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宮,勤政殿,趙國諸臣濟濟一堂,趙捷在所有人的注視下緩緩的走進大殿。

“兒臣拜見父王。”趙捷恭恭敬敬的叩拜道,禮儀上沒有一絲錯處。

“入列吧!”趙丹比往常更加威嚴的道。多年的父子默契讓趙丹明白兒子這是在給他顯示王權威嚴的機會。

“諾!”趙捷應了一聲,然後依禮退入群臣之列之中。太子既為子,亦為臣。

“諸位卿家,就在剛剛,韓國使臣遞交了一份盟約給我趙國,希望與我國秘密結盟,共同進退。”趙丹指著案上的一堆竹簡,語速平緩的道:“我手中的這一份是盟約的具體條款,其內容我已經命人傳抄了幾份,諸位已經互相傳看完畢。有誰先出列談談自己的看法。”

話音剛落,諸臣不約而同的看向了趙捷,好像在:“你幹的事,你先。”

在眾人的注視下,趙捷再次出列,向趙丹稟奏道:“這份盟約是兒臣根據三個基礎而制定。”

趙捷抬起右手,豎起第一更手指道:“第一個基礎是當今天下的局勢。今日之天下,孰為至強?顯而易見,秦也。秦依託關中財富,依仗崤山之固,而徵山東之國,高屋建瓴,屢戰屢勝,天下各國莫能與之敵。今秦王掌權,用張碌之遠交近攻之策,顯然欲和齊而攻三晉與楚國。未來的幾年裡,秦國必定會經常性的出關進攻包括我趙國在內的四國。與此同時,我趙國安定了北方邊境,兵正利,甲正堅,糧正足,攜屢勝之勢入爭中原,已經隱約成為了山東六國的執牛首者。楚國受傷嚴重,猶在舔舐傷口,韓國精銳盡失,已經快要滅國了,魏國徹底沒落,靠著老底艱難的維持著國家的安全,齊國一蹶不振,躲在四國生後默默發展,山東六國只剩下趙國可以與秦國一抗了。不需要過多久,秦趙必有驚天一戰,一場決定天下歸屬的一戰,成者一統天下,輸者萬劫不復。”

趙捷抬起右手,豎起第二根手指道:“第二個基礎是上黨地區的局勢。上黨地區是天下之高地,其於天下有高屋建瓴之勢,韓趙魏秦四國無不想完全佔領此地。如今秦國已經佔領了魏國的前國都安邑,並在那裡駐紮了重兵,其心思天下人皆已瞭然於心。秦國必定發兵平陽,韓必不可敵,繼而順勢進入上黨地區,與趙國共享上黨地利,以作決戰。上黨是趙國的最後屏障,若趙國不幸戰敗,秦國全境佔領上黨,則邯鄲必危,趙國必危。因此,我趙國必須將戰場推出上黨地區,將上黨打造成一個有巨大縱深的堅固的屏障,避免戰爭在趙國本土發生,損害趙國利益。上黨是秦國進攻趙國的跳板的同時,也是趙國的後方基地。趙國可以依託上黨,經平陽,入侵安邑,佔領安邑後沿山勢順勢攻至黃河,駐紮重兵以威脅秦國本土的最後一道屏障——西河地區。在這之後,能不能重演魏國榮光還猶未可知,但這樣的進攻方式繞過了函谷雄關,其意義非同可。

趙捷抬起右手,豎起第三根手指道:“第三個基礎是三晉濃重的歷史淵源。春秋時代那個國家稱霸的時間最長?所有人都知道是晉國。雖然齊桓公率先稱霸,但自從齊桓公死後,齊國就徹底沒落了,晉國緊隨其後扛起了尊王攘夷,九合諸侯的旗幟。晉國的稱霸讓三晉地區成為了當時中國最文明,最富裕,最繁榮的地區,以至於即使到了今日,韓趙魏三國至今猶享其利。歷史早已證明三晉和,則霸天下,巨大的文明底蘊是一直和蠻夷混在一起的秦國無法比擬的。在晉國稱霸的時代,韓氏與趙氏便已經有了深厚的交往。趙氏孤兒的故事耳熟能詳,韓氏拯救趙氏於危亡之間;趙韓同盟使得韓氏與趙氏安全的的度過了晉國諸卿爭權的歲月。雖然晉國滅亡後兩國有了許多的糾葛,但深厚的情誼依舊保持在趙氏與韓氏之間,依託如此深厚的交情,韓氏與趙氏也就有了合作的基礎。”

趙捷朝著趙丹再次躬身行禮道:“韓趙以此三者為基,結為密盟,相依相靠,共抗強秦,皆保社稷,此臣所以密談也。”

