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的意思,下臣明白了。下臣這就回章臺覆命。下次來時,下臣會給殿下一個滿意的答覆。”

“扶蘇在華陽宮靜候佳音。”

扶蘇聽了,自然大喜,而後拍了拍手。

“來人,送趙常侍。”

送走了趙高,扶蘇用自己的手指,微微彈了一下劍身。

窗外黑漆漆一片,卻忽的亮如白晝,緊接著,從遠處的山巒上傳來幾道隆隆雷聲。

大風一陣陣拍打著窗戶,急雨如豆,噼噼啪啪打的窗戶作響。

扶蘇主動推開耳室的門。

耳室內漆黑一片,藉著堂內的亮光,可以看到,高漸離盤坐在地上,雙手端在膝上。

申聿拿了燭臺從外室走了進來。

高漸離的蒼白面頰映在兩人眼中。

燭火烘托映襯著中年男人瘦削的面頰,越發顯得蒼白,眼中倒是深邃,滿含複雜,還有一絲愁苦。

扶蘇看向高漸離。

“本宮施恩於汝,保你一命,為何不謝?”

高漸離神情淡漠。

“素聞秦國太子狡詐多計,我怎知,這是不是又是你們的奸計。”

扶蘇聽了,反而笑笑。

“你倒是有骨氣,不過你不是荊軻。。”

高漸離聽了,自然抬頭看了這少年。

確實,高漸離內心一直都很疑惑。

他不是荊軻,只是一向佩服荊軻的勇氣。

甚至於,即便他被荊軻刺殺秦王一事連累了,他高漸離還是沒有埋怨過荊軻。

根本原因在於,秦王嬴政是暴虐之君。

天下士人,當人人得而誅之。

扶蘇肅容。

“今日,本宮能保你生,他日本宮也可要你死。”

高漸離不明白。

“何必如此麻煩?我什麼也不會說的。”

此地無銀三百兩。

扶蘇還什麼都沒問呢。

扶蘇用手指敲了敲劍柄。

看來,他果然知道不少東西。

但是,權力之劍在手,就沒有他們扶蘇撬不開的口。

不過是因勢利導還是威逼利誘的問題。

對於高漸離這樣有些氣節,以荊軻為友的物件,顯然是要選擇前者。

“今日既然被你們逮到,是我早已料到的結果。要殺就殺,要刮就刮。大丈夫,生有道,死亦有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扶蘇肅容:

“不愧是燕國樂聖,不知道燕王聽到你在咸陽說的這番話,是否會感動不已,從而決定與秦決一死戰呢?”

高漸離聽到這話,頓時啞口無言。

扶蘇這才抓到了高漸離的軟肋。

對付這種高士,就要站在更高的道德制約點上。

“天下共苦不休,君父憂心烈烈,一統中國之地。國一也,便治民也。如何百姓剛要過上戰事結束的日子,你卻要站出來,做這天下的罪人呢。”

高漸離聽了,冷哼一聲。

“虎狼之秦,屠六國之民百萬,天下皆知。而今以戰止戰,關東百姓看似順從,實則多有不服,秦之天下焉能長久?”

扶蘇聽了。

陷入默然。

“這話,竟能出於一個樂師之口?”

樂師,這個行當,通音律者都可以進入。但是這其實是個賤業。

一個操持賤業為生的人,如何會說出這也一番高論。

由此可見,他之所以做出了和歷史軌道完全不同的事情,主動入秦,背後確實是有高人支援。

竟然將秦國滅亡的原因之一扯了出來。

扶蘇當即想到了一個逆骨錚錚的人的名字。

高漸離撇過臉去,閉口不言。

這話確實最先不是出自他之口,那是張良先生所言。

扶蘇看到高漸離這張固執倔強的驢臉,預感到,事情似乎變得更有趣了。

“高漸離——你可有想過,若是你刺殺的罪名坐實,將有數萬人因你而死。”

高漸離聽了,自然是不信的。

這秦國公子想要從他口中套出話來,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他高漸離,受張良先生之託,孤身赴秦,為的是隨機應變,向張良先生傳遞情報。

只是,計劃不如變化。

馮家將他在府中養了半年,忽的決定要把他獻給嬴政。

高漸離根本事先沒有料到,匆匆忙忙想要修書一份給‘家裡’,但是卻被馮去疾阻止了。

馮去疾是個非常謹慎的人,他認為高漸離覲見嬴政能否留在宮中的事情還未定下,要等他入宮得寵後再去向家中寄信。

高漸離當時寄人籬下,而馮家充當著高漸離的衣食父母,所以他只能聽從馮去疾的話。

現在,馮家,他是已經不能指望了。

見高漸離一臉疏離冷漠,顯然還是要負隅反抗。

“你以為,你只是個普通樂師?”

高漸離巋然不動。

“你是個樂師不假,但是你是天下聞名的燕國樂聖。想必你也聽說了,燕王正要向吾君父稱臣。”

高漸離聽著這個訊息,面色一沉。

“你以為,這是你們幾個人的事?”

“你這是什麼意思?”

扶蘇負手,在高漸離前面踱著步子。

“此時若是燕國樂聖前來刺秦的訊息傳出,你覺得,秦國和燕國還能繼續商討和談的事宜。”

事實上,這是招降,秦國佔有絕對的主動權,但扶蘇為了讓高漸離不對這實力對比懸殊的強秦感到畏懼,又讓其覺出燕國的尊嚴,所以扶蘇用了和談一詞。

果不其然,高漸離聽到和談這兩個字,眼底浮現一絲慌亂。

扶蘇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要一個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人開口吐露秘密,威逼利誘毫無用處。關鍵是要讓高漸離感受到,他身為一個燕人,一舉一動,都對燕國的百姓有著影響。

“燕國和代國兩地的百姓,原本可以免遭兵戈,但是如今卻要因為你一個高漸離,再起兵戈。”

“高漸離,不知你此來咸陽之前,可有考慮過這些?”

高漸離低頭不語。

高漸離自然沒有想過這些。

他只是一個樂師。

但是因為是荊軻的朋友,所以被列在了秦國人的通緝名單上。

他倒是東躲西藏,可惜險些被人認了出來,幸虧得到節俠田光襄助,他才逃到了臨淄。

如此,田光也算是救了他一條命。

田光又因為高漸離是荊軻的好友,田光自覺自己對不起荊軻,於是他待高漸離分外友好。

齊國臨淄,龍蛇混雜,魚目混珠。他們在齊國臨淄的日子,很閒適。

但是,田光還是想著刺秦王。

誰也沒想到,這時候,天上掉下個秦國公子。

他們公然刺秦王之子失敗,但是卻因此得到了張良先生相助。

而張良刺秦,卻在墨家諸人之中,擇中了他。

準確來說,是張良看中了他的手。

張良曾經說過,這雙手,不止能用來彈琴。

於是,高漸離在眾人的期待下,又在秦國公子就要還秦這樣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緊迫情況下,他只好化名子虛,藉著韓國公子韓成的關係,被人推薦給秦國大夫馮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