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墨家組織在戰國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呢?

眾所周知,墨家學的興盛離不開墨家組織的推動與保護。作為春秋戰國時代唯一的有嚴密的組織和鮮明的宗旨的學派,墨家的信徒們依靠嚴格的紀律組成了一個極具實力的組織。這個組織要求被派往各國做官的門徒必須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時寧可辭職;做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做到“有財相分”。戰國初年,墨家的思想就像一股清泉流入了死板的思想界,吸引了大量的賢人才士。彼時,墨家組織的成員分佈於天下各國,或隱於朝,或隱於市,或隱於軍,曾經一度隱隱然有或振興或傾覆一個國家的能力。

矩子,墨家龐大的信徒組織的領袖,他在組織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墨家的下代鉅子都是由上代鉅子選拔賢者擔任,代代相傳。墨門子弟必須聽命於鉅子,為實施墨家的主張,捨身行道,而首領要以身作則,實行“墨者之法”,聚徒講學,身體力行。墨翟還為墨家鉅子製造了一塊令牌,世人皆稱之為鉅子令,並規定見鉅子令如見鉅子,凡門下弟子需謹遵鉅子之命。

墨翟創立的規矩賦予了鉅子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鉅子在普通的墨家弟子眼中就像聖人一般,極大的促進了墨家信徒的向心力,同時也讓鉅子在指揮墨家弟子方面取得了極大地便利。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墨家鉅子的超然地位也使他完全代表了墨家,他的一言一行都將深刻的影響墨家的發展,所以可以毫不誇張的,墨家鉅子的選擇事關墨家的生死存亡,因此人選的確定需要慎之又慎。因鑑於此,墨家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套嚴密的選拔鉅子的機制。

墨家之法規定,墨家鉅子在世之時需選定和培養以及推薦鉅子候選人。墨家之法又規定凡被墨家鉅子挑選出的候選人需要在墨家大會中取得墨家大多數各地代表的認可,如此之後才能以準鉅子的身份在墨家行事和存在。墨家之法還規定一旦墨家候選人成為準鉅子,現任鉅子不得罷免與刁難,並且現任鉅子死後,準鉅子自動升格為鉅子。££££,m.$.c↗om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複雜規矩,無法一一列舉出來。總之,這些規則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歷代墨家鉅子的超然智慧與不凡才能,維護了鉅子在墨家子弟心目中神聖與超然地位。

第二天午後,想通了趙捷如約的來到了守藏室。對於墨家根深蒂固的強大勢力,倘若趙捷能順利的得到,絕對可以至少少奮鬥十年,所以如果趙捷不覬覦,那絕對是在撒謊。經過了一個晚上的思考揣度,趙捷決定跟著自己的心走,他走到老者面前,沒有多什麼廢話,直接跪地磕頭,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道:“子拜見恩師。”

“恩,不錯!”老者欣慰的道:“從今以後,你就是我姜承唯一的親傳弟子了,希望你能好好的繼承我墨家精神,傳播我墨家道義。”

“謝師父。”趙捷稽首拜謝老者道:“墨家後學謹遵鉅子之令。”就此,拜師之禮宣告結束後,趙捷成了一名墨家子弟。

“徒兒,你的墨家學功底不錯,就不用重新研習祖師爺的語錄文章的,那些書你就不必看了,隨我走吧!”老者站起身,指著二樓的墨家藏書室道到。於是趙捷聞言亦步亦趨的跟著老者走入了內室之中。

“這裡是老夫這些年研習墨家之道的一些心得,你抓緊時間將他們研讀一遍。”老者指著趙捷面前的一座書架上的竹簡道:“十日之後,隨我去參加‘墨家大會’,去會一會我的那些老朋友。”

“師父,何為‘墨家大會’?”趙捷疑惑的詢問道。

“這你暫時不必知曉。”老者回答道:“十日之後,你自然就明白了。”

趙捷應了聲諾,然後指著書架上的竹簡又問道:“師父,這些讓我可以帶客棧研讀嗎?”

老者不假思索的頭道:“你需時刻注意,這些東西你務必要記在腦海中,不得忘記。”趙捷聞言再次稽首而拜稱諾道。

—————————————————————————————————————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一個人徹徹底底的投入到一件工作或時情後,他往往會覺得時間過得非常的快,此時此刻的趙捷就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十天的時間眨眼即逝。若在往常,十天算的上是一個很長的時間了,足夠找趙捷做許多事了,可現如今趙捷僅僅是將老者得手書通讀了一遍而已。對他來,用十天時間來理解那些心得理解似乎根本就不不肯能完成。

“徒兒,隨我走吧!”老者沒有詢問趙捷研習的情況,而是徑直走出了守藏室,帶著趙捷向著墨家集會的地走去。墨家厭惡享樂主義,所以他們的交通工具往往都是雙腳,趙捷徒步跟著老者出成周城,行約十里之路,進入了一個叫莫問村的村子。

“墨家子弟拜見鉅子。”老者一出現,村民紛紛拱手而拜道,而老者則是一一回禮。

“何以此地人人皆是墨家弟子!”趙捷疑惑的詢問道:“難道這裡是墨家的根基之地?”

老者聞言不禁啞然失笑,他解釋道:“世人皆言我墨家有一座秘密的基地,其地勢易守難攻,萬夫莫開,基地之內裡面機關林立,無人可破,其實他們哪裡知道這傳言不過是以訛傳訛罷了。我墨家不同於天下間的其他學派,發展至今並沒有刻意的尋找根基之地,況且墨家之道要求墨家子弟以資材助平民百姓,哪裡有餘財去建設一個耗資巨大的基地呢?此地僅僅乃是墨家子弟踐行理想的實驗之地,而天下間如此村之村不下百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