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雍望著李信,臉上滿是灰塵,眼中自然皆是失落。

“如果君侯不聽我的話,那麼我甘雍恐怕也要像國尉速速離開咸陽了。”

李信雙目一瞪。

“你這是何意?臣為君勞,到最後卻不能享其功,只能眼睜睜看著有些人憑藉出生之便享受榮華富貴。我秦素來以軍功立身,國風浩蕩,民風坦然。”

“而今天下大定,沒想到,皇帝陛下竟然這就背棄了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

“有些人生來滴血未見,卻被拜為君侯。而我等浴血奮戰的大將,到頭來卻兩手空空,還不如那些在軍營之中渾水摸魚的蝦兵蟹卒。”

“甘雍,你知道這對於秦國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嗎?”

甘雍見李信憂心忡忡。

“還請君侯示下。”

“這意味著,努力將再無意義,庶民只能是庶民。”

事實上,商鞅之法之所以得以推行並且延續數百年,其實那本身就是一場庶民的勝利。

庶民可以透過戰功獲得高位,秦國得以為庶民擁戴,進而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

而世卿世祿制,在秦國被徹底打破,這意味著不再有人因為出生而享受功名利祿。

但是如今,代表著公平二字的軍功爵制,被革除了。

甘雍聽了,也是沉默良久。

“現在,你還認為,我的辭官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嗎?”

甘雍雙目懇切。

“君侯之決,實屬可笑。這豈止是不明智,分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你究竟什麼意思?”

“鄙生以為,當初軍功爵制立起來又多難,如今這軍功爵制廢除便有多難。百萬之軍,動劍動弩就可以讓家中父母子女衣食無憂,但是如今,人人盡歸其地,將士們如何作想。”

李信聽了,覺得這話也確實有幾分道理。

“只是,沒有戰事,秦人戍守齊魯之地,荊楚之鄉,軍中怨氣極大,這一點,我也知道。還以為我能勸說皇帝陛下對南疆開戰,可是沒想到,竟然有人快我一步,廢了這制。”

甘雍急忙道:

“如今木已成舟,無可挽回。君侯當及時順勢而為,選擇避世,絕非善舉。陛下廢制,正需要有人鎮壓軍隊。君侯若是這個時候提出辭官。陛下會如何做想?”

李信聽了,心中驚起一圈圈漣漪。

“以我對陛下的瞭解,陛下勢必以為我這是為秦國士卒氣憤不已。”

“怕是君侯返鄉之路,就是前往黃泉之路。“李信聽了,眼中滿是驚恐。

“君侯怎麼不想想,國尉和武信侯辭官,是以何緣由?”

“年事已高。”

“那君侯呢?”

李信聽了,怔了半響。

“君侯至今年尚未至四十,卻為勇武侯,是為列候。這在軍中,年紀輕輕卻有此高位者,不過是些襲爵之輩;唯有勇武侯,是靠著軍功在朝中軍中聲名顯赫,年輕有為之將才。”

“君侯以何理由辭官?”

“我……”李信自然結巴了,“可是將軍回家閒賦,這不正是如此朝中的趨勢嗎。我自然要順勢而為。”

“非也非也。君侯,聽我一言。我秦國定天下,是為攻伐六國,兼併諸侯。如今看來,朝中、軍中、六國,不安之患多也。這個時候,稍有不慎,就是有殺身之禍。”

“君侯此時歸家,在陛下眼中,那可是棄陛下而去。而軍中上下聞之,也會認為陛下是卸磨殺驢。在昔日六國之中,將士們還家,並不會引起多大震動;但是在秦國,停戰可是比開戰還要動盪朝野上下的大事。”

李信望著甘雍,遲疑了好一會。

“我明白了。我會留在咸陽聽候差遣的。另外,泗水郡等地駐守之軍,我會將虎符還與陛下。”

“依我之見,君侯如今當不動為妙,凡事皆聽陛下之命即可。這個時候,不變應萬變。可是我前些日子,聽人說,陛下礙於我等轄地,尚未將那裡分封諸公子。”

“不急。君侯稍安勿躁,若是不出我所料,不出三日,陛下,就會召見君侯,到時君侯只需表現出還願意留在軍中,到時候,君侯勢必另有重用。我相信,就算君侯忘了,君侯曾兩次擒王,但是皇帝陛下未忘此事。”

李信聽了,這才安定下來,他負手望向窗外。

“秦國,正在經歷一場鉅變。”

……

咸陽宮,章臺。

嬴政正在處理奏章。

趙高匆匆走了進來。

“陛下——”

“太子和蒙氏兄弟,追繚已經出城去了。”

嬴政聽了,毛筆在空中暫擱了好一忽兒。

“去問問,他們都說了些什麼。”

“唯。”

————

咸陽城郊。

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林子後面,是一個高壩。

高壩下面,是一片碧海。風吹壩上,綠浪滾滾,阡陌之間,還綴有各色花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扶蘇一路追到這裡,卻見到繚已經是身穿布衣,頭戴斗笠,坐著牛車,往田野深處走去。

扶蘇駕的是馬車,自然很快就趕到了繚前面。

“先生,此去歸何處?”

繚勒住牛。

“東陽君來此又是為何?”

“我來送送先生。”

繚微微笑笑。

“東陽君倒是好心腸。念在君侯這般熱誠,老夫今日送君侯一卦。”

扶蘇下了馬車,走到繚跟前。

“其實我不信易經。”

繚捋捋鬍鬚。

“陛下從前不信鬼神,但是不代表日後不信鬼神。”

扶蘇聽了這話,自然皺眉。

“你們都退下,我要讓先生為我好好算上一卦。”

夏黑只好帶著人向後退了三十步。

扶蘇請繚上了馬車。

“先生方才所說,可是因為知道了些什麼?”

繚微微眯眼一笑。

“君侯不是不信易經之說嗎?”

很多事情,科學解釋不了,所以有了神學。

但是事實上,神學也解釋不了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

扶蘇只道:

“世上的事,多如牛毛,並非人定;但是人的事,卻可以由人自己定。我不知繚先生,是否能卜算出扶蘇的命運;但是扶蘇自己卻知道,自己將有怎樣的命運。”

這就是穿成高位者的優勢,如果是穿越成黑夫、夏黑這樣的人,他真的沒有辦法,左右自己的命運,還有秦國的命運。

繚聽了,只是微微皺眉。

“君侯,相信自己,固然是好事。但是只相信自己,可不一定是好事。”

說罷,繚便拉過扶蘇的手,在他手上寫了兩個字。

扶蘇看著繚的手在他的手心裡劃了十幾下,雙眼一直。

“這——先生連這都能算到?”

這要是放在現代,多少科學家的棺材蓋得被掀開啊。

“不知君侯到時將如何為之?”

“我可以不讓它發生。”

“君侯若是有這樣的雄心,那便是好事。只是繚可不敢提前恭賀君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