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九點。

一個小時前,陳嬌還在廣場附近無聊閒逛。

一個小時後,她和廣場上的很多人一樣,抬頭看著大屏幕上播放的最後一期《音悅之旅》。

這節目她其實也聽過。

每到了週五晚上,這節目的熱搜就跟不要錢一樣,瘋狂往上衝。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似乎每次都能有衝到熱搜第一的,還基本上都帶了個名字:

新人歌手,韓升。

孫嬌出於好奇也點進去看過,除了宣傳這個人的新歌之外,就是控訴導演組不作為。

說什麼“韓升明明歌曲那麼好聽,一開始還受到節目組那麼不公平的對待”之類的。

她一看這種內容,就望而卻步了。

更別說聽歌。

因為在孫嬌的認識裡,一般會這樣說的,都是某些流量明星的粉絲們。他們佔了最多的鏡頭,卻往往會因為“節目組沒給C位”“互動環節不多”或者“前輩不認識他”就大呼不公。

但實際上,這種藝人就純粹是靠粉絲撐起來,路人看了都直搖頭的。

所以她對這個節目印象比較一般。

今天是趕巧,逛到這裡來了。孫嬌就順便看看,不料一看,還就看上癮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為節目此時播的,正是幾個嘉賓和獨立音樂人們交流部分的下半段。這些音樂人的歌雖然不能說頂好,但也有不錯的,以及...

很多歌裡都講了在京城的生活。

或者說,北漂生活。

而孫嬌作為一個在京城上學工作多年的北漂,自然若有所感。於是不知不覺看下去,並且覺得其實這個節目本身也不錯,挺棒的。

然後就看啊看,直到一個長相相當帥氣的男生登場。

帶著樂隊的那種。

神情自得,和前面緊張兮兮的獨立音樂人截然不同。

她愣了愣神,才想起來這就是常駐嘉賓團的成員之一,熱搜榜常客,最近也似乎總能見到他名字的那個新人:韓升。

這不,旁邊有個小姑娘就興奮開了:

“啊,是韓升,終於到他了!”

她旁邊的同伴則說:“有那麼激動麼,沒見的你喜歡哪個明星的時候,才喜歡一兩周就這麼誇張。”

小姑娘便道:“不是,韓升和他們不一樣,他是實力歌手,每個錄製地點都能有新歌。”

“...”同伴就沒有說話。

孫嬌也側目,因為這一幕蠻眼熟的。

她有個表妹。

老追星族了,並且追星起來,自帶各種濾鏡的那種:

唱的不好?那是因為不懂得欣賞鴿鴿的風格;演得太爛?那是青年演員需要時間成長;私生活不佳?都是那幾個女人勾引鴿鴿!

真是,追星追的沒啥判斷力了。

說起來,本來明星偶像這些就是要給人一個美好的目標,良性的引導。

結果現在搞得,某些明星怎麼搞的呢:

像某些網友說的,某些明星收入和上市公司比,生活和豪門比,階級和上流比。這也就算了,但享受這些東西,

卻不想承擔別的。

捐款要和普通百姓比,社會責任要和小孩比,道德觀念要和法律底線比...

這就很蛋疼,甚至無語。

“沒有,你別不信,他是真的很不錯的偶像。”旁邊,小姑娘急了。

孫嬌也就輕笑,她確實是承認自己有點刻板印象,但是刻板印象的形成很多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個群體確實曾經甚至現在,都有這種事情出現。

孫嬌起身,覺得是時候回去了。

卻又在這時候,耳邊傳來樂聲,那種簡單而又有豐沛情感的開頭。

她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

此時,廣場周邊依舊是車水馬龍,喧譁聲也不絕於耳。但這個前奏傳進耳朵,孫嬌的心裡忽然就那麼一陣收緊,不自覺地看向大屏幕。

那個叫韓升的新人,拿著吉他。

手指撥著琴絃,竟然好像還真不是亂撥,假彈的那種。並且彈的也不是簡單常見的那些和絃,而是真的有東西,當然更關鍵的是右下角的小字:

《北京北京》,詞:韓升,曲:韓升。

這就讓孫嬌不由得稍有改觀。

但也算淡定。

因為雖然僅僅看了不到一小時,但她也已經見證了很多原創作品,以及各種風格的音樂,這種開頭的前奏算驚喜,但也要看後續。

就這麼安靜彈奏一陣,歌手開口了:

“當我走在這裡的每一條街道

我的心似乎從來都不能平靜...”

他唱得很有力量,充滿感慨,就像一個人在深夜的街頭上,點燃著香菸燒出猩紅的亮點,然後回憶著這裡的一切記憶。

這開頭,無疑沒讓她失望。

“除了發動機的轟鳴和電氣之音

我似乎聽到了它燭骨般的心跳...”

而這一段就更是貼合了街邊的聲響,貼上了歌詞裡看似淡淡的,實則很紮實的情緒,在這一刻成功地吸引了不少廣場上路人的注意力。

對於孫嬌更是如此。

這“聽到心跳”的描述,似乎像是心湖中被丟進了一塊石頭。泛起層層波瀾,擴散,然後從正中間冒出一抹殷紅的顏色。

正正地擊中了心中未名的感受。

這就是韓升覺得《北京北京》厲害的地方,那種深切的切膚之感。

汪峰寫出這首歌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在深夜的大街上徘徊,於是整段詞就把那種孤獨,恍惚,又突然和整座城市的心跳連接起來的感覺...

