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就是一個普通的趙國人?

怎麼聽著他的話頭,似乎是盼著天下六國復起似的。

楚南公一時間拿不定主意,他得把這兩人先打發走,等他們分別來問。

而且,這個青年的身份,他現在又開始不確定了。

他得先悄悄卜算上一卦,之後再決定。

天下忽的都成了秦國的了,這是誰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他這地地道道的楚國人,也是做夢都沒有想到,做了六十年楚人,忽的有一天,自己變成了秦人。

天下初一統,其實百姓大多叫好,這自然是因為一統的好處就在於,沒有了戰事。

但是時間久了,大家卻發現,他們的生活,還是和以前一樣。

確實是不用打仗了,但是家裡曾經派出去打仗的男人,要麼是落草為寇去了,要麼是被充做刑徒,去了秦國咸陽給始皇帝修陵墓。

而百姓的日子,似乎要比以前的日子更加艱苦。

往日有楚國的貴族在上,百姓依附於貴族,雖然不能飽食,但是出了事,總有個依靠。但是如今不一樣了,貴族沒有了,秦國的官吏也只是依律法辦事。

更嚴重的是,車同軌,書同文。

所有的工具,都要用秦人的規格,那麼他們以前的老家夥什就不能用了,現在後院還堆著一舊日用的的鬥呢。

鬥是用來量粟的,旁的可以不一致,這個必須一致。

但是文字什麼的,他們躲到了這水中高地上,外人難以進來,只有他們有需要時出去,所以也就不必強求一統。

像他們這樣的百姓有很多,因為不喜歡秦人的改造,又擔心被律令懲罰,所以就偷偷全家逃到山林裡。

但是大城邑之中的百姓,也有歸附秦人的,有人參軍入伍,沒有戰事,也只能混個溫飽;還有人,因為秦國大興馳道建設,官府出了告示,招募鄉民前去,一些人為了工錢養家餬口,自然也跟著鄉長去修馳道了;也有楚人直接依附秦國官吏,為其屬吏的,但是這種,就非常之少。

天下雖然為一,但是就楚南公來看,他們這些人生活還是和以前一樣。

尤其是鄉中,還是聽三老的話。

而在這雲夢之澤,湟水村裡,鄉人多聽他這個老者,還有另外老者的話。

秦國的官吏要下達命令,也多是直接告訴他們三老。

但是像湟水村這樣的地方,很是偏遠。

而秦國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當初劃分郡縣之時,將一大片地區劃為一個郡,這就導致他們的郡守根本管不到這一帶。

本就國家忽的滅亡,天下忽然全部歸秦,百姓本來都處在期待之中,但是沒想到,日子還是和過去一樣。

楚南公自然沒有想過,測算這天下大事。

說什麼測天下,其實這兩個人的訴求是一樣的,要測秦國的運數。

他不知道秦律裡頭有沒有這條,就算沒有,南公先生也不會在當下這種秦國軍隊還全數駐紮在楚地的時候卜算。

楚南公搪塞二人道:

“老夫已經在這鄉邑之中久矣,早已許久不問天下事情了,我本意也是老於這鄉邑之中。二位如果執意對著天下事要測個清楚,老夫無能也。”

言下之意,你們問的,我卜不了。

扶蘇聽了,自然心裡反詰:

可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話可是你說的。

“晚輩早就聞南公先生大名,可是遍尋不得,都說先生藏於山中,有避世之意。”

楚南公對這話也不反駁。

他這個老頭子,確實也不想為秦人效力,但是在秦人的眼皮子低下活動,他不給秦人好臉色,秦人也不給他好臉色。

楚南公自然就選擇了離開郢都。

南公先生本來居住在郢都城中,是楚國原國都之中的高士。

奈何楚國王宮裡頻頻內鬥,無人關心天下時局,不僅讓秦國人有了機會壯大自己,更是使得朝中黨派內鬥。

而南公先生也因此一直沒被重用。

但是南公先生,歷代楚王都很尊重他,是故名聲更高。

但是究竟是沽名釣譽的老頭,還是高瞻遠矚的名士,不同人眼中,自然有不同的看法。

在扶蘇看來,范增這種口口聲聲說自己會望氣之術的,還有楚南公這種精通易經的人,都可以歸結為神棍一流。

扶蘇看重的是,這些人的名氣,而不是他們的卜算之術。

扶蘇挺身,對著楚南公直言道:

“老子曾曰: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只是時移世易,當今之世,乃是統一之世,若是不能及時革故鼎新,只能為時局所淘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聽聞南公先生也是高士,在楚國享譽極高。晚輩聽人說,楚國人或許有不知道楚王之名的,但是絕無有不知道南公先生之譽的。”

“如今六國亡了,天下皆歸秦皇一人。時局大變,天下士人,投靠秦皇者有之,避居山林者也有之,惶惶無措者,舉棋不定者更是人眾。”

張良畢竟年紀要比扶蘇大。

他聽了這話,感覺的出,這年輕人倒是個心中大有抱負的。

“韓柳小兄弟,便是這惶惶無措者?”

扶蘇看向張良。

“這是自然。若是韓某心中早有了決定,也不會前來問卦。想必,公也是舉棋不定吧?”

池武面色一沉,太子這法子,倒是把這室內的人都炸了出來。

池武看著太子滔滔不絕的說,心裡可謂是無限感慨。

他得想個辦法,回一趟咸陽,告訴皇帝陛下,他冤枉了太子。而且據他看到的情況,地方的問題其實很多。

池武明顯的感覺出,只有郡守和秦吏,是無法掌控地方的。

張良心心念念想著要造反,復韓國。

但是因為他的卦相顯示秦國的未來十分光輝。

那麼這就暗示他,他的一切行動都是無用的。

大秦帝國固若金湯,那麼他對抗秦始皇一切行動,都會被粉碎。

張良並未回答扶蘇的話。

他是張家五代韓相之後,怎麼能一個楚國來路不明的人問他,他就老老實實作答呢。

他們可不是同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