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李牧傳》載:趙孝成王七年初秋,有匈奴扎木和部亂,單于欲並之而犯,其部萬戶頭曼不敵,而護主南逃。李牧感其忠與義,並慮昔日之仇,盡起三軍十萬人,北上絞殺匈奴單于部。

大同城,冶煉工坊,李牧再一次攜麾下將帥官吏對兵器鎧甲的製造進行視察。自從大同成為雁門郡治所以來,軍事的重心便不斷向大同轉移,大量的軍隊需求迫使平城不得不加大兵器的產能。於是在李牧的親自主持下,平城及周邊的所有鐵器作坊,以及鍛造人才,全部被集中在新建的附郭之中,專事兵器鎧甲的生產。

專門為趙捷打造兵器的負責人趙啟鬥在這一番大遷移中大展身手,依靠其堅實的官方背景和豐裕的資金,一舉吞併了數十個經營不善的中小作坊,成為了平城最大的兵器製造商。趙啟鬥根據趙捷曾經指導的流水線的生產模式,將兵器製作的流程進行了簡單的拆分,使專人負責專事,大大提高了生產順序;與此同時,他還憑藉卓氏深厚的技術基礎,大力創新生產方法,使得兵器的質量得以大大提升。

由於他的優異表現,同時也得益於趙捷的推薦,趙啟鬥獲得了李牧的賞識。李牧封其為附郭的市長,全權負責附郭軍械的生產、運營與交易的管理工作。隨著戰事的愈發臨近,兵械的需求越來越大,附郭中的工坊的生產壓力也越來越大。在趙啟鬥的安排下,工匠與奴隸一日三班的輪流投入生產,利甲堅兵被晝夜不停的打造出來,一車接著一車的運往軍營。

“現如今,兵備產出如何啊!”李牧沿著附郭中的大道轉了一圈後問道。

“回郡守大人話,直至今日為止,已生產斬馬刀一千柄,騎槊三千杆,戰車五千輛,劍八千柄,刀一萬柄,戈三萬支,矛五萬根,盾牌八萬塊,鎧甲十萬套,箭矢十五萬支!”

伴隨著趙啟鬥的彙報,李牧緩緩的停下了腳步,嘴中喃喃說著許多數字,在趙啟鬥彙報完畢後,李牧悠悠的開口說道:“此次出兵至少需要箭矢三十萬,你先把其他兵器的製作都停下來,從現在到出兵這段時間裡集中力量生產箭矢。”

“大人,雁門境內諸城尚有箭矢二十萬庫存,是否需要全部轉移到平城!”作為主簿,趙捷適時提醒道。

“不必了,雖然我大軍出征繼續箭矢,但地方防務也不可放鬆!”李牧思考了一番後回答道:“一旦我大軍出征,境內的盜賊寇匪壓力頓減,難保不會出山為亂,留下一定量的兵器鎧甲可以確保我後方的安全!”

“郡守大人考慮周全,卑職明白了!”趙捷恍然大悟的問道:“是否需要發函勒令諸城城守加強警惕,保境安民!”

“好主意,等待會兒回到郡守府,你擬一道命令送往境內各城,是時候製造點緊張氣氛了!”李牧呵呵一笑道。

與此同時,一隻信鷹降落大同城,訓鷹師取下血紅色信管,迅速的交給了一旁的傳信兵。口中吩咐道:“頂級軍情,快送給郡守大人!”。

傳信兵一路飛奔,就在李牧即將離開冶煉工坊之時,及時的趕到了平城附郭。“軍情緊急,閒人讓路!”傳信兵大喊著奔馬入城,頓時引起了沿途路人的矚目。

高舉著紅色信筒,絢麗的翻身下馬,不等馬伕上前牽馬,傳信兵將韁繩一拋,迅速的跑向了李牧的所在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前方緊急軍情,請郡守拆封。”傳信兵單膝跪地,上氣不接下氣的將信筒舉過頭頂,遞至李牧面前。李牧掃視了一眼信筒,眼睛倏然發亮,興奮的取出了藏於其中的信件。

“扎木和部已亂,單于火中取栗,頭曼阻敵不利,業已南向而逃!”李牧嘴中喃喃的讀道,周圍之人聞之均一臉大驚。

“傳令三軍,整軍備戰!”李牧滿面欣喜,神情堅毅的說道:“這一天終於來到了!”

—————————————————————————————————————

隨著李牧的一聲令下,大同乃至整個雁門郡都進入了戰時體制。兵甲開始分發,人員開始聚集,糧草開始北運,兵馬開始出發。趙捷率領著一手建立起的新軍,護衛著中軍帥帳率先向平城榷場進發。

得益於北地馬匹數量的眾多以及趙捷對騎兵的重視,趙捷的兩萬兵馬得以實現了快速的兵力機動,不過一日時間便陸續抵達了平城榷場,給日益緊張的邊境局勢注入了一陣強心劑。當李牧抵達大同榷場時,已有數十友善部落抵達趙匈邊境,各地關口守將不敢自專,報急文書如雪片般送到了李牧的案頭上。

“發布命令,要求各地守將善待來歸部族,但不得放其一人一馬入境!”李牧吩咐麾下屬吏道:“可令來歸之人就地安營紮寨,我軍可為其提供糧草。”

又二日後,有將領傳來訊息:南逃的頭曼率領一萬殘部抵達了趙匈邊境,李牧特遣姜商仁前往迎接。

“頭曼腦中的草原地圖是此次我軍獲勝的關鍵!”李牧語重心長的吩咐姜商仁道:“爾當善待之,其要求凡可做到可儘可能的答應!”

“若其欲為匈奴之主,佔今日單于之地,吾當以何對之?”姜商仁恭謹的問道。

“爾可對曰:‘天地之大,不知其幾萬裡,好男兒何須他人之施捨!’”李牧侃侃而談的答道。

再三日,有軍隊遠探送來軍情,匈奴單于率十萬南下而來,滅族已達數十部,前鋒一萬已距趙匈邊境0裡。李牧遂召集眾將商討應對之策。

“匈奴單于率軍15萬而來,我軍當如何應對之,諸位可有好計策!”李牧端坐上首,語氣不怒自威的問道。

諸將或曰戰,或曰守,李牧均搖頭不予採納。主簿趙昭遂出言道:“匈奴士氣正當盛時,我軍兵力尚未集結完畢,萬不可當其纓,宜以計滅其威,以伏擊其軍!”

李牧聞之稱善。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