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皇帝陛下,還有一座大山時時刻刻壓在他們這些秦人的頭上。

自然就是秦法。

殷通自然不打算承認這件事。

而且,殷通篤信,太子一定只是聞說了他方才說項羽這小子,所以才覺得他和項氏一族的人走的很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君侯這話倒是頗謬。臣防著項氏一族還來不及呢,只不過是派人多加監察,如何會同他們親近。原楚國王族宗室後人,一直以來都是殷通致力防範的物件。”

“那倒未必。”

扶蘇腦子裡,可是有一整本史記。

殷通可是直接直接把項籍當做座上賓。

秦國後來四十多個郡,但是在史記裡面留名的郡守,他是為數不多的一個。

殷通聽了這話,也微微有些吃不準了。

他得儘快將這些事遮掩過去。

君侯連武成侯都不給面子,何況其他人呢。

“不知君侯決定如何處理這幾個小子?”

“可有確定,他們究竟是來行刺,還是誤闖?”

殷通垂著腦袋,騙扶蘇他是再也不敢了。

“說是好奇太子,故前來觀之。”

“這麼說,還不能直接給這些人定罪。”

“可是臣以為,這是個絕佳的機會,藉此懲罰楚國項氏、宋氏、以及屈、景、昭三族。”

扶蘇望著自己的茶盞。

上面漂浮著幾片綠葉,香味已經不是很濃郁。

“打仗,務必要迅疾,以佔時機;可是這喝茶,則定要耐心,否則,便不解其味。”

殷通斂色。

“還請君侯明示。”

“如你所言,這會稽城中,原先的楚國大族後人,就像是地頭蛇一般,盤踞於此。而我如今藉著一樁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外,處死幾個後人。此舉一來有辱我秦國嚴明之法度,有辱我秦國尊嚴。二來,外人也只會覺得,我們秦人嗜血成性。”

“難道殿下要放人還其家?”

“那是自然。”

扶蘇起身,臨著水面(今太湖),望著波光粼粼的湖面,目光所及最遠處,恰是一片蒼茫。

“那臣這就去辦。”

“急什麼?”

“一個人本沒有犯罪,那麼身為秉承皇帝陛下依法治理郡縣的一方郡守,怎麼能胡亂給他安排罪名讓他死呢。而且,弄死幾個娃娃,豈是我堂堂大秦帝國面對一群亡國將門之後的挑釁所給出的回應,此舉有失我帝國風度。”

“不知君侯意欲如何?”

“你方才說,這些人在頗有聲望。而且事關他們的後代,即便我們不以此做文章,他們也必定會藉此事大肆鼓吹,煽動百姓亂為。莫若先下手為強。等他們的父輩親自上門來詢問,你以秦法處置。”

扶蘇的內侍直接念起了新法條例:

“依秦律,擅闖王室重地者,知法犯法,乃重罪,當處以劓刑(割去鼻子);年歲十二以下,歸檔案,待年滿十六後,充為刑徒,為期五年後,放其歸,此間若有犯他律者,直接問斬;年歲十二至十六者,著刑充入宮室,為罪籍,待刑滿釋放,脫為庶人。”

“難道要將其押入咸陽?”

“以楚之貴族後人,如何肯眼睜睜看著這幾個小子就此入咸陽宮為君父之僕?”

“項氏一族的人,極有可能阻止此事未果,於半道上,將其劫走。”

“劫受刑之人,依照秦律,當連坐,屠其宗族。到時候,項氏,宋氏一個不留。”

殷通聽了,也以為此計甚是為妙。

“君侯果然妙計,臣佩服。”

“我方至楚地不過一日,楚人便贈予我如此大禮,我自然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聲。”“楚人本就挑釁太子殿下在先,殿下不得已忍氣吞聲,如今殿下還楚國宗室之後這份大禮,此舉敲山震虎,有助於我秦懾服四方。”

在對付楚國人這件事上,扶蘇頭一次覺得有必要給下面這些人一點壓力。

而且,他還不是皇帝。再說了這件事,也不是應該能明著報給嬴政的啊,得等到事情成功之後,再向上彙報。

“我來會稽遇刺一事,已上報陛下,陛下勢必震怒。其他事,待事成之後,你再來見我吧,到時我們再一同稟告陛下。”

殷通正在為扶蘇給他指了一條明路而感到興奮,他和王賁在這裡這麼久,敵不動我不動,如今太子殿下來了,倒是天賜良機,項家那幾個小子自己闖了行宮,事情終於有了突破口。

但是萬萬沒想到,太子會突然來這麼一句。

言下之意為,如果事情不成,那他就再也不要來見太子了。

是啊,太子還沒和他算上次的放跑了下毒之人的賬呢。

殷通辭別了扶蘇,剛出了大秦行宮,郡府下吏就來人找他,說是項梁、宋義等人有事尋他。

“好啊,還真是說項梁項梁就到。”

如果是尋常小事,殷通還真的會放過項家那幾個小子,畢竟他們的長輩,都是在當地很有名氣的一部分人。關鍵是,這幾個少年郎,都是楚國將領之後。

諸侯互為姻親,而各諸侯國內,諸大族和王室也為姻親,是故,諸侯和諸國大族也為姻親。

貴族的血脈流傳至今的同時,也衍化了不少分支。

真要論起來,陛下和這項氏一族的人,是真的有親緣關係的。

就連皇帝陛下都在當初戰後對他們網開一面了,何況他這個殷通呢。

簡言之,只要你不造反,什麼事情都好商量。

但是如今,這幫楚人得罪了太子,太子要他們死。

那他只能依此計為之了。

————

蕭何,他也曾欲一展抱負,但是萬萬沒想到,登天來的太快,竟然直接為當權者看中。

雖然他一躍成為秦國太子身邊的紅人,但是這些年,他在秦國咸陽宮,也並不是很適應。

就像池武說的,他在太子身邊,實則是無用之人。

不管怎麼樣,他已然受此等大辱,怎麼能繼續留在這裡呢。

是故,次日,蕭何主動去找扶蘇請辭。

“太子殿下,昨日之事,還請太子殿下三思。吾以為,武成侯之計,未必不可取。”

“你是說,要放逐那些楚地勳貴之族到南越之地?”

(月末了求波月票打賞!我將以爆更回報大家。謝謝大家的支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