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左車穿著黑色深衣,腰間懸掛著一串玉佩,連環互相扣住。

年輕人穿著單薄的衣服,在趙歇的宅院裡四處走動著,身上的玉佩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能佩戴這樣的玉佩的人,必定處在王侯之家。

在局勢這樣危機的狀況下,李左車還是這樣高調的裝扮,不由得讓大家眼前一亮。

李左車四下環視著,並不見大家都說的那位義士,**。但是卻見到了傳聞中大鐵錘。

此時,此人正站在院子裡的棗樹下,肩膀上扛著一個少年。

這大鐵錘果然腳邊立著一個大錘,這院落雖然小,但是卻聚滿了人,都在圍觀議論他。

李左車見到此人,不禁欣然前往。

"敢問這位可是大鐵錘?"

身為趙國名將兵家李牧的孫子,李左車本來就是趙地炙手可熱的人物。李左車不論走到哪裡,都有人禮遇他。

這大鐵錘雖然不認識李左車,但是他聽他主人說起過,見到這腰間佩一塊玉的人不足為奇,但是這腰間佩戴三塊玉環連起來的人,那此人必定身份尊貴。

大鐵錘將這孩子從肩膀上放下來。

李左車見到這大鐵錘,自然覺得長得特殊,他面上不留須,頭髮也是披散的,果然是流寇。

聽說那個人也是不留須,長得一張非常白淨的臉。

"小人鄙陋,不識得先生。"

"我乃趙國先武安君之孫,李左車。素聞壯士大名,今日得以見到,還真是我的幸事。"

李左車介紹完,人群中立刻響起一陣陣驚歎。

"原來是公子。"

李左車在趙國之地非常有名氣,雖然他沒有正式繼承的爵位,但是大家看到他,都會尊稱一聲公子。

當然,李左車也是大秦帝國正在追殺的物件。在場這些對秦國追殺的人物尊稱以公子,其心由此可察。

大鐵錘也道:

"小人愚昧,不識得公子。但是從前也聽過公子的大名。"

閒話不多說,李左車切入正題。

"壯士雖然不認識我,但是壯士的主人**先生卻是名滿天下。晚輩一直想要拜見**先生,但是卻一直見不到他本人。當年博浪沙一案,震驚天下,正是**先生策劃行動,但是最後始皇帝大索天下十日而不得。

"吾傾慕**先生久矣,特請引見。"

李左車這句話,可謂是將在場諸人的心聲都給說了出來。

**,那可是天下俠士的楷模。

**正是因為策劃刺殺秦始皇所以才名滿天下,讓天下士人都知道還有他這樣一個人的存在。

燕趙之地,素來多豪俠。

對於**的行為,他們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但是大鐵錘卻看向不遠處一個身材瘦弱的中年男子,見到他的神色後回絕道:

"我家主人已經回到新鄭了,我留在這裡乃是奉命幫趙族長的忙。"

這話一出口,在場的諸位都心裡一涼,連韓國的**都不跟著摻和了。

李左車將這一幕看在眼中,他順著目光看過去,卻見到一個頭戴斗笠的黑衣男子背對著人群離開。

李左車便故意大聲道:

"既然如此,那在下也不強求。"

大鐵錘抱拳道:

"我還要去向族長覆命,先告辭了。"

"你去吧。"

這大鐵錘離開了這個地方,很快便追上了戴斗笠的黑衣男子。他們回到自己的住所,這是趙歇單獨為他們安排的房間。

**盤坐在桌案前,閉目凝神。

這幾日在邯鄲城走動下來,**的感覺非常不好。尤其是現在,這趙宅之外,更是圍滿了秦國的兵將。

**兩條修長的眉忽的中間凸起一個結,看的大鐵錘也是心中憂愁。

他的主人,可不是一般人。敢刺殺秦國的皇帝,單憑這一點,他大鐵錘就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的。

但是他的主人這些年來心態明顯發生了轉變,他的主人不再像之前那般在人前善於言說,更多時候,都是冷眼旁觀看著事態如何發展。

更為明顯的變化是,從前他家主人非常樂於結交遊俠名士,豪強宗族沒落之流,但是現在,**卻不再積極主動的和他人交遊,甚至於在主動的避開眾人。

大鐵錘算不上多麼機敏,但是他自己也察覺出來了,六國復起的希望沒有了。所以他的主人如今處在非常矛盾和痛心的境地,但是他大鐵錘卻對此無能為力。

像李左車這樣的勳貴之後,本來是**非常樂於結識的人物,但是讓大鐵錘感到詫異的是,他家主人連他都不給個機會。

"主公為何不見公子李左車呢?"

