故事的結局竟然是這樣的。”

“之前可能過於低估了……”

景繁社,《文學之春》編輯部的會議室,眾多編輯圍繞著大會議桌的四周,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作為副主編的巖城景,看著桌面上厚厚的那一本《四月青年》,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在此前兩週的例會上,他口口聲聲稱秋原悠人的這部作品不足為懼,而編輯部的眾多同僚,也認同起了他的這一看法。

畢竟在那段時間,無論是讀者還是書評人,都對對方的作品表達了不滿。

事實上,在秋原悠人上一週休刊的時候,他還在私底下猜測過,這部作品會不會就夭折了!畢竟不管是什麼連載,休刊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但他沒想到,《四月青年》居然出了這麼一個怪招,在休刊一週後,直接出行了一個加厚版的專刊,把秋原悠人後面的作品,一股腦都給放了出來!

這下子,即便是再對秋原悠人作品沒有追讀耐心的讀者,也會考慮之前已經耗費的“沉沒成本”,耐下心來仔細地看一看了!

在他思考的時候,一名戴眼鏡的中年男子對著他問道:“巖城副主編,關於《四月青年》的後續銷量,你有什麼看法?”

巖城景站起身,試圖再次發表《四月青年》超過不了《文學之春》的看法。

但他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什麼都說不出來。

以秋原悠人這部作品的質量,後續說不定會有不少書評人關注起來,至於讀者,可能也會在網上發表好評的意見。

到了那個時候,憑藉著口碑效應,《四月青年》說不定真的可以銷量大增!

想到這,他的心裡隱隱有了不妙的感覺。

該死,難道《文學之春》老三的地位,就這麼不保了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