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像蒙恬都尉這樣的大臣,朕應該像對待先帝那樣對待都尉才是。”

這自從先帝駕崩,一來一往間,蒙恬早就知道了二世的用意,也知道他不會聽從先帝的遺照,把他真正的當做輔政大臣。

“陛下,萬萬不可。臣效忠陛下是分內之事,臣願意為陛下誓死效忠,並未求什麼回報,還請陛下寬心。”

“這究竟能不能寬心,全看都尉了。今日朕同都尉講了已故武安君白起的事。朕希望都尉日後,能像朕一樣時時刻刻都記得這件事。朕不會亂殺錯殺任何忠於帝國和對帝國有利的人,朕希望都尉能好好行使先帝遺詔中的使命,監督朕。”

“先帝託帝國重任於朕一人,還給朕留下都尉這樣一言令秦國百萬大軍的重臣,朕若不能埋沒了都尉。”

這話雖然說的很隱晦,一直在提醒蒙恬他們都關係,還有他蒙恬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可蒙恬聽了自然心中不舒服。

他蒙恬豈能容忍皇帝的猜疑。

二世對他們蒙氏兄弟有半分的懷疑,都是對他們兩兄弟的侮辱。

若不是因為先帝的遺命,他蒙恬早就做出了其他的事情來應對皇帝。

蒙恬面色沉重,還是恭恭敬敬作揖道:

“陛下放心。臣會儘快前往九原調動兵馬。只是這馳道一事,不能半途而廢。不管是誰駐兵九原,這馳道就是糧道,決計不可以中斷修葺。”

“善。”

……

……

……

等到黃昏曖昧、婉約的光影附著在渭水粼粼的波光上,咸陽歸於靜謐。

這座規模巨大的皇城,在滿天搖著碎星的夢中,沉沉的睡去。

馮家府上則是炸開了鍋。

馮去疾早就覺得皇帝哪裡不對靜,但是又說不上來。

現在他算是明白了,這二世不肯信任他這個丞相,於是乎,召了別人給他出謀劃策。

難怪皇帝凡事決策都讓他這個丞相無可辯駁。

只是皇帝已經藉助他這個丞相的言行,在百官面前立下了威嚴,二世的目的已然達成。

馮去疾自然心裡頭亂糟糟的。

先帝一去,朝中看似一切平靜,其實朝臣中的幾大勢力已經在新帝的設計下恢復了平衡,這水底的暗流湧動,根本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祖父,那咋們應該怎麼辦呢。”

馮去疾指著天上的月亮緩緩道:

“月亮從東邊出來,水,從高處往低處流。咋們什麼也不做,順其自然就是。”

“可是陛下如今將內閣變成了和祖父丞相一樣地位的地方,祖父難道不為此事感到煩心嗎?”

馮去疾一臉沉靜。

“你認為你入了尚書臺為侍中,那只是一個巧合嗎?”

馮長安自然搖搖頭。

“陛下借提拔我,讓祖父對於重組尚書臺的事情只能應允。只是孫兒愚鈍,不知不覺間竟然害了祖父,而且直到今日塵埃落定,這才後知後覺。”

馮去疾緩緩道:

“不,你想錯了。就算我沒有你這個孫兒,陛下也還是會重組尚書臺。重要的不是皇帝是否利用你這個侍中糊弄了老夫,讓尚書臺重組。而是陛下為什麼要讓你我爺孫兩個知道,尚書臺的重組對於我這個丞相而言意味著什麼。”

“祖父這是何意?”

“陛下想在所有人頭上都懸著一把劍。”

馮長安還是沒聽懂。

“你在尚書臺,原本就做的是些和朝政無關的小事,如今做了侍中,還是和皇帝陛下信任的人分居別院。我想皇帝陛下並不會把你久留在尚書臺,過不了多久,你就要被升遷。”馮長安聽了,欣喜中還帶著詫異。

“祖父怎麼這樣講?至少孫兒覺得,陛下此舉是不信任祖父。此後,我秦國朝中便是要有兩個丞相了。到時候,祖父可不就淪為朝中的笑柄了嗎。”

馮去疾笑笑。

“我馮氏乃大族,不論先輩於秦國的功績,如今上至兄長乃武信侯,下至兒子乃統兵之將。老夫豈能和宮中那些出生微賤的隱官計較。先帝不立尚書臺,不也凡事與昔日中車府令相商議嗎。孫兒,不用擔心。”

馮去疾如是道,顯然他對於此事很胸有成竹,並不將內朝的那些隱官放在眼中。

……

……

……

荊楚故地。

一群衣衫襤褸的士兵圍聚在一起,宣讀著新帝頒佈的詔書。

“始皇帝駕崩,天下大喪。三月內不許婚事嫁娶……”

“秦王政駕崩了!”

“這可謂是天大的好事。秦滅趙,是我等一生之恥辱,先前迫於秦始皇威壓天下,我等屢次意圖謀反,都被鎮壓。如今正是好時候。”

一個相貌卓爾不群的老者從人群旁邊經過,這群人看到是宋義,齊齊作揖:

“宋公,如今我等欲圖謀大事,興復楚國,正愁無人帶領。宋公乃昔日大族之後,應當做我們的首領。”

宋義聽了,這個時候,他還沒有這樣急切的復國的心思,或者說,短期之內,他看不出起義會取得勝利的可能性。

“諸位稍安勿躁。我今日站在這裡同諸位說話,都是承蒙諸位的抬舉。宋義以為,如今還不是對秦國宣戰的好時機。我等應當稍安勿躁,先觀察幾日再說。秦國滅了我楚國,如此亡國之痛,我宋義沒齒不忘。只是如今,單單以我們這些人的勢力,和秦國對抗,只會落的個粉身碎骨。”

“我以為,這個時候,我們應當先按兵不動。秦皇無道,天意讓他隕落,這已經是最好的證明。天下人對秦國不滿者,十有九人。我聽說咋們楚國的人和秦國的人一起行盜竊之事而被抓捕,這正說明,秦王政不得人心,連秦國的子民都對自己的身份有所厭棄。”

“我們如今應該積聚力量,待看到其他人聞風而動之時,到時候再舉兵響應。如此方能一舉成事。貿然反抗秦國,只會讓我們的人先暴露。我們再等上一等吧。我相信,一定會有人比我們先出手反抗秦國。”

“所謂箭射出頭鳥,我等楚國遺留下來的精銳,不該貿然出動,當徐徐圖之,等到時機成熟,響應其他人才是。”

大家聽了,紛紛稱讚宋義的謀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