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此刻文信侯呂不韋的話語。

縱然是心思沉穩的秦王趙政,也不由得呼吸稍微急促了一點點,夢寐以求的夙願,要不了幾年時間,就可以正式展開。

他的內心中,如何不激動。

不過好在有十二冕旒的遮擋,他的眼神與表情細微變化,並沒有被任何人察覺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依舊保持沉穩而鎮定。

大殿中央。

文信侯呂不韋依舊保持行禮上奏的姿態,語氣平穩,不緩不急,繼續出聲稟告敘說。

“為使有不可避免的天災意外出現,影響一統中原的戰爭。”

“臣提議,在涇渭河渠灌溉工程正式竣工,正常投入使用後,整個國家修生養息數年時間。”

“第一,可積攢下更多的戰爭物資儲備,擁有打持久戰的底氣。”

“第二,假使真有天災意外發生,更多的糧食儲備,也能穩固人心,不使人心慌亂,朝廷動盪。”

“防止有影響一統戰爭的變數與意外發生。”

“第三,此渠若成,可正常使用,那其設計主使者鄭國,也必然會因巨大功勞,直接位列秦國第二十級徹侯。”

“屆時鄭國若為第二十級徹侯,也可向其他人彰顯出我秦國的寬廣胸懷,只要有才能,無論身份,來者不拒。”

“定有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有加官進爵的機會。”

“何愁其它各國的人才不主動向西方秦國而來。”

“呂相邦既有如此妙計,寡人何愁大事不成!”秦王政微微低頭,凝視向文信侯呂不韋:“河渠灌溉工程以至末期,越發萬萬不可大意。”

“以防有陰毒宵小之輩,趁機在河渠渠道上暗中做手腳。”

“否則到時候,河渠既開,水蔓而下,必會淹沒關中地區。屆時生靈塗炭,恐死傷無數。”

“還請陛下放心!”文信侯呂不韋向秦王政認真行禮,當場保證道:“老臣必定會對此事嚴密關注,絕不讓暗中的宵小之輩得逞。”

“為我大秦,立下萬世傳承之根基。”

“此事,就有勞呂相邦關注。”秦王趙政微微頷首,心中思慮不定,平靜出聲提道:“不知眾位愛卿,對前些時日魏國大將軍下毒刺殺一事如何看待?”

“此事,絕非羅網組織所為。”上卿馮去疾越眾而出,向秦王趙政彎腰行禮,道:“之前,羅網組織正因刺殺陛下一事,被嚴查大清洗。”

“並無多少精力去下毒暗殺魏國的前任大將軍。”

“而且最重要的是,因河渠灌溉工程以至末期,正值關鍵時期。”

“在如此重要階段,秦國更不會主動掀起戰爭,讓勞民傷財的河渠灌溉工程就此廢棄,損傷秦國根基,且再難以成功。”

“目前,一些線索隱隱指向羅網組織,可見幕後之人有意想要挑動我秦國與魏國開戰,坐收漁翁之利。”

“但也以此可見,幕後之人對於河渠灌溉工程的真正實情瞭解不多。”

“故而才會有如此栽贓嫁禍。”

“幕後之人,定非秦國之人。而且依照楚國與秦國聯姻數百年的特殊關係來辨別,幕後之人也極有可能並非表面利益最大得利者的楚國。”

“馮上卿所言,有理有據。”秦王政微微點頭,忽而又望向文信侯呂不韋,問道:“呂相邦,不知你有何高見?”

“回稟陛下!”文信侯呂不韋再度越眾而出,向秦王政拱手回應道:“前些時日,有傳言自楚國內興起。”

“言稱此事為楚國所為,欲謀奪魏國所掌握的精鹽提純法與大量粗鹽製作法,為楚國謀取利益,進而趁機崛起。”

“但最先得到這些傳言的君王,卻並非楚國的楚幽王。”

“而是魏國的魏安謹王。”

“種種跡象表明,有幕後黑手在其中推波助瀾,或許……這一則傳言,也是其命人所散佈開來。”

“結合之前馮上卿的話語,老臣有所猜測。”

“此事,應當為趙國之人所指示。”

“哦?呂相邦為何有這般猜測?”聽到這樣的話語,秦王政心中也生起了一絲好奇與疑惑。

之前,羅網組織掌握在文信侯呂不韋的手上,為他所用。

他必然知道某些他不知道的重要訊息。

“回稟陛下!”文信侯呂不韋向秦王政行禮作揖,解釋道:“之前,老臣奉命接管羅網組織,處理其它各國的特殊人物。”

“在拔出掉魏國的魏信陵王之後,羅網內部,便將下一個首要任務目標鎖定在了趙國。”

“此人便是趙國武安君——李牧。”

秦王趙政聽聞此言,心中若有所思。

腦海內部逐漸浮現出了一個猜想。不過他並未多言,而是繼續耐心傾聽文信侯呂不韋的話語。

“從表面上的最大得利者來分析,的確是楚國所為。”

“栽贓陷害給羅網,更像是楚國在甩脫自己的嫌疑,反而越發坐實了楚國是幕後黑手的事情。”

“但若是結合羅網組織內部的絕密情報,卻會發現一些可疑之處。”

文信侯呂不韋向秦王政拱了拱手,道:“在羅網內部絕密情報記載中,趙國武安君李牧,在趙王遷的寵臣郭開的蠱惑下,已經對武安君李牧生出怨憤不滿之心。”

“遂將其調往趙國北方苦寒邊疆,欲趁機除之。”

“前有趙王遷的存在,後有羅網組織的謀劃。”

“趙國武安君李牧,其實處境堪危,隨時都會有性命之危。”

“但若是魏國大將軍被下毒刺殺一事,真的將秦國與楚國牽扯進來,到時候,勢必將引發大混戰。”

“一概牽連影響之下,趙國也必然受到巨大影響。”

“到時候,武安君李牧的左右危局,也會得到削弱乃至化解,成功脫離險境,甚至還會因為戰爭的原因,再度重回趙國朝堂。”

“從表面上看,楚國是最大得利者。”

“可結合羅網的絕密情報,那暗中的主要受利者,卻是趙國的武安君李牧。”

說到這裡。

文信侯呂不韋表情自信,張口斷言,定下自己的推論猜測。

“那隱匿在幕後的黑手,必定是趙國人。”

“而且此人還必定與武安君李牧關係特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