描繪得淋漓盡致。

不誇張地說,《北京北京》這段的開頭,裡面蘊藏的東西,絕對不是生活在京城幾年就能完整總結出來的,但多多少少有些感受。於是這會被唱出來,韓升這無疑是把場子鎮住了。

“我在這裡歡笑,我在這裡哭泣

我在這裡活著也在這兒死去

我在這裡祈禱,我在這裡迷惘

我在這裡尋找在這裡失去...”

唱到這一段,情緒已經澎湃地洶湧上來了。

事實上,已經不只是孫嬌一個人在聽了。

廣場邊上太多人都抬頭看向了螢幕——不是那種被迫聽一聽,或者是當做背景音偶爾看一眼,而是認真地看過去。

因為這首歌的主題已經相當明確,就是北漂。

現在的京城,常住人口也就2100萬出頭。但其中有800多萬,是外省來京人口。

換言之,差不多5個人裡,就有2個是外來的,而現場這個點還在外面晃悠的人裡...

比例似乎還要多一點。

“...”

廣場上少見的,出現一副安靜的架勢,引得路過的人都不自覺也跟著看過去。有的看完後幾步就急匆匆走過,有的則留下來傾聽...

這歌詞裡的意味。

北漂,曾經帶著點被迫的意味,畢竟在上一代人的眼裡“漂泊”的理解總是負面的,帶有迫不得已的意味。但如今北漂是理想,是反抗現狀。

可反抗哪有那麼容易?

於是就有了一路的歡笑哭泣,活著死去,祈禱迷惘,以及尋找失去...

然後再次化作一句恍若幽幽的嘆氣:

“北京,北京...”

...

聲音悠揚迴盪,又無比自然地擴散在每個人的心頭,像是裹著夜間霓虹的夜色,浸潤進每個黑暗的角落。鏡頭裡,韓升的情緒格外輕柔,像是在觸碰一個肥皂泡般的夢境。

這個夢境,觸手可及,但碰之即碎。

然後鏡頭又忽然拉遠,只見他並沒有給人任何時間喘息,立刻又是鼓聲響起,情緒更濃:

“咖啡館與廣場有三個街區

就像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

人們在掙扎中相互告慰和擁抱

尋找著追逐著奄奄一息的碎夢...”

廣場邊上,孫嬌聽著歌曲,忽然不知道怎麼的就心中一悶,然後不知道臉上是有什麼樣的情緒。

不是難過,也不是欣喜。

而是別的什麼東西。

這大概是因為這個詞裡的“咖啡館到廣場的距離”,就像是“霓虹燈到月亮”這句歌詞...

無疑是戳心的。

孫嬌當然知道廣場的指代意義,可她現在就在廣場上,百無聊賴,只能刷刷手機,看看螢幕上播放的節目找點樂子。

這其實也不算差,正常人就這樣。

但這會,她總覺得自己忽然想起了些什麼,類似於京城的精彩,是很多北漂們不蹭見過的,真正的大城市的精彩...

可就是北漂所見到的一切,就已經把她們迷得目眩神迷,撞得鮮血淋漓了。

也就更知道現實與夢想的差距。

螢幕上,韓升依舊是在重複著副歌部分,但似乎又讓人多了些什麼感受。

已經有人開始拿起手機錄影片了。

旁邊的小姑娘也忙裡偷閒地道:“厲害吧?我沒吹牛哦,這歌從一出來,就一直在同城熱搜第一名,現在整個熱搜榜也第一了。”

這其實不常見的。

《北京北京》其實某種意義上講,是一首地域限制很強的曲子。並且按理來說受眾人群也是有限的,所以這個東西按理來說,本來不是那種一下就能散播開的...

但歌曲一旦到了一定層次,就不止於侷限歌曲本身。

而是一種情緒,就是: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離去

我希望人們把我埋在這裡

在這兒我能感覺到我的存在

在這兒有太多讓我眷戀的東西...”

而這些歌詞,在這一刻到達了最高點。那就是如此眷戀的土地,居然面臨著分離...

如果有一天要離開京城。

孫嬌也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或許這就意味著回到家鄉,找個工作,接著或許就是結婚生子,然後人生就回到一條平穩的線路...

未必不好,甚至本來就是合適的道路了。

但走這條路的人…

就不太會北漂,然後堅持這麼久了。

總之就一句話,放棄北漂,就好像終於也放棄堅持了很久的夢想,或者,幻想。

她的心猛抽了一下。

就明白了歌詞裡的情緒,然後轟然化作一個個畫面:每一個畫面,都是這些年記憶深刻的瞬間。

也真的有歡笑哭泣,尋找失去。

最後只留下兩句輕輕重重的:

“北京,北京...

北京,北京...”

這最後句出來,就只剩下樂器solo獨奏,一直到結束。廣場上的人們終於有了反應,不過不是大喜大悲,歡呼鼓掌...

反倒默默地開始活動活動肢體。

因為這五分多鍾,很多人都沒變動過位置,眼神,甚至動作。而也正是五分鐘裡,這些人,已經恍然間愛上了這首歌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