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從今以後,若再有人議論此事,朕誅其九族。”

“唯!”

“今日朝會先到這裡,眾卿可去偏殿稍作休息,半個時辰後,再行議事。”

言罷,二世已經起座離開了大殿。

眾臣各懷所想,紛紛到了偏殿。

偏殿內,擺放著諸多矮腳案,大臣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

馮去疾身為百官之首,自然是被擁簇著最先坐在最前面,其次其它大臣才陸陸續續入座。

不過,會隨著馮去疾坐在大殿裡的人,自然都是心向丞相的人。

方才丞相明明在朝堂上彰顯了帝國丞相應有的氣度,讓眾臣都下了臺階,但是到了這個時候,馮去疾臉上卻像是撲了一層霜。

不同於以往,馮去疾今日獨自坐在偏殿裡。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只是這漁翁卻並不是他馮去疾,而是皇帝。枉費老夫倖幸苦苦下這麼大一盤棋,沒想到反而讓皇帝藉助這件事,提高自己在朝堂上威信。

照這樣下去,假以時日,他身後那些朝臣,要麼被皇帝一一剪除,要麼就是他們主動見風使舵,投向皇帝的懷抱。

馮去疾想到這,自然笑不出來,馮去疾很快就懷疑起來皇帝成立正政事堂的真正目的。

太學……

皇帝為太子時的心血,看似先帝對新帝薄情,竟然駕崩之前沒有為皇帝做什麼打算。

其實現在想想,以先帝的權術和遠見,如何會縱容太子專門為帝國籌建一個專門的人才培養機構。

十年的時間,草可作木,太學早已經是人才濟濟……

只需要在朝中霍開一個口子,就可以讓這股清流湧入朝中。想到這馮去疾臉色驟變。他才意識到,他竟然在過去一直輕視太學,以至於他完全無有在太學培植自己的勢力。

這說明,先帝曾經動過立儒的念頭,為了文教大一統!

想到這,馮去疾重重捶案,驚得滿堂寂然,但是又無人敢上前詢問。

馮去疾忽地領悟到,其實一開始先帝就被東陽君說服了,只有儒家能容納諸子百家的思想,也只有儒家能做到收服人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先帝對儒家的強勢打擊,其實就是為了讓太學得以建立。而太學的建立,本身又是為了容許儒家發展。皇帝一開始就在給二世鋪路,給儒家鋪路……

只是先帝為政二十多年,先帝比任何人都清楚,以當時秦國的情況,立儒家絕對會使得秦國分崩離析。

所以先帝同意建立太學,但是又處處排擠太學,只是為了掩人耳目,讓太學得以在秦國咸陽城有的一席之地,有十年的發展機會……

想到這,馮去疾忽地覺得脊背一涼,帝國要變天了。

……

……

……

大政殿殿後,是一處林苑。

園中草木青青,更有奇珍鳥獸,十分安謐寂靜。秦宮裡的閣樓,有一特色,都很高。高樓聳閣,比比皆是,又有廊道聯通各處,不僅方便快捷,而且甚是美觀。

在宮中,只要放眼望去,就可以看到浩渺如煙的綠波,還有咸陽城的家家戶戶匍匐在自己腳下。

宮牆瞭望塔上巡視的宮中郎衛們看著這些忙忙碌碌的朝臣,這些大臣就像是被圈養在籠子裡的鳥兒。

平日裡這苑裡熱鬧的很,帝國的侯爵們紛紛聚在一起高談闊論,引經據典,論列是非。但是今日,這苑裡寂靜寥落的很,只有鳥雀嘰嘰喳喳不斷的聲音。

蒙恬蒙毅兩人很是難得的不約而同都去了後苑,少了許多熟悉的面孔,久在咸陽城的蒙毅感到這苑裡寂靜了許多。

不過,人少了倒也好,到處都是僻靜之地。

兄弟二人來到一處亭臺,四目相對,都大笑了起來。

拋卻君臣之間的恩怨,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為大秦帝國效力。如果帝國危在旦夕,那麼他們蒙氏兄弟一定會率先挺身而出。

“兄長今日,倒是叫臣弟大吃一驚。”

“我若再不開口,咸陽城便要四分五裂了。”

“兄長竟然主動想開了。”

蒙恬微微一怔,他這個弟弟,從小就在智謀上表現的比他強許多。他年紀輕輕就為皇帝出了奇策,未至三十,而拜大夫。

長鬚冉冉的蒙恬忍住心中的不快,問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你一向都支援陛下,是因為你覺得陛下一向敢於和老臣們作對?”

蒙毅聽到,自然不住的搖頭。

“兄長這是什麼話,弟身為帝國司寇,怎能處事如此輕率呢。”

“這並不是輕率。而是你本性就喜歡陛下這樣張揚外露的性格,實際上你自己也就是。”

蒙毅心中有些惱,論在朝中的地位,他可要比他兄長高多了,但是他還是一直恪守禮教,對他兄長從來都是十分恭敬,怎麼他兄長總是不領他的好意,還大肆的反駁他。

蒙毅深皺眉頭。

“兄長,這裡可不是府邸。若兄長對弟弟有什麼教誨,還是等回府再說吧。”

“你日後必定是穩居九卿之列,位比三公,而我卻是要在家閒著了。”

“兄長這是什麼話?”

