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看著姬豪,心中不由得踏實許多,竟然閉上了眼。

這個時候,大殿裡只有君臣兩個人。

但是姬豪看著皇帝眼皮發青好累,滿臉疲累。

“陛下,時辰不早了,臣請告退。”

二世忽的睜開了眼,但是卻不看姬豪,只是仰頭看著大殿的頂面。

“你在朝中,可有風聞一些朝臣對朕的評價?”

姬豪聽到這個,像是觸了電一般。姬豪左顧右盼,殿中人影寥寥。陛下這是把他當自己人了,所以才這麼問他。

二世都已經到了盛年,蓄著短鬚,留八字鬍。

一隻飛蛾不小心掉到了蠟燭油上,燭火燃燒了它的翅膀,飛蛾在燈盞上噼噼啪啪的燃燒。

二世聞聲站起,用劍挑滅了燭火,但是飛蛾也已經死了。

“陛下,您多慮了。”

“無風不起浪。朕是從小看著先帝和諸臣如何共操干戈,奠定帝國萬里江山的。按理說,如今朝中也算是人才濟濟,可是朕上朝時,只見眾臣唯唯諾諾,嚇破了膽似的。”

姬豪緩緩道:

“陛下的才能,以及聲譽,都是朝中眾人都佩服之至的。”

“真是如此?為什麼朕覺得那件事情之後,朝中氛圍十分壓抑。”

姬豪覺得皇帝今日問的有些多餘了。

“自然是因為懼怕。”

可是這不正是皇帝要的效果嗎?君臨天下,震懾四方。

“為何懼怕?”

姬豪被皇帝問的有些不知所措,但他定下心神,思忖一番:

“朝中一時間變得太快了,三公九卿在短短數月內竟然死的死,貶的貶。內朝設立,天下大事也都在照常運轉。諸臣在佩服陛下能力的同時,也為陛下的能力感到懼怕。每個人都為自己感到擔心。”

“擔心?”

“因為諸臣眼中,陛下待人的要求太高了。人孰能無過。可是臣這樣的臣子,卻能得陛下百般包容,可見不是陛下心胸不夠寬廣。但是諸臣都習慣了先帝的做法,對許多涉及庶民的事只在乎結果,而不在乎過程。”

“比如說修建棧道,眾臣只在乎能否向陛下交差,可是陛下您不一樣。陛下不僅僅要臣子交差,還要讓庶眾從中得到好處。久而久之,在諸臣眼中,陛下就是一個待臣苛刻的君主。”

姬豪說完,將手攏回了袖子裡,不敢看二世的表情。

“這個說法,朕倒是聞所未聞。可還有其他的?”

姬豪吞了吞喉哽,猶疑再三,有些話硬生生卡在喉嚨裡說不出。

“快說!”

“陛下,您對自己要求太高了,對帝國的要求更高。須知明君從來都是後世史官評價出來的,陛下努力要求自己做個明君,雖然會吸引一些賢者。可是世界上的人不都是像陛下這樣,出身咸陽宮,貴為先帝嫡長子,身負天下命。”

“陛下像是書讀多了,又像是來自一個遙遠的地方,見識了許多吾等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事物。陛下從來就是君臨天下之態,對一切阻礙都不放在眼裡。陛下看待天下,就像是一個站在一座高山上。登高者,見者遠。”

“可天下大多數人,他們出身卑賤,若說有人能看得起他們,心中便很感激這正是陛下得天下人心的原因所在。”

“可是朝臣,他們既是陛下的臣子,按理說應該幫助陛下匡扶天下,勵精圖治。可他們也都是一家之主。上上下下千餘人,全靠他一人去養。”

“要古以來,忠孝難兩全。這實則是說家與國的矛盾。要國必定會荒廢家事,危機時連累家人。要家必定會蠅營狗苟,只為保全自身,以奉養老母,教養兒女。”

“全孝之人,只為小家,顧的是小私,為盡忠之人不恥。全忠之人,為顧大國,自舍小家,挺身而出,卻又受小人排擠。”

“臣雖然從前不受先帝器重,可是在大殿角落呆了數十年,看多了自然也就悟明白了。但是這兩類人,都是對天下有益的人。”

“真正要提防的是,為了自己的私慾,想要破壞帝國的人。所以山東六郡郡守該罰,群臣無話可說。但是軍功貴族不該動。”

二世原本聽的還津津有味,可是這最後一句,屬實是觸龍之逆鱗。

“朕不動軍功貴族,軍功貴族就會動朕!”

“所以陛下先下手為強,是對的。可是陛下靠什麼去抗衡數以千計的功勳貴族呢。”

扶蘇看向驪山,淡淡道:

“朕會向你證明,朕確實是有天助。”二世說的這,攥了攥手心:“你說朕在諸臣眼中為人苛刻,朕該怎麼改?”

姬豪對曰:“陛下有世間最優秀的榜樣。”

“能稱得上朕的榜樣的人,都已經躺在西山陵墓之中了。”說完這句,二世自己又恍然大悟:“你是要朕效仿先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正是此意。”

“難道朕效仿的不夠?”

“只學了一半不到啊。不過陛下在位不過一年半,有這樣的效果,已經是天賦異稟了。”

“你又在誇誇其談,盡說些沒有用的。直白點,朕該怎麼做?”

姬豪看向地面,思忖再三卻道

“養奸臣。”

“你確定?在穀倉裡放一隻耗子,只會滋生更多的耗子。”

“可穀倉裡怎麼可能沒有耗子?只要是穀倉,必定會養出耗子。只要有穀倉,必定有耗子。如果不想讓穀倉裡有耗子,那就燒了穀倉。”

二世聽了,瞪著眼睛看著姬豪,咬牙切齒道:

“這道理未免太簡單了!”

姬豪則對他的觀點非常自信。

“陛下以為,趙高是奸臣嗎?”

“什麼樣的大臣,他都勾結,勾結不了,就除掉。這樣的人怎麼不是奸臣?”

趙高的混蛋事可就太多了,二世徑直道:

“可趙高在朝中,朝中眾臣議論聲不絕,趙高不在朝中,朝中一潭死水。”

“為什麼會這樣?”

“朝中必定是有奸臣所在,但是奸臣卻是眾臣最好的試金石。不願意和奸臣結交的,萬萬不可殺,願意和奸臣結交的,小心提防。能繞開奸臣對陛下盡忠的,那是智勇雙全的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