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宏威嚴的秦王宮內部,最高級別的秦國國宴,開始逐漸展開。

秦王政居於最尊貴的首位之上,又將韓國使者韓非,安排在僅次於他的第二重要位置上。

人在屋簷下,公子非根本拒絕不了秦王政的安排。

只能聽之任之。

眼見諸多菜餚飯湯逐漸上齊,秦王政揮手示意,向韓非平靜笑道:“公子非,這一頓最高級別的國宴,是孤特意為你而設。”

“專門為你接風洗塵。”

口中說著話語,秦王政端起面前的酒樽,隔空向使者韓非示意。

“請!”

韓非見狀,面色不變。

同樣端起身前的酒樽,然後主動站起身,遙遙向秦王政彎腰行禮作揖,道:“能得秦王如此抬愛,是非的福氣。”

“這一杯酒,是非主動禮敬秦王。”

說完後,韓非雙手捧起酒樽,將其中的美酒一飲而盡。

然後他從身旁宮女手中強行拿走酒壺,主動拎起酒壺,為自己滿上,放下酒壺,再度雙手捧起酒樽。

隔空向秦王政敬酒。

“這第二杯酒,是非禮敬秦韓兩國聯姻之好。”

口中話語說完,韓非再度捧起酒樽,將其一飲而盡。

隨後,他又給自己倒上第三杯酒。

隔空向秦王政敬酒。

“這第三杯酒,是非代韓國,向秦國問好。”

韓非再度向秦王政拱手作揖,然後捧起酒樽,將其中美酒喝掉。

秦王政同樣將手中酒樽裡面的美酒一飲而盡,面色不變,讓別人看不出他的真實想法。

只是招呼著韓非一同享用國宴菜餚,為他接風洗塵。

……

……

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

韓非對於之前秦國主動進攻韓國一事,開始正式提點出來。

試圖為韓國繼續續命。

“韓事秦三十餘年,出則為扞蔽,入則為席薦。”

“秦特出銳師取地而韓隨之,怨懸於天下,功歸於強秦。且夫韓入貢職,與郡縣無異也。”

“……,夫趙氏聚士卒,養從徒,欲贅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則諸侯必滅宗廟,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計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夫韓,小國也,而以應天下四擊,主辱臣苦,上下相與同憂久矣。”

“修守備,戎強敵,有蓄積,築城池以守固。今伐韓,未可一年而滅,拔一城而退,則權輕於天下,天下摧我兵矣。”

……

“今賤臣之愚計:使人使荊,重幣用事之臣,明趙之所以欺秦者;與魏質以安其心,從韓而伐趙,趙雖強,則不足患也。”

“待國事畢,則韓可以移書定也。”

……

“且夫韓之兵於天下可知也,今又背強秦。夫棄城而敗軍,則反掖之寇必襲城矣。”

“城盡則聚散,則無軍矣。城固守,則秦必興兵而圍王一都,道不通,則難必謀,其勢不救,左右計之者不用,願陛下熟圖之。”

……

經過韓非一番勸慰,當場獻計於秦王政。

欲讓他捨棄韓國,且去進攻趙國。所有好處由秦國獨享,所有惡名怨氣由韓國來揹負。

不得不說,韓非的一番話語,說的秦王政心中有些心動。

差點兒就忍不住當場答應下來。

但在他強行冷靜下來後,反而對韓非的才華與能力,越發感到欽佩與認可。想要得到韓非的心,也更加強烈。

“韓非,孤可以答應你。”

“但條件就是,你必需要留在孤的身邊。”

“你可願意?”

聽到秦王政的這番話語,韓非陷入到短暫沉默中。

憑心而論,他根本不願意在這樣的時代留在秦國內部,因為一旦留在這裡,就等於他再也無法影響韓國。

只能眼睜睜看著韓國走向滅亡。

就在韓非思考對策的時候,李斯站起身,拱手向秦王政作揖,力諫勸慰。

“啟稟王上。”

“韓國距離秦國太近,實乃心腹之患。”

“一旦秦國舉全國之力,出兵去攻打趙國,那將無人能夠保證近在遲尺的韓國,不會趁虛而入,反克秦國。”

為了讓自己的說法更加具備說服力,李斯又舉例曾經發生過的真實例子,將秦王政進行舉例陳述。

“遙想當年,秦國穆公未聽主政大夫蹇叔勸諫,執意遠襲鄭國,結果慘遭大敗。”

“然,在歸途中,又遭遇晉國之突然背叛。”

“使得所有秦國將士被全殲。”

當年,秦穆公兵敗崤山的慘狀,成了秦國人的血的教訓。

縱然至今,依舊難以忘懷。

李斯的這番勸慰說辭,並無道理。

一旦秦國聽信韓非之言,值此之際,出兵去攻趙,致使腹地防守空虛,近在遲尺的韓國,的確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威脅。

縱然依照韓非之言,進攻趙國時帶走許多韓國士卒,依舊不保險。

畢竟兔子急了還咬人。

那些韓國的平民與庶民,難保不會因為秦國的威脅,被人鼓動,趁機與防守空虛的秦國拼命。

見狀,李斯又再度向秦王政進言。

“能以銖兩處理之事,則無需進行戰爭。”

“臣提議,加大尉大夫之計謀,秘密派遣諸使者入各國,以錢財開道,收買遊說各國重臣。”

“若同意,可做秦國瓦解他國防禦之內應。”

“若不同意,則暗殺之。”

“屆時,最多亡金三十萬,則中原各國皆可除矣。”

無疑,李斯的計謀非常讓秦王政動心。

當初年幼之際,生活在趙國的種種經歷,讓當初年幼的秦王政親眼見識到了金錢的威力與可怕。

若無賄賂,他早已經死去許多年。

……

最終,經過一番辯論。

秦王政終究還是做出決定,聽從李斯的建議,暫時將韓非扣押在咸陽城內,不過沒有將其當做質子對待。

而是命其當做長子扶蘇的老師,親自教導扶蘇。

實在是韓非的才華太高。

他唯恐將韓非放回去,等於放虎入山林,最終成為心腹大患。

一場最高級別的國宴,就此不歡而散。秦王政暫時並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目的,但也並非沒有任何收穫。

至少將韓非這個人,強行留在了秦國都城咸陽內部。

至於後續結果如何,他暫時不知。

同樣,對於李斯而言,他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來臨。當年那一枚樹葉,就是他的危機預感。

那一枚樹葉,就是他的威脅。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