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聽到這裡,算是明白了,不論此事究竟誰是誰非,也不論皇帝究竟要如何處置丞相,這王戊單憑其出身家世,他也絕對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今皇后的親哥哥,怎麼能被送上咸陽的菜市呢。

一時間,蒙恬的嘴巴像是被用絲線縫合起來一般,一個字都吐露不出,他今日是要勸二世早下決斷的,如果不切莫招惹眾怒。

“王戊手中的生殺之權,是朕給他的。咸陽的血案,究竟是誰挑起的,如今就連大柱國都已經心知肚明了。朕的丞相非常清楚,他在咸陽城對那幫先帝舊臣的號召力遠高於朕。有些事,只要他開了口,群臣必定是一呼百應。”

“大柱國身為昔日先帝的信臣,縱使局勢再怎麼錯綜複雜,這背後的利弊關係,大柱國看的恐怕要比朕都清楚。要朕殺了王戊,平諸臣之怨憤,實則是要切了朕的左膀右臂。”

蒙恬直言道:

“以王戊之資,能為上卿,已然是先帝顧念先丞相才給予王戊上卿之位。而陛下繼位不久後,又是直接抬王戊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與丞相平起平坐。朝中大臣多有對此不滿,而此番血案,王戊更是表現的急功近利,意氣用事。事到如今,皇帝陛下若是還要繼續包庇王戊,恐怕會觸眾怒。”

“大柱國今日這是作何?為何非要逼朕懲罰王戊?”

逼~

蒙恬聽到這話,連連搖頭。

“老臣惶恐。老臣不敢。還望陛下明察。”

殺了王戊,就等於宣告他秦二世贏扶蘇在繼位第二年之後,和滿朝文武的對抗最終以秦二世的妥協告終。

這一妥協將會直接影響扶蘇日後對於帝國的掌控。

秦國是第一個建立皇帝制度的國家,秦朝更是第一個兼併天下的朝代。不改革,雖然能讓他在皇位上穩坐,但是帝國一定會分崩離析。

這幫大臣挑明了是要和扶蘇對著幹。

扶蘇能怎麼樣?

“王戊,乃皇帝親兄。朕早年就立了公子曜為嗣子,換言之,大秦帝國的第三位君主就是曜。朕無論如何也不會殺了王戊。”

蒙恬聽了,自然明白了皇帝的良苦用心。

“可陛下——”

“大柱國,如今連你都來勸朕了,朕已經知道整座咸陽城如今都是在誰的控制之下了。”

蒙恬聽了這話,自然為皇帝的心思感到驚慌。

“陛下——”

“也罷,事已如此,朕必須要收場。朕這就遂了諸臣的心思,罷免王戊的御史大夫之職。”

蒙恬聽了,自然心喜。

“陛下想通了便是。”

扶蘇坐在上座,居高臨下的看著蒙恬。

蒙恬倒是心思敏捷。他一方面公開支援改革,盡全力輔佐朕,是因為他看重朕能給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如此一來,他就可以完全獲得朕的信任。畢竟,蒙恬的忠心是朝中上上下下都知道的。

但是他卻又給朕下絆子,為的就是借這件事情保住他在朝中軍功世家之中的威信,以及,他要保住太后和丞相對他的信任。

蒙恬真的是打了一手好牌啊。

扶蘇望著眼前雙眼烏青,兩鬢發白的蒙恬,忽的感覺蒙恬非常陌生。

其實蒙恬一直都非常在意王戊升遷的事情。如今蒙恬也想著透過這次朝中政變的事情剷除王戊這個礙他們事的傢伙。

蒙恬之所以夥同馮去疾除了王戊,要的就是讓朕在他們這些老家夥面前低頭。

身為皇帝,向大臣低頭,這意味著權力在扶蘇手中並不是至高無上的。

扶蘇手中的權力之劍是被諸多朝臣束縛著的。

不過,誰也不能阻止朕改革,你們且瞧著吧!

蒙恬見皇帝忽然冷冷的盯著他,自然而然背後發毛。蒙恬心裡比誰都清楚,他現在是在越軌。蒙恬深感自己已經背棄了昔日的信念,深感辜負先帝。

但是二世的所作所為才更招人恨哪!

奪了他的軍權,可不就是要把他蒙恬變成軟柿子捏嗎。

這個時候的蒙恬,忽的變成了一隻做錯事的豹子一樣,竟然顯得有些無助。好似這並不是他的本意。

不過在扶蘇眼中,蒙恬已經是在向他宣戰了。

瞧瞧蒙恬今日說話的語氣,不卑不亢的,顯然是完全忘記了君臣之間尊卑高下。

不過,扶蘇並沒有在這個時候就和蒙恬翻臉。

“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來了。不過,如朕之前所言。王戊乃皇后之兄,又是未來太子的親舅舅,朕希望王戊日後能頤養天年。”

言下之意,他要王戊活下來。

“老臣以為,陛下所言甚是。只要除了王戊的御史大夫之職,老臣以為足以平息眾怒。”

蒙恬這番話足以讓扶蘇相信日後蒙恬不會再去找王戊的麻煩,但是咸陽那幫老家夥,尤其是馮去疾,他竟然聯合了太后、蒙恬這麼多人針對王戊。

扶蘇頓了頓又道。

“此事說到底,都是朕縱容太過。僅僅是免除官職,朕恐怕朝中還是有人對此心有不服。為了一勞永逸,朕決定流放王戊及其族人前往荊楚之地。”

