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長安自知方才出言冒犯了公子,面上雖然沒什麼異常,但是心裡自然驚慌。

隨後,他意識到自己今日不應該貿然前來,公子是未來的儲君,而他不過一個朝臣之子。

為了讓彼此日後好相見,馮長安陪著公子繼續轉了一會兒,而後就找了個藉口告退了。

望著馮長安縱馬遠去的背影,扶蘇心頭升騰起複雜的情緒。

他這個公子當的,沒滋沒味。

整日不是聽大儒們在自己耳邊念仁,就是背‘子曰’;若不是有傷病在身,他可以推脫不去騎馬射箭,否則他便要每日凌晨早早起床去練習騎馬射箭。

當王子,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

尤其是當嬴政的兒子。

嬴政對他自己要求極高,自然對他的兒子也要求極高。

而且,身為嬴政的長子,他被要求每隔幾天就要主動跑去嬴政的章臺宮拜見嬴政。

但是原主即便是將這一切全部都做好,也還是無用。

說白了,這些讀書習字騎馬射箭的功夫在嬴政眼裡只是成為一個合格的儲君的基礎。

即便扶蘇做到樣樣皆優,卻連太子之位的邊都沒有摸到。

扶蘇最缺的就是果決和狠厲。

比如說,他每次見嬴政,都會說他的師傅又教了他什麼。嬴政那個眉頭皺的,都快要擰斷了,但是可惜小扶蘇以前並不懂這些。

至於說扶蘇不具備狠厲,那是因為扶蘇常懷婦人之仁。

而這所謂的婦人之仁,不過是有了常人該有的同情心罷了。可是在王宮之中,向來是明爭暗鬥,你爭我奪,同情心,應該餵給狼吃。

簡單來說,扶蘇沒有錯,只是太乖了。

但是這太乖的孩子,在嬴政眼中自然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

仁儒,在王族之苑中,大忌也!

不過,好在昌平君叛亂還未發生,而楚國也依舊在。

他母親楚國公主,在宮中地位算是最高的。。

扶蘇遙望著遠處的咸陽城,咸陽宮也清晰可辨。

白馬渴了,開始焦躁不安,踢著後腿,在草地上打著轉,嗅著什麼。

扶蘇勒緊馬脖頸,輕輕撫摸了馬脖,而後馭馬到了河邊。

馬渴了就讓喝水。

再自然不過。

人不行,就要改!

現下,他手頭一共有三件為難事。

這第一件。

他瞭解他的現任老師僕射淳於越的個性,委實是個正人君子。

這樣的人若在早年的齊國魏國,自當是大才。

但是在秦國,在實行郡縣制的秦國,他的政治主張就像是個異類。

而且最讓扶蘇感到後怕的是,他給自己灌輸的思想以及他肯捨生取義的氣概。扶蘇預見到他們再這樣師徒捆綁下去,大機率又會重蹈覆轍。

當然他不會再那麼傻去自殺。

但是淳於越和詩書的命運,悲劇只會再次上演。

而且,這副身體的前主本就是少年英才,束髮之年,便已學有所成,精通六藝。

(束髮,十五)

但是淳於越現如今將精力都放在如何教導他做一個正人君子,並且到處在人前吹噓他的的仁義之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尤其是在嬴政面前,淳於越對他的仁義之心大為讚賞,無疑是在起反作用。

扶蘇很是鬱悶。

他不願意再陪著淳於越在這些虛名上浪費時間。

其二,他堂堂公子,身邊卻沒個精幹的心腹。

他的左右近侍雖然對他絕無二心,可是無才啊!

