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了,那麼秦國內部勢必要掀起一場狂風暴雨。

革商鞅之法,雖然實質上不過是對秦國的律法做了大幅度調整,但是秦國的根基耕戰還是未曾改變。

而扶蘇因為先前公然在朝堂上提出要變法,朝中一些老臣,尤其是重將,已經對扶蘇有所不滿。

而今又提在秦國立儒之言。

照這麼改下去,秦國內部必定不穩。

嬴政眸中泛著銳利,上上下下打量著扶蘇。

扶蘇出身儒家,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如今扶蘇在朕耳旁頻頻提出各種新奇的想法,但說來說去,就是繞不開一個儒家。

“儒皮法骨,說的倒是輕巧。這實際上是要在秦國確立儒家的正統之位。”

“朕一旦下詔,我秦通讀法家之吏心中如何作想。而天下人,也勢必以為,吾秦棄法立儒。秦若棄法,焉為秦?”

嬴政說著,自己也心裡微微一慌。

“朕一統之初,不守祖宗之基業,頻頻改革,朝中諸臣該如何作想。”

嬴政越說,越覺得扶蘇腦子裡都是些儒家的東西。

這邊地分封,實乃周制,而恢復周禮,正是儒家祖師孔丘的主張;設立太學以充百家,實則百家之中多為儒生,此舉實在是為諸儒生開了方便;再論這變革秦法,以寬宥刑法,適應天下萬里之疆,又為儒之仁政。

嬴政這麼一想,忽的覺得他被扶蘇這小子給騙了。

不知不覺間,他嬴政竟然幹了這麼多荒唐事。

嬴政忽的氣勢洶洶,對著扶蘇猛地拍案。

“朕看你是修儒修傻了,竟然想著要在秦國立儒家。我秦自公孫鞅變法以來,便以法一以貫之。在秦國立儒,此舉遠比革商鞅之法關係更甚,稍有不慎,朝中便會發生動盪。”

“你口口聲聲言曰,方今天下初定,四海邊疆黔首未服。可是不想著守祖宗之業,以武力鎮壓懾服四方黔首,反而總想著用儒家的那一套。”

“愚民無知,終日只知求飽食而無所事事,施以仁義,只會讓大秦遭周朝之禍。”

嬴政越說,心頭越是憤怒。

嬴政忽的又想起,扶蘇方才說的那句,貴族難道就是天生的嗎。

這話說的,簡直非我族類。

面對嬴政鐵青的面孔,扶蘇也是倍感壓力。

因為扶蘇察覺的出,嬴政這次的憤怒,和往常不一樣。

或許,嬴政現在認為,他之前所有的說法,都是在欺騙他。

扶蘇已經十九歲了。

身高猛增的同時,身體也又壯實了不少,英姿勃發。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面對任何人,扶蘇都挺直了腰板,對於阻擋自己的人毫不客氣的予以還擊。

以至於很多時候,嬴政能從扶蘇的舉手投足之間看出王者應有的霸氣,但是又兼有權謀者的胸有成竹。

這樣一身傲骨,但是渾身也冒著才氣的扶蘇,嬴政看著,很多時候都是感到驕傲的。

可是最近,嬴政發現,這扶蘇即便是立在他面前挨訓,可是扶蘇還是挺直了腰板,眼中更是一片凜然。

這樣的傲然,自然讓嬴政感覺受到了挑戰。

與此同時,扶蘇的辯白,也顯得不過是權宜之計,並非出自真心實意。

“君父,臣絕非此意。”

嬴政聽了,只是擺擺手。

“朕勿覆信汝。”

嬴政眼中露出些無奈,他只覺得他被扶蘇騙的好深,竟然幹了這麼多扶持儒家的事。

而嬴政這話一出,扶蘇心裡自然也是一驚。

“臣不解,萬請君父明示。”

嬴政用力攥緊拳頭。

冷酷的聲音從扶蘇前面飄了過來。

“一個對自家宗室高貴血統有所懷疑的人,如何延續這宗室的血脈?身為秦嬴宗室的後繼者,頻頻提出廢先祖之法,何其不肖!”

“犯下這樣的罪過,別說朕的咸陽宮容不下你,就是秦國也容不下你!”

嬴政這話,傷害性極高。

但是都已經在秦國改變這麼多了,難不成眼睜睜看著嬴政在改革之路上改弦易轍。

而且,嬴政如今在這種時候忽的否定變法,那不就不僅僅是讓扶蘇之前的努力泡湯。

嬴政一旦否定變法,那也意味著他否定了自己。

失去了最強有力的支持者,那他這秦國太子之位,如何坐的穩?

扶蘇必須抗辯此事,而且必須辯成功。

“先師韓非曾言,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為何到了君父這裡,卻因循守舊?”

嬴政聽了,又是韓非。

嬴政只覺得,扶蘇是把握住了他嬴政對於韓非的喜愛。

在一次兩次的被騙後,嬴政自認為他終於想明白為了自己總是被騙。

就是因為這個韓非。

這下,嬴政聽到韓非這個字眼,並未像先前那便陷入冷靜。

恰恰相反,他頭一次對韓非之言感到非常厭惡。

嬴政坐正。

“朕說你是數典忘祖之冠,絲毫不虛。口口聲聲說是繼韓非之學,可是百家之術,在你眼中,偏偏儒家最有優,而強國之法術卻成了國之末。”

嬴政說著,自己的情緒分外激動,而且他忽的後怕起來,心裡一涼。

因為,扶蘇是他選定的繼承人。

而且是他在極廟裡當著文武百官冊立的太子。

他的秦國國君之位是極為穩妥的。。

但是如今看來,此子野心雖然不小,一心想著要在天下為大事,但是他卻對祖宗之法多有歧視誤判。

這下,嬴政一時間拿不準了。

這孩子日後繼位,秦國該要變成一個什麼樣。

嬴政很是無奈,像是嘆了口氣。

“朕不該赦免你出來。”

扶蘇聽著這話中,明顯還有別的意味。

“臣並非數典忘祖。臣也萬萬不敢背棄祖宗之策。”

在治國之道的問題上,扶蘇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

而扶蘇已經是秦國的太子了,這樣一來,問題就更為嚴重。

扶蘇也曾預料過勸說嬴政不成,其實反而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

蝴蝶效應。

一旦歷史上原有的環節稍微有了差錯,未來就可能被改的天翻地覆。

但是扶蘇沒有想過,事情竟然這麼離譜,就差最後兩個關鍵大改動,秦國就可以順利完成改革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