聽完了趙捷的話,趙丹的臉龐不禁露出欣慰的笑意。“我有了個好兒子啊!”趙丹如是想到。

“秦趙必有一戰已為天下共識,然吾趙國與秦國疆域千里,太子殿下憑什麼確定秦趙之戰會在上黨地區發生呢?難道就秦軍就不能在上郡與我趙國決戰嗎?”平原君趙丹出列問趙捷道。

“前世教科書上明確寫明,秦國是從上黨地區攻入趙國的,先是在長平打了一場決戰,然後又在邯鄲打了一仗,我確定以及肯定。”趙捷如是想到:“可這些話不能告訴你們,還好我聰明,早就仔細的研究過了這個問題。”

“秦軍若想滅我趙國之有生力量,就必須攻我趙國所必救之地。邯鄲為都,政令皆從此地出,必不可失;晉城為祖地,有先王之陵墓,亦不可失。由上黨北上一二日可達晉城,東向四五日可至邯鄲,因而我趙國決不能容忍上黨之地落入敵手,此地乃我趙國必救之地;而若秦軍從上郡入侵趙地,則我趙氏無憂矣,漫長的糧道與戰略縱深最終將壓垮秦國大軍。秦國亦有賢士,斷不會取此路。”趙捷口若懸河的解釋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即使太子殿下的猜測正確無誤,可現如今趙國哪裡還有近十萬的軍隊可用於調遣呢?漫長的邊境線已經讓國內的軍隊過於分散了,我們很難再調集如此大量的軍隊。”平陽君趙豹,趙丹的叔叔出列提問道。

“調往韓國的軍隊直接從上黨的駐軍中選出即可。按盟約的內容,我們需要將9萬人調往韓國,而上黨地區有10萬軍隊,足矣!在上黨,平陽二地,韓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時此刻,量韓國也不敢得罪我趙國!當然為了確保能對突發事件作出應變,我建議再從護衛國都邯鄲的精銳軍隊中調萬人至上黨。”趙捷繼續解釋道。

“兵員解決了,那將領呢?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派誰統領這十三萬大軍呢?而且與韓國長時間的合兵一處,矛盾必不會少,誰來處理這些矛盾呢?”膽大心細的廉頗問道。

“我推薦廉大將軍為這十三萬大軍的統帥,專門負責訓練軍隊,抵禦秦軍。統帥有臨機專斷之權、先斬後奏之權、諸將任免之權。我推薦奉陽君之孫李閔為常駐韓國的使者,專門負責處理韓趙矛盾,其地位僅次於統帥,亦有臨機專斷之權。”趙捷向趙丹躬身行禮道。

……

趙國朝堂諸臣陸陸續續的詢問了趙捷許多問題,趙捷一一都作出了解答。許多年後,一些當事人回憶仍不住的讚歎趙捷的英姿。敘事條理清晰,見解四方兼顧,趙捷以一個頭腦清晰,才華淵博,見識高遠的智者形象留在了一代群臣的腦海中。

也許是因為趙捷的詳備解釋,也許是英雄所見略同,在不斷的詢問與解答中,趙國大部分群臣接受了趙捷的想法,最終,他們選擇與趙捷站在了一起,選擇了支援韓趙的秘密結盟。於是在趙惠文王死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韓趙的順利的結成了秘密聯盟,簽署了秘密的盟約,軍隊等人員的調動開始秘密的展開了,一切依照趙捷的想法與設想進行著。

後世人認為這場在邯鄲勤政殿舉行的朝會確定了趙國未來十年的國際戰略,即結盟韓國,拉攏魏國,經營上黨,共抵秦國。這場朝會之後,趙國意識到了上黨地區的重要性,開始有了一個正確的發展的目標。趙國將大量的精力用於了對上黨的經營中,在未來得到了巨大的回報,這不得不是一項極其明智的決定。

後世人認為這場在邯鄲勤政殿舉行的朝會還為後來的異常殘酷的上黨戰役打好了堅實的基礎。沒有這場朝會,就沒有經營上黨的決策。上黨的精心經營讓上黨之戰時的趙軍有了堅強的依託,民心向趙,軍心向趙,雖不在自己的土地上,勝似在自己的土地上。士卒視死如歸,讓人數處於劣勢的趙軍與強大的秦軍有了一搏之力。

後世人認為這場在邯鄲勤政殿舉行的朝會還極大的影響了整個戰國時代的國際局勢。正是這場朝會開啟了趙國的崛起之路,從此趙國走上了一條日漸強大、繁榮、富強的道路,最終有了與天下眾國一較高下的實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