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忠擔心之餘,自然希望他父親能夠聽他叔父的勸導。

“毅今日前來,就是為了提醒兄長,這種時候,更需要沉住氣,為陛下掌舵,坐在這裡自怨自艾,對酬古曰,絕非大丈夫難為。而且事情成功之後,兄長得陛下信任,到時候還可以向陛下陳詞,為一些無關此事的貴族求情。”

蒙恬聽了這話,眉頭緊縮成了一團。

“你這是不僅僅支援陛下點火燒房子,還要讓你兄長我去給陛下添柴加火。”

“弟蒙毅視兄長如父,絕不願意看著兄長陷入兩難。蒙氏為先帝和陛下都敬重有加,毅更不想看到兄長和陛下再因為這些事情產生齟齬。”

蒙毅該說的話都說盡了,如何做是蒙恬的選擇。

“毅言盡於此。望兄長好好思量。”

語罷,蒙毅便拂袖離開。

蒙忠倉皇,箭步從廊道裡離開。蒙毅出了院門,見到身材孔武的蒙忠倉促離開的背影,廊道地板被踩得咯吱作響。

蒙毅站在門口,望著天上高月,他的身材因為疏於習武,並不似蒙恬孔武,但是身板立在廊道上,由內而外散發出一股嚴正之氣。

“出來。”

蒙毅鋒利的目光射向一旁的幽暗的竹林。

伴隨著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蒙秋從竹林裡竄了出來。

偷聽本來就不雅,在酷熱的夏天躲在竹林裡更是蠢事一件,藉著燭火,蒙毅看到蒙秋臉上生了許多小紅點。

“你明日一早,收拾收拾,去太學就讀吧。”

“太學——”

“還要我再對你說第二遍?”

蒙秋年紀正輕,一臉青澀,身形比他父親更為瘦削,見到他父親面色不善,忙作揖道:

“父親大人放心,兒明日一早就去。”

“你去了之後,該學何術,入何人門下?應該不用我指點吧。”

“子承父業,兒自然要學法家之術,以太學令張蒼為師。”

“愚笨!”

“父親莫怪,兒一時說錯了話。陛下尊儒,兒自然要去學儒術。”

蒙毅微微嘆了口氣。

“你跟我來書房。”

蒙秋心驚,不妙啊!

兩人一前一後來到書房,府中僕從一個個睜大了眼睛,恭恭敬敬立在旁側,看到這種場景,一眾人都樂在心裡,司寇終於想起來要收拾這無法無天的少子了。

蒙毅也無心和蒙秋賣關子,他現在管理天下刑獄案件,公務很是繁忙。

一進門坐下,蒙毅啜了一口茶水。屏退眾人後,蒙毅對蒙秋開門見山的訓導道:

“我知道我在家時你很不自在,但是你自在的日子早就過去了。如今你已經是成人了,自然應該跟在我身邊學做事,不如此,我身故以後,誰來挑蒙氏的大梁。”

“朝中的局勢,你應該也聽說了。不出五日,咸陽城中又要大變,讓你太學,一是因為這個,二是因為陛下下了詔令,禁止私學,世家子弟都要入太學。我們蒙氏之中適齡的子弟數不勝數,但是你是我蒙毅的嫡長子。”

“這太學,曾經一度在我治下,裡面多有法家之徒。雖然是儒學治國,但是儒學的弊端太過明顯。儒學雖然名義是併入了百家,但是那只能是名義上的。你到了太學之後,會發覺太學內部諸儒和法士明爭暗鬥,至於其他諸家,根本就是不入流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墨家、道家、陰陽家,都是陛下重視的,你不可輕慢。而儒術和法術的鬥爭,是治國之要道,一則是分封禮法制。這麼說,你明白你入太學是去做什麼的了嗎?”

蒙秋跪坐在蒙毅下面,他雖然聰敏,但是從他父親說話的口吻看來,這件事其實很困難。

連朝堂父親都沒有用‘明爭暗鬥’形容過,但是父親卻方才用這個詞,形容了太學。

“兒學無所長,如何能在這種大事上幫助父親呢。”

“你去了就明白了。你是我的兒子,入了太學,必定會引得滿城轟動,太學裡的諸多博士更是不必說了。會有很多人爭先恐後收你為徒,但是最後,你只要拜入張蒼門下就是了。”

“太學令?”

“我乃堂堂司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是我的嫡子,入了太學,就像是羊入虎口,為了爭奪輿論的制高點,儒家和法家都會想著法子收你入門,以此來彰顯到底哪家更勝一籌。如果你做錯了事情,他們就會藉機發揮。”

“太學令不一樣,他是荀卿門下最後一批門徒。荀卿也是韓非的老師,先帝好韓非之文,說白了是好法家之術。但是荀卿是天下聞名的大儒,現在太學裡正在為這件事爭論,是否要將荀卿定為儒家宗師,淡化孔孟的地位,為的就是讓法術成為儒學的核心。”

蒙秋應道:

“那到時候,還是以法治國。”

“是這樣,或許也不是這樣。儒學或許會有新的分支,又或是法家產生變化,都是有可能的。世事就是這樣,不斷的變化。”

這話說的,多少帶著些歷經世事的滄桑。

蒙秋一方面畏懼他父親,但是也很崇拜他。他的父親是少年英才,多少人稱讚。

見他父親今日面色和緩,蒙秋主動靠近,問道:

“父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蒙毅聽了,面色微寒,他盯著蒙秋,

“為什麼忽然問這個?”

“兒一直都很好奇。兒發覺這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太大了,出身或許決定一切。但是能成被陛下信任的人,並不多。而像伯父和父親這樣的人,上能得陛下器重信任,下能得百官敬佩,民眾稱讚,卻是少有。兒雖然不才,但是也願意做這樣的人。”

蒙毅看著蒙秋,仰頭朗笑一番。

“雖然你生性頑皮,但是能說出這番話來,也不枉為我子。不想封王拜將的男兒不算大丈夫!”

蒙秋頭一次聽他父親誇獎他,自然心中狂喜。

“父親,您還沒告訴呢,到底是什麼感覺?”

蒙毅坐定,鄭重其事的告訴他。

“天下人的命運,就在我們這些人手裡。如果你不想承擔這個責任,那你趁早不要起這份心思。九卿之一,就沒有容易做的。”

115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求打賞月票推薦票!)

已加入書籤

下載免費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