“沒什麼,只是昨日回府,見到了武信侯罷了。”

“武信侯?他竟然還活著?”

蒙恬聽到,只是挑眉,不住的搖頭。

蒙毅忙道:

“是蒙毅失態了,老君侯可還好?”

“很不好。不過我約了他日後為皇帝陛下看守皇陵。”

蒙恬言談之間,語氣很是幽怨,像極了宮中棄妃。

蒙毅啜飲了一口酒,意味深長道:

“兄長今日的語氣,像極了孚雨。”

“孚雨?何許人也?”

“毅宅中小妾也!”

蒙恬聽到,頓覺被羞辱了,大叫一聲:

“無稽之談!”

四面的郎衛聽到大柱國忽地大吼,都紛紛看了過來,就是那些正一肚子悶氣不敢在宮裡撒的武將們聽到這聲也紛紛回過頭去看。

原來是蒙恬和蒙毅兩兄弟,從他們兩進入朝堂開始,哥哥就一直不服氣弟弟。

雖然這是蒙氏自己家的事,但已經弄得人盡皆知。外人經常喜歡拿這件事津津樂道,從前蒙恬掌兵權倒還好,但是現在,這對在先帝面前紅的發紫的大紅人喜兄弟被眾臣嫉妒的不行,如今有了這樣一樁事,大家自然經常在背後議論這件事。

後苑裡很快就恢復了寂靜,鳥雀嘰嘰喳喳個不停。

蒙恬被蒙毅這個比喻氣的不輕。

蒙毅卻有別於以往,從前兩兄弟有了分歧,弟弟總是率先賠罪。不過蒙毅今日表現的異常鎮定自若,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

“兄長請勿動怒。毅並非有意冒犯。只是毅以為,兄長這麼久就下論斷未免為時過早。”

“什麼論斷?”

“帝國安東侯在大秦帝國的仕途。”

蒙恬聽到這話,立刻屏息,原來他弟弟一直知道他為這事感到不爽。沉默良久後,蒙恬主動道:

“蒙氏一族,有你一人在朝中盡忠足矣。為了帝國,就算是讓我閒賦在家,我也願意。”

說完這話,蒙恬嘆了口氣,隨後闊步離開。

蒙毅一個人坐在原地,靜靜看著自己矮腳案上的酒爵,他對著酒爵苦澀一笑。

先有兄,而後才有弟。

為何總是要讓他這個弟弟處處讓著兄長?

鍾聲三震,朝中諸臣陸陸續續回到大政殿。

丞相的眉頭皺的老高,等到皇帝出現在他面前,只是像從前瞻仰先帝那般的瞻仰了一遍秦二世,以表示他這個丞相對於帝國的最後一絲眷戀。

上曰:

“朕離宮兩個月之久,雖然行程匆匆,但是還是耽擱了不少政務。今日這朝會,還有許多事要議論,有勞諸臣了。”

丞相曰:

“皇帝陛下心為社稷,尚奔波勞碌,不辭晝夜,臣等安居咸陽,更當勤勉。”

其它臣子自然道:

“臣等不辛苦。”

扶蘇很是滿意的看了看馮去疾,若不是他,扶蘇根本就沒有打擊軍功世家之族的契機。

上曰:

“朕此番出巡,感悟頗多。我華夏歷經商周,素來為禮儀之邦,是泱泱大國。朕登基一年有餘,處理政務極多,朕深感力不從心。若朕一人辛苦,能換來大秦帝國長治久安,朕自然願意。

“但是就算是朕夜以繼日,徹夜不修處理政務,這天下千萬人之事,尚不能及時處理完。而且有些急事,等通報到朕這裡,已經晚了。大事,自然不能耽擱,而小事,若是長期得到解決,就會滋生隱患。”

“這都是因為秦國兼併了天下,但是朝中官吏數量卻很少的緣故。我秦國雖然一向保有地方官吏薦舉制度,但並不完備。朕今日將此事下議諸臣,要諸位商討如何從地方薦舉官吏。”

【察舉制的初形】

這事陛下可從來沒有對馮去疾提起過。

馮去疾微微皺眉,皇帝這是對他留了一手。

“但帝國需要官吏,僅僅是從地方擢升還是不夠的。朕尤其需要能夠在朝堂上為朕進言獻策的有能之士。我秦國素來以學室為拔擢人才的途徑,但這樣的方式太過緩慢。”

“咸陽城中,世家豪族林立,俊傑子弟眾多,若都透過學室這樣的地方晉升,朕不知道要幾時才能見到朝中諸臣之子呢。”

此言一出,朝中諸臣無不眼前一亮。

“朕決定,讓帝國凡是有爵位的人家都可保舉一士入太學,只要透過朕的問策,便可入尚書臺為事。”

讓扶蘇意外的是,當他宣佈了他這個決定,朝中卻陷入前所未有的安靜之中。

蒙恬臉上閃著詫異,他還以為皇帝換人了呢。

皇帝這是開竅了?

在殿內經歷了長久的肅靜之後,終於有人率先打破了沉默。

“陛下英明!”

隨後,殿內是排山倒海般的歡呼。

“陛下英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