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唯獨你蕭何卻一直順其自然。

若是今日嬴政親臨,他面色不善,蕭何終於問了一句。

扶蘇還納悶,你蕭何究竟要‘順其自然’到什麼時候?

扶蘇端坐在上座。

“扶蘇曾向君父上言,昔日治秦之法,只能治千里之地,而非萬里之疆。”

蕭何聽了,不由得眼中閃著亮,身子也跟著一振。

這個論說,對於蕭何而言,無疑是巨大的誘惑。

蕭何表面上看,衣著肅靜,相貌儒雅,是個飽讀詩書的詩人。

比之秦國七十二博士之中的大儒,蕭何並不出眾。

但是蕭何平靜淡定的外表下,內心實則早已開始波濤洶湧。

蕭何原本確實沒有什麼大志向,他一開始只是想為自己謀個職位。

蕭何原本對自己的設定就是,他日若是能做個刀筆吏,修身齊家,做到此二者,已然不錯。

可是蕭何萬萬沒想到,他竟然會得到秦國太子的賞識。

用太子的話說,他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明明三年前,他還親眼看著魏國滅亡,可是三年後,他竟然在咸陽宮裡侍奉秦國太子。

到了此時,蕭何也開始對太子的那些天命進行了一定的思索。

但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如今做了太子的近側之臣,蕭何想的東西,也開始不一樣了。

接觸到的人和事,也自然發生了變化。

他已經開始慢慢瞭解秦國的王。

秦王嬴政,天下誰人不知。

其雄心和為政的魄力,蕭何已經全數瞭解了。

所以,當扶蘇說出嬴政所為何來時,蕭何腦海中浮現出‘為何’二字。

“君父問本宮,治理萬里之疆的法子是什麼?”

這話一出,蕭何立刻就想到了近日在宮中熱議的話題,相國王綰和廷尉李斯的政見之爭。

蕭何也漸漸瞭解了嬴政。

秦王政確實是天下雄主。

但是,嬴政是一個遇到事情絕對不會猶豫不決的人。

秦王一旦做了決定,一定會貫徹執行。

正是嬴政捨我其誰的意氣,以及極強的貫徹力,所以才讓秦國變得如此強大。

天下諸王,見到秦王,豈有不感到羞愧的。

但大家都已知道,秦王嬴政已經下了決心。

可是為什麼還會來問太子國策。

縱論太子才高,但是嬴政竟然問扶蘇這件事,可就意味著,嬴政其實並沒有決定好。

申聿什麼都知道,無論是對嬴政、扶蘇、還有朝堂之上的事情。

“申聿私以為,君上怕是還對邊疆之地是否封君之事猶豫不決。”

扶蘇聽了,會心的點了點頭。

但是,其實扶蘇心裡面是開心的。

正是嬴政的主動到來,讓扶蘇意識到,他的機會來了。

嬴政,他在猶豫,而這對於扶蘇而言,就是個絕佳的進攻機會。

果不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

一切要從去年說起。

想當初,扶蘇也想過,先勸嬴政攻打齊國會有什麼樣的風險。

齊國就是披著狼皮的羊,秦人一隻利箭就足以讓其斃命。

所以難的不是攻打齊國,而是楚國會反撲秦國。

幸虧,是蒙家父子坐鎮楚國,還有楊端和守著魏地。如此才保證了秦國伐齊萬無一失!

但是滅了齊國,在給秦國攻打楚國消除了無數阻力的同時,也為鎮壓楚國埋下了諸多隱患。

秦國,沒有把楚國和齊國打到服!打到怕!打到哭爹喊娘!

不像長平之戰一樣,秦國這一次沒有消滅掉齊楚之地的有生力量。

但是如今,這個對於秦國的統一極大的威脅,反而幫助了扶蘇。

因為,他阻礙了嬴政在天下推行郡縣制。

嬴政是什麼人,他為政多年,自然也考慮到了其中隱患。

所以現在,嬴政他也在擔心。

而嬴政,對於嬴扶蘇而言,那就一直是山一樣的存在。

不是父愛如山的山。

而是君令如山的山。

嬴政一旦做了決定,天下人誰也拉不回來,除非他自己。

嬴扶蘇不是沒有想過去勸秦王嬴政,可是結果呢,攻打齊楚,可是以仁義稱天下絕佳治國方略。

但是嬴政只採納了他先攻打齊國的策略。

這就是嬴政。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扶蘇知道,他根本改變不了嬴政。

所以不是他願意待在華陽宮裡什麼都不做,而是他除了呆在華陽宮裡等天上掉餡餅,什麼都做不了。

嬴政就是個典型的強迫症患者。

他希望天下統一推行秦國的郡縣制,以此來向天下人宣示,天下是一國,此國為秦國。

所以嬴政是不可能容許郡國並行制的存在。

但是現在,事情不一樣了。

轉機來了。

蕭何還是對太子那治萬里之疆的國策很感興趣。

“下臣斗膽,敢問殿下,治理萬里之疆的國策究竟是?”

扶蘇淡淡瞥了一眼蕭何,而後看向漆案上的水車。

蕭何見太子不肯說,他自然也不好再問。

但是其實,蕭何心裡有個答案。

太子應該是不贊成在邊地封君的。

畢竟,若要封君,就得在諸王子之中選。

二公子、三公子、五公子、七公子等,皆有才,且都已過了束髮之年,漸通政事。

對於太子而言,諸公子是太子絕對的對手。

扶蘇對著大開的殿門,忽的抽出了腰間的利劍。

扶蘇想到了一個主意。

何不反其道而行之。

想定了主意,扶蘇就準備起身出去,他要找王綰。

這個時候,他這個太子可要光明正大的站出來了,而且和王綰站在一起。

畢竟,是嬴政來問他的。

但是,他還得等一等。

因為天熱呀。

得等到正午暑氣過一過再去啊。

扶蘇坐在上座,忽然間想起,剛才他被他君父訓斥,還拿他和胡亥作比較。

“今日,君父來華陽宮前,可還遇到了什麼人?”

“下臣這就去為君侯打聽。”

申聿便出去詢問了一番,因為事發地點距離華陽宮不遠,而且申聿一向知道,太子似乎很關心十八世子。

所以申聿很快就回來了。

扶蘇得知事情原委,一時間神情凝固。

難怪他被罵了,胡亥這個不省心的。

扶蘇忽的生出一個壞壞的想法。

“給十八弟找個師傅……”

申聿看著太子對胡亥的事情那麼上心,不由得奇怪。

眼下,可有遠比十八世子更為重大的事情。

“君侯,如今朝中,相國王綰和廷尉李斯對於分封和郡縣一事爭論不休,君侯何以還有心情關心世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扶蘇挑眉,看向申聿。

“依你之見,關心王弟,是不應該的?”

申聿聽了,自知說錯了話。

“下臣失言,請君侯恕罪。”

事實上,胡亥是扶蘇不得不關心的,他得放著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教壞這顆小苗。

至於其他的弟弟,扶蘇也要關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