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早知,汝非安國君。”

做個有所作為的太子,確實是扶蘇所願。

但是前提是,太子之上,是功高蓋世的嬴政啊。

大概也只有嬴政能容許他這樣的太子,蹦躂到今日。

預感到危機來臨的扶蘇,聽到嬴政對自己的評價,一股莫名的心慌和恐懼,自然而然湧到扶蘇腦中。

“不過,朕今日要告訴你的是,朕也非昭襄先王。”

扶蘇心裡各種鼓點一陣亂敲,嬴政今天到底要給他說什麼。

想想隗狀,老丞相多無辜啊,不是搞基建工程,就是推行度量衡的事情。

一生為秦國效力,自然苦勞甚大。

結果在太子和皇帝的權力衝突上,竟然成了第一個炮灰。

嬴政悠悠道。

“你知道白起麼?”

“武安君白起,昭襄先王下第一大將,長平之戰坑殺趙國百姓四十萬之眾,號稱——人屠。”

“那你認為,他為何要坑殺四十萬趙國百姓……”

嬴政暗示扶蘇的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但是扶蘇的猜測越是接近事實,心中越發不寒而慄。

昭襄先王,可真是心狠,而且還真是虛偽的教扶蘇感到難堪。

“將雖在遠,但萬事必須奉君命。”

是故趙國四十萬百姓之魂,其實應該怨恨的是秦國昭襄先王。

白起就是個工具人,而且還幫昭襄先王頂了不少屎盆子。

“你方才說,白起號稱人屠。那麼現在,你認為白起還應該擔這個名號嗎?”

白起自然是不應該不揹負這個罵名的。

但是也不應該把矛頭直指昭襄先王。

“帝王之業,非得以鮮血換來。武安君未必是人屠,但臣以為,昭襄先王也是無奈之舉。”

“無奈之舉?”

嬴政聽到這個答案,不斷皺眉。

“在你看來,昭襄先王下令殺白起是無奈之舉,還是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是無奈之舉?”

扶蘇不解。

“昭襄先王,為的是秦國的霸業。武安君居功甚偉,威脅到了昭襄先王,所以才……”

“這就是你的答案?”

扶蘇拿不準了,自然抬頭看著嬴政,想到方才嬴政說他敢和昭襄先王做比……

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浮現在了扶蘇心頭。

面對相似的情況,做出完全不同的選擇的那位帝王此刻就坐在他的面前。

同樣是面對功高震主的武將。

昭襄先王直接賜死了武安君白起,朝野上下震驚,人心惶惶。

而面對可謂是攻打下六國的王家父子,嬴政讓王翦老休,還續用王賁。

又是同樣面對降卒。

長平之戰,昭襄先王命白起屠盡了四十萬降卒。

秦滅六國,編入軍隊,納為刑徒者,數百萬之眾。對於數百萬降卒,嬴政只坑殺了趙國於之生母家有仇之人。不過五百人而已。數百萬降卒,嬴政幾乎留了他們全部人的性命。

數百萬之眾,豈是趙國四十萬之眾可能比的。

雖然這兩個方面,嬴政和贏稷面臨的情況頗有不同,但是兩人的格局誰大誰小,已經很明了了。

嬴政的目光停留在扶蘇的劍身上,遲疑了好一會。

“你在劍鞘上刻了字。”

扶蘇恍神,這才看向自己的腰間佩戴的劍。

純均劍是名劍,在名劍上刻字,勢必要請最好的鑄劍師傅。扶蘇也是費了好大的功夫,找人請到最好的鑄劍師傅。但是誠如鑄劍師傅所說,像純均劍這樣的名劍,在劍身上刻字,實在是毀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扶蘇自然而然想到了那位一天到晚在名字名畫上蓋章的皇帝。

他如果真的在別人鑄造的名劍上刻字了,和那位皇帝的行徑不是同樣的嗎。

所以扶蘇最後選擇了刻在劍鞘上。

這把純均,還是嬴政賜給扶蘇的立身之劍。

“朕欲一觀之。”

扶蘇乖乖遞了上去。

嬴政在劍鞘身上看到八個字。

“胸懷利器,殺心自起。”

嬴政念著,須臾,嬴政抬起頭對扶蘇道。

“頗有深意,何人所授?”

這句話是曾國藩說的。

意思是告誡掌權者,身居高位者,要時時刻刻保持清醒。一個人身負重權,便有可能利用這權力,做出對民眾不利的事情。

一個接受了現代教育,瞭解了歷史發展規律的人,突然有一天成為一個帝國的繼承人,自然要把這句話奉為圭臬,作為自己的為政的準則,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權力之劍,究竟是為什麼揮動。

不然遲早有一天,會迷失自己的心志。

“非他人所授,扶蘇自己所悟。”

扶蘇總不能再編出一個夢來,又說是曾國藩所授。

嬴政聞言,自然奇之。

嬴政又反覆看了看這句話。

“胸懷利劍,殺心自起。君王執掌天下人的生殺大權,一念人在,一念人亡。確實當時時自省。”

扶蘇聽了,當即就明白了。

嬴政是在以昭襄先王的過錯說事。

在他看來,昭襄先王是錯的。

果不其然,嬴政複道。

“先王的決定,在當時未必是錯。但是誰又能在做出決定之前,就知道這個決定是對是錯呢?”

扶蘇的心猛地一顫。

這話頗為耳熟。

隨後,嬴政忽的單手將將劍壓在了案上。

顯然,嬴政是要把這劍留在他這裡了。

“那麼,現在,你明白了?”

扶蘇定了定神。

“臣還是那句話,為君父分憂,乃臣畢生之幸。”

嬴政聽了,自然擰眉。

“不知悔改。”

“不——君父。今日的教誨,扶蘇已經明白了。君父心懷天下,以先王的過錯時時刻刻警醒自己,臣佩服。”

“只是,臣非安國君,亦非武安君。”

“臣絕對不會令君父失望。”

嬴政一手壓著自己的劍,一手將扶蘇的劍壓在案上。

看到扶蘇還是這麼胸有成竹,信誓旦旦,嬴政自然好奇。

“哦?”

“臣已加冠,為成人。咸陽非臣久安之地,望君父顧父子之情,允臣外出戍守邊疆。”

嬴政聽了,眼中閃過震驚,身子也明顯晃了晃。

這樣的回答,是嬴政沒有料到的。

嬴政可沒想過,要讓扶蘇離開咸陽城。

嬴政之所以罷免隗狀,那是因為隗狀失去了他這個丞相應有的作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