這時的**,已經不是當初血氣方剛,正值而立之年的人了,他已經開始邁向暮年,雖然他的頭腦更為靈活,但是**很清楚,他的身體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鄭重其事道:

"你我二人,本來是秦二世的劍下亡魂,當日幸虧楚南公設法教我二人裝熱病,如此瞞過了秦國人,這才得以活到今日。有了之前的教訓,我本就行事越發的小小心。"

"這一次,我們之所以拜見趙歇,是為了讓秦國大亂。我的目標是秦二世,只要殺了他,必然會讓正在改革的大秦帝國分崩離析。這次的事情,只有我們少數幾個人知道,本就不宜聲張透露。

"只是我沒想到,這李左車竟然認得你,看來他一定是聽說過你我的關係。看來趙歇非常信任此人,他定然知道此事。"

"這李左車本來也是秦國在追殺的人物。李左車和陳餘、張耳這樣的人是一樣的,都是昔日趙國和魏國赫赫有名的人物,如今迫於形勢,只能屈服於趙歇之下。"

"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過著逃亡或隱姓埋名的日子,蟄伏在鬧市或鄉野之間,對秦國的怨恨不亞於我。只是我很奇怪的是,他竟然並沒有參與最後一次的反抗秦國的刺殺行動。"

"我想此人一定是趙歇不肯信任的人,又或者,趙歇安排他去做別的事情。無論如何,結交這個人,或許會讓我陷入麻煩之中,我不會在他面前暴露我的身份的。"

"這次的計劃,齊國、魏國、楚國都有人前來,為的就是幫助趙國趙歇讓他得以事成。一旦秦二世死,天下大亂,到時候六國才有喘息的機會。"

**說著,看了看他手中的劍。程亮的劍身倒映著**瘦削的臉頰,還有那雙讓人不寒而慄的眼睛。

"這是我給自己的最後一次機會,若此次失敗,秦二世順利回到咸陽城,到時候,我**就從此棄劍著書,效仿公子韓非,從此不再踏出新鄭半步。"

大鐵錘聽了,也道:

"無論主人做什麼決定,大鐵錘都會誓死效忠追隨。"

**忽的對大鐵錘露出前所未有的兇光。

"這一次,和之前幾次的情況都不一樣。甚至於和我們當初在博浪沙刺殺始皇帝全然不同,上次我們尚且給自己留了退路,但是這一次,情況截然不同。趙歇不打算給我等留退路,凡是去的人,都不會想著活著回來。你可要想清楚。"

大鐵錘抱拳道:

"當日主公博浪沙刺始皇帝沒有帶我,我已經對主人心有不滿了。我若是不能拿我的命去報效主人,如何對得起主公對我的恩情呢。主公放心,這一次,我一定會讓秦二世有來無回。"

**回答道:

"善!如果這次事情成功,你我都能活下來,到時候,我會在新鄭為你安頓一處田宅。若是不能活下來,我已經提前安頓好的家人,讓他們照顧你的妻子兒女。"

**已經為大鐵錘安頓好了後續的事情,大鐵錘自然更加願意跟著**賣命。

而大宅內,李左車明明見到了一個疑似**的人,卻又尋不到他。李左車自然開始懷疑,這趙歇是不是有大事要做,但是卻瞞著他。

李左車回到自己的住所,聽到自己的手下彙報說:

"公子,秦二世的車駕明日就將抵達邯鄲。這也是秦二世駕臨趙國的最後一站。"

李左車聽了,驚訝道:

"他來的倒是挺快,我聽說咸陽城裡出了大亂子,但是他還是堅持來到邯鄲城。由此事可以看出,這秦二世非常在意舊日的趙地。"

其手下道:

"公子,如今趙府非常危險,公子還是得趕在天黑之前離開此地,否則怕是會惹上麻煩。"

如今的李左車,正是風華正茂,年輕氣盛的時候。值得一提的是,他和當今皇帝的年齡所差無幾。只是他家道被迫中落,並無皇帝的那份尊貴氣度。

李左車身上,總是飄蕩著憤怒和憂愁。

憤怒的是秦國人對他們的壓迫,憂愁的是,趙國將徹底覆滅。

"你可打聽到,趙歇在進行什麼行動?"

