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中,刺客可以算的上最古老,最富有神秘感的的行業之一。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早在奴隸社會時代,應部落戰爭的需要,刺客就已經出現了。在中國的春秋時期,由於戰爭的頻繁發生和貴族鬥爭的白熱化,職業性的刺客就此出現了。一些神秘的組織和人物暗中訓練刺客,以供貴族僱傭使用,而這些被訓練的刺客大都是從便開始訓練,因此刺殺能力極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刺客們被一些貴族的僱傭,負責對目標人物進行刺殺,大多數刺殺的原因都是僱傭者政治鬥爭失敗的報復。刺客行刺目的往往以圖在短時間內,讓目標人物及其相關事物遭受致命打擊,使目標任務喪失以僱傭者爭權奪利的機會,以滿足僱傭者自己的需要。

法家對刺客尤其深惡痛絕,他們認為刺客們以武犯法,肆意殺人,應予以嚴打。但也有思想家對刺客這個群體提出了區別對待的想法,他們的理由是在稂莠不均的刺客群體中,也出現了一群有道德的刺客,他們以“士為知己者死”作為人生信條而行事,因感激委託人的恩德而去行刺,帶有“俠”的氣息,是十分值得同情的。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四句二十字,鮮明地刻畫了這一“俠”的行事特色。然而在戰國這個時代,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俠”,沒有人為其定義,也沒有人予其評價,俠者所行之事是非難定。

勤政殿上,百官雲集,趙丹面露憤慨的對殿下的群臣道:“堂堂趙國國都之中,竟然發生這等慘案,你們這些為官的是怎麼治理這趙國的首善之地的?幸好藺相國沒有因此喪命,否則你們讓我怎麼在天下諸侯面前抬起頭來?”

“臣等有罪。”群臣紛紛稽首認罪道,趙捷也不例外。

趙丹略微的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後對群臣道:“孤已經命人暫時關閉了邯鄲各個城門,刺客必定逃不出邯鄲城,限期一日偵破此案,誰自告奮勇自願負責此事。”

不知是沒有信心一日破案,還是有什麼更深層的原因,趙丹的話音落後,堂下百官久久無人應答。

群臣毫無反應,於是趙丹便看向了趙捷,那眼神的意思很簡單,很明了。趙捷無法像群臣一樣裝傻充愣,於是便自告奮勇道:“兒臣願意調查此案!”。

“我兒真是一個敢於擔當的好臣子啊!”趙丹聞言面露笑意的感嘆道。

趙丹接著對身邊的書令道:

“詔曰:相國遇刺,孤深感憂慮,著太子趙捷為專案大臣,上下百官臣民一應聽從調遣。

詔曰:相國藺相如忠貞勤懇,孤素知焉,著有司前往慰問,以表孤與朝廷之知心意。

詔曰:藺相如辭相養傷,左相趙豹勤懇任事,深得孤心,今任免其為右相,左相由上卿虞卜繼之。百官迅速交接,不得有誤。”

一連三道旨意,趙國朝堂上的勢力分配頓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藺相如遇刺之事因為趙國朝堂的迅速動作,所幸在天下間並沒有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當趙國上下正在為相位調整而忙碌時,平原君也順利的到達的秦國。與秦王書信中所言的熱切期盼不同,平原君遭到了秦王冷遇。直到他抵秦國的十幾後,秦昭王方才按在信中言召見了平原君。

也許是巧合吧!與此同時,王稽也從齊國回到了秦國。王稽在齊國遭其君臣戲耍,並沒有討到什麼好處,最終灰溜溜的回到了秦國,可謂是丟盡了秦國的臉面。

因為慎怕被朝庭清算,所以王稽回到秦國後沒有先去王宮交令,而是先去了相國府。此時範睢風頭正隆,手中正大權得握,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是唯一能挽救他的姓命和仕途的人。

範睢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王稽一入相府便被立刻引為了坐上賓。

“使君救本相於危難之間,若非使君,本相豈能得今日之富貴。多謝使君,這杯酒敬使君”范雎舉起面前的酒杯,繼續對王稽道:“人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以後使君遇到什麼麻煩事就來找我,我一定好好幫使君解決。”

王稽聞言心中頓時大喜,他面露難色道:“天下事有三件不可預知,有三件毫無辦法。君王可能也許會在哪一天死去,這是不可預知的第一件事情。您有可能在某一天突然死去,這是不可預知的第二件事情。我或許會在某年某日突然去世,這是不可預知的第三件事情。如果君王有一天死去了,您即使因我沒被君王重用而感到遺憾,那是毫無辦法的。如果您突然死去了,您即使為還未報答我而感到遺憾,也是毫無辦法的。假使我突然死去了,您即使因不曾及時推薦我而感到遺憾,也是毫無辦法的。”

王稽的話似有所指,讓聽者范雎感到了一絲困惑,於是他順勢繼續問道:“使君可是遇上什麼困難了,我可以幫忙嗎?”

王稽聞言稽首拜道:“在下性命堪憂,求先生救在下一救。”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了!”范雎關切的問道。於是王稽將在齊國發生的事緩緩的出來。

範睢聽了皺了皺眉,然後稍稍展顏道:“這事包在我身上了!你就放心的等著大王的新命令吧!”

王稽聞言拜道:“王稽在此多謝先生了!如果沒有先生,在下恐怕就要命喪九泉了!”

范雎禮讓道:“使君客氣了,如果不是你,我哪裡還能活著,哪裡還能有這樣的富貴。”

活命之恩,不可不報。送走王稽後,范雎便入宮向秦王進言道:“如今的秦國繁榮富強,勢壓六國,實現此情此景的的最大的功臣是誰,大王仔細的想過嗎?”

秦王想了想,然後指了指範雎,笑著道:“那最大功臣不久是你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