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道衙廳進入後院,一眼望去,李牧發現周遭變了許多。假山被推倒,池塘被填平,亭臺樓閣被拆卸,一座巨大而平整的演武場出現在了府邸之中,極為直觀的顯示著主人的喜好。

夜幕之中,演武場旁的幾間房屋中燈火通明,顯得極其突出。透過微弱的光線,李牧隱隱約約的看到了演武場的角落中安放的幾座巨形機器,好奇的李牧不理趙捷的阻攔徑直上前探了個究竟。

“這是拋石機吧!”李牧指著一座利用槓杆原理的製成的機械問道:“長臂置巨石,短臂人力拉,是個戰爭利器,不過缺就是太耗費人力了!”

“大人一語中的,不愧是久經戰陣之人。為了解決大人所的缺,近來我招攬了幾個墨家弟研製新版投石機,以期減少人力的耗費。”趙捷聞言回答道。

“怪不得我看著感覺有些似曾相識,又感覺大不相同!”李牧繼續詢問道:“可以跟我看有什麼不同嗎?”

“當然可以!”趙捷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新版投石機較舊版投石機之不同在於其在短臂上事先掛一重物,在長壁近軸處加系一根粗繩,發射前用絞盤牽引粗繩將放置彈藥的長臂拉下,隨後在長臂盡頭的彈藥袋中安置彈藥,然後鬆開絞盤或砍斷繩索,則短臂在重物的作用下下落,石彈順勢高速丟擲,飛向目標。”

“聽上去感覺不錯,那什麼時候可以正式投入戰爭中使用。”李牧略顯期待的詢問道。

趙捷聞言呵呵一笑,然後回答道:“你眼前的這座機械如今還尚在改進中,估計還需再過一段時間才能正式投入實戰。”

“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李牧一邊笑著道,一邊繼續向著燈火通明的房屋走去。

“這是什麼,幹什麼用的?”李牧走到屋前指著懸掛在房梁上的滑輪問道。

“這是墨家研製的最新機械——滑輪,透過繩子的旋繞可以將滑輪連線城滑輪組。在我們會的生活中,使用滑輪組來吊東西可以省卻大量的人力。平城城牆的此次能%⌒%⌒%⌒%⌒,m.●.c≤om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建成,便是有賴於之。”

“也是個不錯的發明,既實用又方便。”李牧聞言繼續道:“過幾****讓工匠營的人也來學一學,你千萬不要藏拙啊呀!”

趙捷尷尬的笑了一聲,然後推開了屋門,李牧也緊隨著趙捷走進了燈火通明的房間之中。門附近的一個座子上隨意的擺放著一些廢棄的琉璃鏡片,李牧環顧四周而發現了它們的存在,禁不住驚呼道:“無色琉璃,價比千金,沒想到你這裡竟然有這麼多,不過這形狀有奇怪。”

繼續向前走了幾步,李牧便看到了一個讓他驚訝的景象——只見幾個墨家弟子正拿著琉璃不斷的在磨石上打磨,而他們手中的琉璃也逐漸變成了他剛剛看到的琉璃。“如此珍貴的琉璃,汝等竟將它打磨成這樣不堪的形狀,到底想做什麼。”李牧不解的問,語氣中還帶有一怒氣。

“我想用琉璃製成一個千里境。千里鏡,顧名思義利用它可以看見千里之外的東西的工具。”

“看見千里之外的東西!”李牧疑惑不解的問道:“可能嗎?”趙捷沒有回答什麼,只是了頭。

李牧見趙捷不願意多,於是便繼續前行。隨後趙捷又領著李牧看了能連發數十只大箭和無數箭的連弩機、兩人控制且可以轉向射擊的轉向機等墨家利器。

“看上去你這個地方還真是是無奇不有嘛!”前前後後瀏覽了一遍之後,李牧讚歎道。

“多謝誇獎。”趙捷謙虛的回應了一聲,隨後便勸李牧道:“時候不早了,請入客房安息吧!”

就在這時,牆外傳來了打更人的聲音。“也好!”李牧回應了一聲,然後便在趙捷府中的丫鬟的指引下去客房睏覺去了。

隔日一大早,李牧辭別了趙捷,沒有一絲眷顧,雄赳赳氣昂昂的離開了平城,往善無城去了。

“殿下,從邯鄲而來的第二批人不日便會抵達平城!”李牧剛走後不久,趙殷突然找到趙捷,向他宣佈道。

“太好了,要事他們再不來,老子真的要成窮光蛋了。”趙捷聞言自是欣喜萬分,離別的傷感瞬間消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趙殷聞言不禁苦笑著繼續道:“暴風雪也快要來了,卑職害怕……”

“別烏鴉嘴!天有不測風雲,你憑什麼確定暴風雪即將到來啊!”趙捷打斷了趙殷的話繼續道。

趙殷用手指了指北方的天際,沒有再多什麼,但顯然他已經將他心中所想完完全全的傳達給了趙捷。

生活在北地的人都知道,當天際處烏雲籠罩之時,便是暴風雪逐漸來襲之時。“趙殷,你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嗎?”趙捷神色略顯黯淡的問道。

趙殷緊閉雙口,沒有作答。趙捷又呢喃的自言自語道:“難道這一次我們什麼都做不了嗎?”

趙殷也自言自語的接著道:“唯有祈禱!”

—————————————————————————————————————

烏雲一日日的向著平城逼近,趙捷的心一日日的被揪緊,每日不間斷的爬上高高的城牆,不厭其煩的向遠處眺望,可原野之上依舊沒有一絲邯鄲來人的蹤跡。

五天後,烏雲最終戰勝了虛弱的太陽,成為了平城上空的主角與王者,眼見著暴風雪即將降落之時,南方的地面上出現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車隊。

“是他們,一定是他們!”趙殷激動的道:“他們及時的趕來了!”

趙捷也深深的松了口氣,他微笑著給趙殷下令道:“快去組織百姓燒水做飯,為他們接風洗塵。”

不多時,邯鄲的第二批移民冒著凜冽的寒風陸陸續續的抵達了平城城門口,而平城百姓則在趙殷的組織下態度熱情的將這些離鄉背井的人迎接進了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