這下手眼睛眨了眨,閃爍其詞道:

"未曾。"

"如果上天註定要讓趙國滅亡,那麼也請將我一起滅亡。如果上天註定要讓秦國滅亡,那麼也請一定讓我出一份力。"

這下手聽了非常驚訝。

"公子,昔日趙王聽信小人讒言,殺了您的祖父,難道您就不怨恨嗎,為什麼卻要在如今趙國百姓人人都心向秦國的時候,還要堅持和趙國共存亡呢。雖說公子您是秦國人追殺的存在,可是以公子的實力,只要肯隱姓埋名,一定可以過上富甲一方的日子,何必跟著趙歇等公族之人攪這趟渾水呢。"

李左車問道:

"你方才叫我什麼?"

"公子——"

"如果趙國徹底滅亡了,天下人還會這麼稱呼我嗎?"

"這..."

"錦衣玉食,並不是我想要的的,我想要的是建立不朽的功名,這才是男子漢大丈夫應該做的。且男子大丈夫,若是要因為一些舊日的仇怨而放棄家國,這樣的人,我不恥為之。"

"可是公子自己都在日前親自說起過,秦二世施行的政策,都是讓天下百姓喜聞樂見的決策。以如今的情況來看,天下人不會再跟著族長一起謀反了。"

"話雖如此,可是機會就在眼前,不得不試一試。有人不信任我,召集了其他人去做這件事,我想知道結果到時候再離開邯鄲。我整日研讀兵法,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像我祖父李牧那樣,立下赫赫戰功,榮耀顯貴。"

只是李左車的

"算了吧,公子。當年我們趙國最強盛的時候,我們都打不過秦國,如今趙國都已經被四分五裂了,而且秦兵十倍於我們,我們又怎麼能打得過他們呢。至於公子所察覺到的事情,其實我也有所風聞,有人打算故技重施,繼續行刺。但是強弩之末,終歸破不了城牆。"

"用刺殺的方式去對抗秦國,這恰恰是我趙人實力不濟的表現。我聽說今日秦國的將士們前去下達秦二世的命令,說要釋放刑徒們,引得城中百姓對秦二世紛紛稱讚。這樣的事情已經非常多了。"

"如今秦二世要用儒學治理天下,更是施行仁政的表現。倘若公子要跟著族長行動,反抗秦國,這就不是在復國了,而是和天下人作對。到時候,趙國人非但沒有支援公子的,反而還會埋怨公子等人挑起戰事,對公子心懷怨恨。"

聽了這下手的話,李左車耳朵裡響起了一陣嗡嗡的鳴叫。

"我讀了三十年的書,將我祖父留下來的兵書翻來覆去的研習,為的就是有朝一日重新拾起我將門世家的威嚴,重振李氏一族的榮耀。但是如今上天卻要讓秦二世這樣的人當皇帝,可見上天還是更偏心於秦國,而非我們趙國。而這上天,更是不偏愛我李左車。"

其下手繼續道:

"公子若是能認清這一點,小人也就沒什麼好替老君侯擔心的了。趙國大勢已去,秦國接替周朝的使命,王霸天下。我們這樣的趙國宗室大族後裔,本來就是秦國翦除的物件,逃命都還唯恐來不及呢,公子您怎麼還能跟著趙歇等人謀逆呢。"

"小人以為,公子當儘快歸家,安心為李氏延續香火。何必跟著這些亡命之徒一起犯這種會遭連坐的大罪呢。"

(我有些緊張,明天是這一年最後一天的更新,隨後我就會點完結。最近心情很不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的緣故。書沒寫完但是只能點完結告別,就像是停胎一樣的感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