蒙恬聽了,很是訝異。以皇帝對王戊的寵信,應該會把他留在咸陽做個富貴閒人才是。怎麼會貶黜王戊一族前往荊楚之地呢。

“荊楚之地,距離咸陽甚遠,而且楚地風俗與我秦國風俗迥異甚大。而且,陛下方才也提到,王戊畢竟是皇后親兄長。”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大柱國無需在這件事上為他求情。”

蒙恬聽了,只是謝恩。

畢竟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他的目的已經達到,至於馮去疾等人是否要在途中迫害王戊,那可就與他無關了。

從今日起,朝中再沒有御史大夫王戊。

說到這,蒙恬又作出為難之色。

扶蘇自問:

“大柱國可還有其他事?”

“陛下,藍田精銳之事。”說到這,蒙恬作揖,“老臣冒昧。不知陛下打算將藍田精銳交給何人啊?”

扶蘇沉色。

“大柱國以為呢?”

蒙恬這個時候已經是窮途末路了,一旦他此次隨著皇帝回到咸陽城,日後怕是更難有機會回到軍中。

先發制人,後發為人制。

二世畢竟不是先帝啊。

基於此,蒙恬自認為他有稍微放肆的餘地。

扶蘇聽了,只是假裝絲毫不在意此事,當即笑笑。

“原來大柱國在意的是這件事,大柱國還真是時時刻刻在為朕分憂啊。這件事原本一直困擾著朕,不過今日被大柱國一番提醒,朕自然而然知道該用誰統領這帝國精銳了。”

二世說話一向喜歡留後手,蒙恬雖然知道,但是聽完這番話,任誰都會知道對蒙恬抱希望。

只是扶蘇卻忽的意味深長的道:

“朕決定,分藍田精銳為三大軍。董翳、司馬欣、衛通三人分別統領這三軍。除此之外,朕決定任李信為護軍都尉,掌管國之軍務。”

蒙恬聽到這些名字,差點驚訝到把下巴掉下來。

這些名字,全部都是蒙恬意料之外的。

看到蒙恬驚訝的表情,扶蘇卻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嚴肅。

“護軍都尉一職,朕早就答應過李信。李信前往邊關不過一年,便已經有了幾次捷報。大柱國以為如何?”

這李信,可是一直對蒙恬存有私怨的。李信一直不肯服蒙恬。在天下一統,李信對蒙恬的不滿更是增加了。因為李信代表的是庶人,而蒙恬則是軍功之後。

細數嬴政、李信、蒙恬幾人相處的點點滴滴,嬴政顯然是待蒙恬更為親善。蒙恬和李信,兩人年紀本就相仿。又同為列候,本來兩人就經常互相比較。

蒙恬聽到這個訊息,自然氣不打一出來,但是當著皇帝的面,他怎麼能發作。

蒙恬氣昏了頭,但是他也沒有失去理智。

“以李信為護軍都尉,怕是朝中眾將不服吧。再者,李信如今正在關外統兵,他手下有二十萬兵馬,如何還能兼顧關中之事呢。而且,陛下提拔衛通,老臣還可以理解,但是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功勞,這麼快就執掌帝國精銳,怕是不妥。另外,司馬欣此人,虎狼之心啊。而董翳,他一向搖擺不定,大事不決。”

蒙恬說的沒錯。

但是正是因為這些人都各有缺點,所以才更容易拿捏。

他們都貪權好功,容易被利益打動。

“大柱國這是什麼話?難道大柱國以為這幾人都不足以任用嗎?”

蒙恬聽了,並不死心。皇帝獨獨不提他,顯然是不想讓他再回到軍中。但是這件事沒有這麼簡單就瞭解。

“陛下,老臣冒昧,難道陛下真的以為,李信是可以駕馭帝國所有精銳的人選嗎?”

扶蘇復問:

“那大柱國有什麼人為朕推薦嗎?”

蒙恬微微咬牙。

“老臣並無人可推薦。只是能用之人就在陛下眼前,陛下今日若不用,日後怕是用不到了。”

扶蘇聽了,猛地雙手緊攥成拳。

“大柱國這是何意?難道大柱國還想要統領帝國全軍不成?”

在秦始皇在世時,蒙恬都不是能夠統領全軍的人。

蒙恬已經是觸及到了二世的底線。

統領大秦帝國全軍的人,這世間有且僅有一個,那就是他秦二世!

蒙恬聽了皇帝這句漫不經心的話,怎能不動怒。

“不是老臣妄自尊大,誇下海口。只是如今放眼整個秦國,老臣恐怕皇帝陛下找不出第二個能像老臣一樣讓帝國諸將心服口服的人。”

扶蘇震怒。

“大柱國,休要放肆!”

蒙恬聽了,他望著怒不可遏的年輕帝王,一時間滿腹的怒氣都只能化為食量。

“退下!”

蒙恬愕然,但還是垂頭喪氣的離開了。

扶蘇和蒙恬在大室內的爭吵,就像是春風一樣,不過片刻的功夫,就傳到了此時人員又多又雜的郡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