而他的貼身衛隊雖然絕對不會害他,可是說到底池武是是他君父的人。

另外便是他身邊有幾個伶俐的宦臣,可惜只懂察言觀色以及如何哄自己開心,並無什麼才能。

其三,原主的仁儒性格為嬴政所忌。

原主的記憶在給他提供了很多訊息的同時,也讓他明白原主因為個性錯失了多少次機會。

秦國的太子,本該七八歲時就可以確立了,可他空有長子的名號,卻直到十七歲,身份還未發生變化。

而且按照歷史,扶蘇是直到嬴政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未被立為太子。

嬴政給了他一個秦國皇帝做,可惜他自殺了。

真不知該說原主什麼好。

咸陽三月的春光,爛漫旖旎,黑衣少年控馬遊蕩在高至馬腹的花叢中,有時縱馬飛踏過清澈見底的河道,濺出朵朵白浪。

渭水的支流汩汩的流淌,伴隨著氤氳水汽含混著眾多花香的微風一次次撲面而來,幾乎燻的扶蘇醉了過去。

扶蘇仰天躺在馬背上,被馬馱著漫無目的的四處晃晃悠悠。

驪山這等旖旎春光,自當好好享受。

池武時刻與扶蘇保持著二十丈的距離,緩緩跟著。

太陽開始向西邊漸沉,池武只好上前作揖,“公子,今日已經出宮將近兩個時辰了,該回宮了。”

扶蘇用手撥開矇住雙眼的兩朵黃花,緩緩睜了眼,慢慢起身在馬上坐正,手中的韁繩被緊緊攥著,滿頭黑髮為風揚起,在烈陽的照耀下,那張土色的面頰竟然顯出了幾分成年男子特有的粗獷與野性。

休整的也差不多了,是該進擊了。

“春祭大典將至,吾乃秦之長公子,當如何為之?”

扶蘇似是自言自語。

池武對扶蘇的印象,還是停留在那個努力向王上證明自己是他最優秀的孩子的大致印象上。

於是,他想了又想。

“春祭大典自有奉常主持舉行,長公子只需依禮參加即可,並無什麼可特意為王上做的。倒是——”

“但說無妨。”

“公子近日不是騎馬就是投壺,若是久了,必定荒了學業。若是大王得知……”

他是大王專門派來負責監督公子的人。見馮長安都被公子打發走了,那自然由他來提醒公子。

雖然,池武知道嬴政並不希望他這麼做。

扶蘇忽的揚眉厲色。

“池衛率是覺,吾行為有失?”

“公子為陛下長子,當心裡有數。”說著,池武又硬著頭皮道,“不讀書習劍,那可是辜負了大王的栽培之心。”

扶蘇還未開口,池武又道。

“其實關於公子的傷勢,王上先前遣趙常侍問過醫家。大王一直都很在意公子,公子可萬萬不能讓大王失望。”

面對著突如其來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安慰,扶蘇這才明白池武是如何看待他最近的所為的。

扶蘇朗笑,隨後自嘲。

“吾身為堂堂秦國長公子,若是因為這點小事便自怨自艾,傳出宮去,豈不是會淪為他人的笑柄。”

池武眼睛裡閃著明顯的驚訝之色。

“難不成公子不是因為王上未能前來看望公子,所以才失落頹廢?”

扶蘇疑惑。

“失落?頹廢?”

幹點年輕人該幹的事情,怎麼就是失落頹廢了。

他之只是還沒有想好,如何去見嬴政。

嬴政,直到今日,他這個兩千年後來嬴扶蘇,都沒有見過他的歷史偶像。

“生在王族之苑,本就不該有常人之情。”

扶蘇面色冷峻,目光極其堅定地看向咸陽宮的方向。

蒼穹之下,陽光普照著遠處那座氣勢恢宏、端莊大氣的宮殿。

池武是個粗人。他年至四十,面龐黝黑,下巴處佈滿了短短的胡茬。

聞言,池武不由得對扶蘇側目。就在那一剎那,池武覺得,公子忽然間神似少年時的大王。

他池武可是看著大王成王,而後又看著長公子出生長大成人,最後因為大王信任他,才派他監督公子。

宮裡人多嘴雜,不少人非議公子。說公子不類大王,性格仁儒,所以大王不喜公子。

他自然不相信這類鬼話,畢竟大王對公子的器重,從數次擇師,多次面授機宜都可以破了這種流言。

“回宮。”

“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