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者一個個站在洞口前,望著這謁者令的馬車在絕塵而去。

是時,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他問這些老者們。

“自古以來,這磨磨完了,就要殺驢,以絕後患。我等都知道身處何地, 此乃先帝之陵墓所在。眾位難道不知道這個道理,更不知道其中的利害輕重嗎,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對皇帝的使臣說這樣的話呢。這不是徒勞無功的事情嗎!”

“我們心中自然有數。可是年輕時被富貴功名迷了眼,如今老了,忽的發覺這金山銀山堆得再好,到時候也不過是存放白骨一具的地方, 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話說的, 眾人都聽著覺得有道理。只是自然也有人想到如今躺在陵墓了那位。

是啊, 人都死了,修建這樣豪華奢侈的陵墓,又有什麼意義呢,也不過是存放一具屍體罷了。

老丈繼續道:

“之所以說那些話,也不過是為自己爭取一線生機罷了。此生再無他願。若是這話也不說,怕是死了都難瞑目。”

一群人聚在一起,又是一陣長吁短嘆。

那些工匠們,分到了肉食,神色倒也沒有那麼輕鬆。

只是老年人自顧自的為遲暮傷感,可是年輕人們卻攥緊拳頭。他們一定要走出陵墓。

巖穴處,山風呼呼的刮,這喝肉湯的人走了一撥,可是其他人又不敢湊上前去,只能貓在地上蹲著, 緊緊看著火苗在竄,聞著肉湯的香味。

底層的百姓, 壓力過大, 找不到宣洩的地方,只會把暴力和憤怒宣洩到更弱的群體身上。

秦國修建陵墓的士卒,本身就是被淘汰者,在暗無天日的地宮裡勞累了多少年了,卻連地宮主人的面都見不到,重重壓迫之下,自然對這些刑徒施加以最殘酷的鞭打。

若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時代的風氣逐漸低糜,那往往是從頂層開始敗壞的。如果主上不能夠賞罰分明,不能夠正視聽,那麼內臣就會藉機攀附權力,而外臣得不到皇帝的信任,被迫退出權力中心。

但是現在,帝國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至少關中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氣,就像是生長在岩石下面的雜草,所有想要出頭呼吸新鮮空氣的雜草,只有那幾條狹窄的裂縫作為途徑。

只是現在,壓在這些雜草頭頂的巨石被人挪開,一時間所有的草木都可以自由地、筆直地向上生長。

也只有這種情況, 才能稱之為成功的改革。

古來秦國歷史上,已經有過一次成功的改革, 自然是商鞅變法。只是現在,這個時代的人,再一次見證了秦國的制度變革。帝國的黃金時代,還遠沒有落幕!

……

……

……

咸陽城。

將要日暮了,夕陽如血,殘照大地,十二座金人閃著紅光。

章氏兄弟兩個人在殿中面見皇帝。

“陛下,這些工匠們都是先帝在天下各處招攬的工匠,一個個都身懷絕藝。今朝我來拜見陛下,他們還想要讓臣為陛下託話,請陛下放歸他們。”

“爾以為此事可行乎?”

“百工之中,巫醫樂師,以工匠地位最高,因為其最實用。一個國家可以沒有人唱歌跳舞,但是怎麼能沒有人打造車輪,修建房屋呢。這些工匠既然都身患絕技,可是又知道太多不應該知道的事情,連外人都本不應該隨便接觸。”

“若是放歸山林,實則是養虎為患。故臣請求陛下,單獨設定別苑,讓這些人居住在此間,將工藝技術編纂在書本上,匯成百工之術,流傳後世,也好為後人所用。”

“可。”

這夏辰聽了,總覺得不大對勁。編纂百工之術,這是要把這些工匠們最後一點用處都給榨乾啊!

還以為這章平心腸和脖子一樣直,沒想到做起事來,竟然這麼講究。

非但沒有傷皇帝的顏面,還變相把這些老家夥都給關死了。

“陛下,工匠的事情,並不難解決。只是這二十萬驪山刑徒,該如何處置呢,冬時已至,前些日子降霜,再過時日,就要降雪。可是這些人卻要白白的吃飯,耗費的糧食未免太多了。是否,先遣散一部分刑徒。”

皇帝看中了二十萬刑徒。

可是章邯帶刑徒,帶了二十年了。

如今二世想要動刑徒,難道說他不應該是首選嗎。

只是這個時候,君臣二人難免有些心照不宣。這查了賬,章邯本就是身價性命都落在皇帝的手裡,一旦移交給大理寺,他章邯必定獲重罪。

只是現在身居護軍都尉,沒有兵就沒有權,沒有功就沒有名,他這位置搖搖晃晃,總得皇帝自己發個話,到底是用他還是拿他當個幌子。

能混到始皇帝跟前的人,都不是吃素的。

“都尉以為,當遣散多少?”

“剩下的工事,倒也簡單,而且參與的人越少越好。臣以為可驅散三分之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驪山的將士,總數有多少。”

“足足三萬。”

“三萬人,數目倒也不小啊。”

“原本看護皇陵的將士,總數五萬,只是十數年過去,如今剩下的,也只要三萬。”

“堪用否?”

“選拔一番,或可剩五千精兵,剩下的,可調撥做城防用。”

“年歲在三十五之前的,可以留用,收編軍隊。至於剩下的,看他們意願。若是願意留在軍中的,就讓留下看守皇陵;至於不想留下的,讓回家種地去吧。”

“唯!”

“二十萬刑徒,先調出來一半。朕要將他們充入禁軍,日後就留駐在咸陽西北處一帶,朕打算讓勇武侯和你一同親自訓練。”

“作為禁軍?”

“正是。朕思量這帝都,今歲遭了不少磨難。這天下,哪個地方的主意都可以打,想要動帝都,痴人說夢!如果十萬的禁軍數量,不足以讓他們死心,那就二十萬!禁軍只為朕負責,只聽朕的號令。”

連始皇帝都沒有過數量如此龐大的禁軍,陛下此舉未免超出常規了。

二十萬禁軍,這可是個大數目。禁軍本就待遇比上陣殺敵的士兵還要好上數倍,吃穿用度,那可是很大的花銷。

這個錢要從哪裡來?

“可是陛下,二十萬禁軍,那必須要上好的裝備配備,更需要不少糧餉。”

“從前七十萬刑徒都養得起,二十萬禁軍,朕想不是什麼難事。治粟內史、少府、內史,這些人會處理妥當的。”

除了隗吉,都是毛頭小子罷了。

不苛捐雜稅,怎麼養得起精兵。

可是皇帝已經開了口,他總不能駁回去。現在的皇帝,誰去駁難他,誰就是找死。皇帝剛上任,都是這樣的,我等再過些時日。

畢竟,看皇帝的意思,剩下的十萬刑徒,會留給他。

十萬,總比沒有的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